阿碧
聽到空難事故的消息,悲傷的人們有時會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不給客機配備降落傘呢?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航空專家都認為客機配備降落傘是不可行的。不過,最近一位烏克蘭航空工程師不但認為給飛機配備降落傘是可行的,他的相關設計還獲得了該國的專利。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客機不配備降落傘?
通常,戰(zhàn)斗機是配備降落傘的,飛行員在遭遇到墜機危險時,可以跳傘逃生。那么,為何客機不給乘客配備降落傘呢?這是因為跳傘要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普通乘客不經(jīng)過訓練難以掌握跳傘技能,臨時跳傘逃生的可能性為零。
就算今后的乘客都愿意在平時接受跳傘訓練,但是民航客機乘客很多,要在墜機落地前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安全有序地安排乘客跳傘也不太可能。英國安全專家蓋伊·格雷頓表示,一架民航客機上平均有300個座位,300名乘客排隊跳傘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一名乘客能花10秒快速跳出艙門,那么300個乘客需要50分鐘才能全部跳下飛機。就算有兩個安全艙門可以同時跳,那也要25分鐘。最終排在后面的乘客不能生還,這可能會引發(fā)混亂而導致跳傘不能正常進行。
既然安排乘客跳傘不太可能,那么給飛機安裝一個巨型降落傘,能不能在遭遇危險時拯救飛機呢?目前一些小飛機的確安裝了整機降落傘,但是對大客機來說不太可行。美國的航空專家進行過計算,如果一架乘坐500名乘客的波音747客機在空中發(fā)生故障,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同時啟動21個、每個有足球場那么大的降落傘,才能抵消飛機的下墜力,而要做到這些,以目前技術還難以實現(xiàn)。即使技術上能實現(xiàn),21個巨型降落傘及其附屬結(jié)構質(zhì)量驚人,會大大耗費飛機的燃油,這額外的成本航空公司難以承受。
可單獨為客艙配備巨型降落傘
其實,在飛機的構造中,客艙并非最重的部分,飛機的機翼、駕駛艙、貨艙所占分量遠遠大于客艙。烏克蘭航空工程師塔塔連科·尼古拉耶維奇表示,如果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把客艙和飛機其他部分分離開來,現(xiàn)有的巨型降落傘技術可以在關鍵時候阻止客艙快速墜落。
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里,尼古拉耶維奇一直在為飛機設計巨型降落傘。他想到了采用航天器返回艙所使用的降落傘。不過,相對于返回艙來說,一架普通客機的質(zhì)量要比其大幾十倍,航天用的降落傘也難以支撐那樣的分量。尼古拉耶維奇最終想到用可分離的客艙來為降落傘“減負”。
按照他的設計,無論飛機起飛、飛行途中還是降落時,客艙都可與飛機分離。在緊急情況發(fā)生后幾秒內(nèi),飛機上的反推引擎會立即啟動,減緩客艙下降的速度??团摻铏C快速分離。把客艙從客機中分離出來不僅僅是出于“減負”的考慮,還是基于安全的目的。因為飛機在墜機落地時,油箱會因為撞擊而發(fā)生著火、爆炸,引發(fā)二次災害。
尼古拉耶維奇設計的“安全客艙”頂部內(nèi)置降落傘,一旦客艙和飛機分離,降落傘立即打開,幫助客艙安全降落。他設計的降落傘傘布和拉繩采用特殊的新材料,兩個巨型降落傘就可以讓乘坐兩三百人的客艙緩緩下降。客艙即將著陸時,降落傘拉繩中部的反推火箭啟動,進一步增強客艙著陸的平穩(wěn)性??团撆摰走€有橡膠管,可充氣膨脹,以緩解降落時的撞擊力。
尼古拉耶維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配備巨型降落傘的“安全客艙”將拯救成千上萬名乘客的生命。當然,這種設計主要是用于自然災害和機械故障引發(fā)的墜機事件。如果客機遭遇劫機或爆炸式的恐怖襲擊,這種設計也無能為力。因此,無論將來技術多么先進,我們對不法分子的打擊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