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新
?
為什么說工人組織支援了北伐戰(zhàn)爭
□陳家新
1926年至1928年間發(fā)動的北伐戰(zhàn)爭,是在中國國民黨領導下,國共兩黨攜手合作,在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旗幟下發(fā)動和進行的;是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目標是打倒北洋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反動統(tǒng)治,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斗爭。國民革命軍在各地工農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推翻了兵力數(shù)倍于己的吳佩孚、張作霖和孫傳芳軍隊的主力,從根本上動搖了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反動統(tǒng)治。北伐軍從廣東出發(fā),一路向北節(jié)節(jié)勝利,所到之處無不得到中國工農大眾的支持。后來有專家學者認為,各地工人組織的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為什么這么說?以下事實可以證明這一論斷。
廣州各業(yè)工人慶祝第三獎全國勞動大會召開
孫中山開創(chuàng)的國共合作,到1926年還沒有公開走向分裂,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會議分析了當前的政治形勢和中國現(xiàn)時的政局,認為英、日帝國主義正加緊勾結北洋軍閥,企圖向北方的國民革命軍和南方的國民政府進攻。如果國民政府被北洋軍閥打敗,工人和農民利益將會受到更進一步的損害。會議通過《關于現(xiàn)時政局與共產黨的主要職任議決案》?!蹲h決案》中明確指出:現(xiàn)在的時局,實在是中國革命的生死存亡的關頭。固然應該在北方努力集中一切革命勢力來抵御帝國主義的反攻,然而根本的解決,始終在于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勝利,才能使全國人民得著必要的保證,以開展反帝國主義的斗爭,而取得最后的解放。全國民眾支援北伐是革命形勢發(fā)展的需要。
廣東國民政府北伐,共產黨抓住了這一大好時機,開展工人和農民團結與聯(lián)合的工作,為工農革命打下基礎?!蹲h決案》最后指出:本黨現(xiàn)時最主要的職任,實在是各方面的準備廣州國民革命勢力的往北發(fā)展,亦就是加緊在農民之中工作,尤其是在北伐的過程中以建筑工農革命聯(lián)合的基礎,而達到國民革命的全國范圍內的勝利。會議上取得一致的認識,這為后來的工農聯(lián)合打下了基礎,全國各地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團結起來支援北伐,為北伐軍的勝利進軍起到了重大的輔助作用。
會議還決定于1926年5月1 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通過大會進一步調動全國工人的積極性,號召起全國的工人團結進來支援北伐戰(zhàn)爭。大會如期召開,502人出席會議,代表全國有組織的工人124萬,699個工會組織。鄧中夏在會上沉痛地總結到,”我們工人領袖在這一段時間內,因罷工斗爭犧牲在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勢力槍殺下的同志確實不少。這一點應該更激起我們斗爭的決心”。劉少奇在《一年來中國職工運動的發(fā)展》報告中指出:軍閥鎮(zhèn)壓工人更為殘酷,軍閥就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帝國主義與軍閥永遠是群眾的敵人,是國民革命的對象。大會一致認為,工人階級當前的中心任務是鞏固和擴大自己的組織,切實聯(lián)合農民,聯(lián)合小商人,學生和社會上一切革命民眾。督促和援助廣東國民政府北伐,消滅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罪惡勢力,完成國民革命,統(tǒng)一中國。
大會明確號召全國革命的工農民眾團結起來,自珠江流域到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支援北伐軍,北伐軍所到之處的工人運動要緊密配合,為北伐軍的前進開辟出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大會還發(fā)表了《為促進北伐向國民政府請愿書》,要求國民政府出師北伐。請愿書中指出軍閥一直是工人階級所仇恨的對象,要想使反帝國主義的運動取得勝利,非打倒封建軍閥不可。“打倒一切軍閥,肅清一切反革命派拯救人民于水火,解我領袖于囚獄,為工人復仇,為民眾閥罪”,是封建軍閥統(tǒng)治下中國工人的愿望。
全國第三次勞動大會是標志性會議,它清楚地認識到革命形勢的需要,促進了北伐,明確指出了這一時期工人運動的方向,為工人組織支援北伐戰(zhàn)爭,最后取得勝利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武漢工人糾察隊骨干正在軍訓
漢口碼頭工人在歡迎北伐軍
1926年7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達北伐命令,7月9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誓師北伐,7月25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fā)表了《對國民政府出師宣言》。宣言明確指出,中國人民之所以遭受痛苦,都是帝國主義勾結軍閥侵略中國的結果,廣大工農民眾只有團結起來,參加國民革命,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才能求得真正的生存和解放。宣言號召:“廣東的民眾應一致努力援助國民革命北伐,以防御帝國主義者反赤軍的勢力侵入廣東,蹂躪各界民眾”。要求廣東民眾努力奮斗,使“國民革命軍得到勝利,擁護中國革命根據(jù)地廣東,發(fā)展中國的革命勢力,進行自己的解放運動。”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從廣東先行北上,拉開了北伐的戰(zhàn)幕,省港罷工工人責無旁貸地擔起了北伐戰(zhàn)爭的支前任務。北伐軍最需要的是強大的運輸隊伍和供給力量,工人們應該立刻組織起運輸隊支援北伐軍。鄧中夏、蘇兆征等工人領袖深入到各工會組織,宣傳北伐的意義和工人的責任。鄧中夏等人還在《工人之路特刊號》上發(fā)表評論和通訊,造聲勢,掀氣氛。廣東工人代表大會執(zhí)委會,廣東總工會都召開會議大力宣傳工人參加運輸隊的重要性,很快就有許多工人報名參加北伐軍運輸隊,到7月中旬,應募參加到運輸隊的就有2000多工人。由于進一步加強組織和動員工作,廣東各界工人又踴躍參加運輸隊,很快就形成了一支3400多人的工人運輸隊。北伐運輸委員會也應時成立。
北伐運輸大隊成員絕大多數(shù)是省港罷工工人,他們從事罷工的同時還要抽出人選參加到運輸大隊支援北伐,所以這支運輸隊是由意志堅強者組成。他們知道盡管不是在前方打仗,但是運輸傷員,運送物資,也是在參加戰(zhàn)爭,做好犧牲的準備是必須的。北伐隊伍出發(fā),運輸大隊的隊伍緊隨其后,其情形也十分壯觀和熱烈。然而,運輸行程十分艱苦,但是運輸大隊的工人們?yōu)橥瓿蛇\輸任務不畏道路艱險,翻越崇山峻嶺,克服重重困難。正是這樣一支傾一腔熱忱,憑一身力氣的工人運輸隊,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幫助北伐軍完成了出師任務。
1926年4月下旬,在湖南爆發(fā)了唐生智和葉開鑫的唐葉戰(zhàn)爭,這也可以看作是北伐的前哨戰(zhàn),因為葉開鑫的背后就是直系軍閥吳佩孚。長沙工人在湖南全省工團聯(lián)合會的領導下,參加了反吳討葉的斗爭。4月29日,湖南省黨部出版的《反吳戰(zhàn)報》發(fā)表了省工團聯(lián)合會告全省同胞書,深刻揭露了吳佩孚、葉開鑫禍國殃民的罪惡,號召全省工農大眾組織起運輸隊與工農救國軍支援北伐。此份戰(zhàn)報當日銷售萬余份。
就在北伐軍向湘東重鎮(zhèn)醴陵進攻時,當?shù)毓と司鸵呀?jīng)組織起來,暗中為北伐軍做偵探、當向導、送運輸,并與學生組成平民救國團。戰(zhàn)斗打響后,工人與當?shù)剞r民組織起具有武裝能力的300余人,分布到栗山壩、泗水一帶,協(xié)助北閥軍作戰(zhàn)。株萍鐵路工人在總攻前不僅把偵察到的敵情告訴給北伐軍,還將株萍鐵路和電線等設施給予嚴重的摧毀。醴陵之役勝利結束后,北伐軍將領肖文諤在信中肯定地說:“我軍之戰(zhàn)斗能力固強,而能于數(shù)小時內把萬余敵軍沖散者,得株萍鐵路工人之幫助,誠不小也?!?/p>
北伐軍打進湖南,正直指長沙時,湖南工團聯(lián)合會委員長郭亮就組織起五支工人運輸隊,供國民革命軍差遣。在工人和農民的支持下,北伐軍進軍神速,直逼長沙。就在葉開鑫得知是工人郭亮在支援北伐軍時,就在長沙街頭張貼全城緝拿郭亮的通緝令。
郭亮是湖南工人運動的領袖,曾經(jīng)領導過粵漢鐵路長武段工人大罷工,時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工農部長,湖南工團聯(lián)合會委員長。郭亮的名字讓封建軍閥聞風喪膽。
武漢工人在工會代表會的領導下,有力地支援了北伐軍攻打軍閥在武漢盤踞之地。武漢木船工人、碼頭工人、人力車夫秘密地組成運輸隊、擔架隊和偵察組,迎接北伐軍,并為北伐軍攻占漢陽和漢口充當向導。
北伐軍兵臨武昌城下的時候,漢陽兵工廠工人得知消息,通電全廠工人以實際行動支援北伐軍的進攻,最現(xiàn)實的就是罷工停產,不再為吳佩孚軍閥生產武器彈藥。9月1日,漢陽兵工廠宣布罷工,直到北伐軍攻克漢陽和漢口的9月7日后,才宣告復工。武漢工人的罷工,有力地支援了國民革命北伐軍。
北伐軍奪取漢陽、漢口,圍攻武昌時,北洋軍閥的張作霖和孫傳芳重修舊好,雙方訂立了《蘇魯和平協(xié)定》,孫傳芳不再保持中立,向北伐軍發(fā)起進攻。北伐軍也乘勢開辟了江西戰(zhàn)場,蔣介石親自指揮國民革命軍第一、二、三、六軍從武漢轉入江西,準備與孫傳芳部展開決戰(zhàn)。
江西萍鄉(xiāng)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1922年的時候,曾舉行過威震全國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安源工人俱樂部于1925年遭受軍閥的殘酷鎮(zhèn)壓,工人領袖黃靜源慘遭殺害。一部分工人奔往廣東參加了國民革命軍,這次跟著隊伍打回老家非常振奮。
9月中旬。株萍鐵路工人聽說北伐軍打到江西,立刻組織起五支破壞隊,分布在峽山口至鄉(xiāng)萍,萍鄉(xiāng)至安源,安源至瀘溪,瀘溪至袁州等地,隨時準備配合北伐軍的到來而參加戰(zhàn)斗。工人們負責偵察,提供情報并破壞交通設施。戰(zhàn)斗打響后,工人隊伍炸毀了萍鄉(xiāng)鎮(zhèn)守署,將繳獲的子彈和炸藥交給北伐軍。北伐軍攻打銅鼓時,上莊造紙廠工人組織起數(shù)百名工人擔任偵察、運輸和救護工作。工會組織還派出20多名強壯工人參加戰(zhàn)斗,他們以馬刀和梭鏢為武器消滅了贛敵第七混成旅的一個前哨排。
9月19日,北伐軍攻打南昌時,南昌工人和市民組織起援助隊,帶領北伐軍爬城而入,致守敵萬余人盡成俘虜。
九江碼頭、南潯鐵路等地工人也都組織起來參加北伐戰(zhàn)爭的支援工作,北伐軍所到之處無不有工人隊伍在支援。
北伐東路軍于1926年12月從贛轉浙,部隊到達衢州時,浙江總工會派代表專程前往慰問??偣€秘密組織起40名骨干進行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充任分隊長,分別率領共6000多名工人糾察隊員參加支援北伐的戰(zhàn)斗。當北伐軍逼近杭州時,浙江工會組織起工人摧毀鐵路設施,防止孫傳芳部敗退時搶走火車。破壞交通和道路,切斷敵人的供給和運輸。組織起工人運輸隊保障北伐軍的供給。就在北伐軍攻打嘉興受阻于張宗昌部時,閘口鐵路工人奮戰(zhàn)三晝夜趕制出六輛裝甲列車,投入作戰(zhàn)。浙江鐵路工人還星夜運送部隊和軍火,為北伐軍由浙江轉攻上海提供支援。
浙江之戰(zhàn),從根本上摧毀了孫傳芳東南五省的嫡系軍事力量。寧波鐵路工人、紹興工人糾察隊、滬杭鐵路工人等各地工人都為北伐軍攻打浙江給予了很大的支援。戰(zhàn)后浙江省臨時政治會議和東路軍前敵指揮部撥款兩萬,犒賞滬杭鐵路工人。
從上所闡明的省份外,北伐軍所到之處的福建、安徽、江蘇等省的工人也以多種形式,盡力給予支援。工人階級的力量在北伐戰(zhàn)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以上介紹,這一點得以充分肯定應該說是有史實根據(jù)的。所以說,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合作的勝利,其中,工人階級的支援確實實在在地寫在了北伐戰(zhàn)爭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