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艾玲 ,殷義霞,杜松云,羅 敏,魏啟兵
(1.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化學與制藥工程系,湖北 武漢 430223;2.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0)
雙氯芬酸鈉為鄰氨基苯甲酸類非甾體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臨床可用于治療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及多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和發(fā)熱等[1].雙氯芬酸鈉對釋放介質(zhì)pH值的變化比較敏感,血漿半衰期為1~2 h,作用維持時間短[2],胃腸道反應是其常見不良反應[3-4].因此,為延長給藥時間間隔,維持穩(wěn)定血藥濃度,減少副作用,許多廠家將雙氯芬酸鈉制成緩釋制劑,并且雙氯芬酸鈉也成為國內(nèi)外多種緩釋或控釋系統(tǒng)研究中較為理想的模型藥物[5].
相比較速釋制劑,緩釋制劑更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服藥依從性和增強治療效果.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雙氯芬酸鈉緩釋制劑品種較多,而且各廠家的藥品質(zhì)量差異也較大[6],導致藥物的最佳療效出現(xiàn)差異,增加了臨床上醫(yī)生和患者選用該類藥物的難度.釋放度是口服藥物從緩釋制劑、控釋制劑或腸溶制劑在規(guī)定溶劑中釋放的速度和程度,體外釋放度考察是評價緩釋制劑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本文建立體外釋放度的測定方法,隨機選取市售兩個不同廠家的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進行釋放度測定,采用Weibull方程計算釋放參數(shù),并對釋放參數(shù)進行方差分析,為設計療效更佳的雙氯芬酸鈉緩釋制劑處方和提高緩釋制劑體外釋放度評價標準提供理論參考.
TU-1900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ZRS-8G溶出度測試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雙氯芬酸鈉緩釋片A,深圳某藥廠,規(guī)格0.1 g/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B,上海某藥廠,規(guī)格0.1 g/片;雙氯芬酸鈉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00334-200302;磷酸二氫鉀、無水磷酸氫二鈉均為分析純.
1.2.1 檢測波長的選擇 稱取雙氯芬酸鈉對照品約10 mg于50 mL容量瓶中,用pH6.8磷酸鹽緩沖溶液稀釋,定容至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pH6.8磷酸鹽緩沖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制成雙氯芬酸鈉對照品溶液.以pH6.8磷酸鹽緩沖溶液為空白,取對照品溶液適量于比色皿中,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200~400 nm間進行掃描,結果表明雙氯芬酸鈉對照品溶液在276 nm處有最大吸收,而輔料在此波長處無吸收,故選定276 nm為檢測波長.
1.2.2 標準曲線的建立 精密稱取雙氯芬酸鈉對照品12.0 mg,置于100 mL的量瓶中,加pH6.8磷酸鹽緩沖液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上述溶液2、3、4、5、6、7、8、9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pH6.8磷酸鹽緩沖液稀釋至刻度,配制成濃度分別為4.8、7.2、9.6、12.0、14.4、16.8、19.2、21.6 mg/L 的溶液,分別在276 nm處測定吸光度,并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濃度C(mg/L)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A=4.34×10-2C-8.80×10-2(r= 0.991 9,n=8),雙氯芬酸鈉濃度在4.8~21.6 mg/L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線性關系良好.
1.2.3 精密度 配制20 mg/L的雙氯芬酸鈉對照品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長276 nm處重復測定5次吸光度,RSD為0.13%,表明精密度良好.
1.2.4 穩(wěn)定性 配制20 mg/L的雙氯芬酸鈉對照品溶液,分別于0、2、6、8、12 h在276 nm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值分別為0.699、0.720、0.705、0.731、0.716,RSD為1.76%,說明穩(wěn)定性良好.
1.2.5 加樣回收率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適量,按標示量用pH6.8磷酸鹽緩沖液配制成14.4 mg/L的樣品溶液,取樣品溶液10 mL,共9份,準確測定其濃度,分別置于50 mL容量瓶中.另精密稱取雙氯芬酸鈉對照品適量,用pH6.8磷酸鹽緩沖液配制成14.4 mg/L的對照品溶液,取對照品溶液8、10、12 mL各3份,分別加入9份樣品溶液中,用pH6.8磷酸鹽緩沖液定容至刻度,于276 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1.
表1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加樣回收率實驗結果Tab. 1 The addition standard recovery results of 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參照2015版《中國藥典》第四部中《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方法》[7]和《日本橙皮書》中收載的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溶出度測定方法,以pH6.8磷酸鹽緩沖液900 mL為釋放介質(zhì),溫度為(37 ℃±0.5 ℃),轉速為100 r/min,分別于0.25、0.75、2、4、6、8、10、12 h各取樣時間點處取樣10 mL,同時立即補充相同溫度、相同體積的釋放介質(zhì),并用0.8μm微孔濾膜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 mL于10 mL容量瓶中,并用釋放介質(zhì)稀釋至刻度,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定雙氯芬酸鈉對照品0.010 g,加釋放介質(zhì)制成每1 mL約含10 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取上述兩種溶液在276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累積釋放百分率,結果見圖1.
根據(jù)《中國藥典》2015版第四部中《緩釋、控釋和遲釋制劑指導原則》[8],由累積釋放率-時間曲線(圖1)可以看出,A廠藥品在取樣時間點2 h,累積釋放率約30%,存在突釋點,在中間取樣點6 h,累積釋放率約50%,在最后的取樣時間點12 h,累積釋放率大于75%,可認為釋藥完全,B廠藥品在中間取樣點6 h時,累積釋放率約80%,釋藥過快,A廠藥品和B廠藥品釋藥速率存在明顯差異.
圖1 兩廠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釋放曲線Fig. 1 The release curve of 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rom two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factories
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原理,用Excel處理釋放度數(shù)據(jù)[9],計算兩廠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形狀參數(shù)m、累積釋放50%所需時間T50和累積釋放63.2%所需時間Td,結果見表2;對表2中兩廠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T50、Td、m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2 兩廠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釋放參數(shù)Tab. 2 The release parameters of 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rom two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factories
結果表明,A廠家藥品釋藥速率較快,其T50,Td值均明顯小于于B廠家,A、B兩廠家藥品的溶出參數(shù)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 0.01),釋放曲線的形態(tài)和釋放速率均存在差異.
表3 兩廠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釋放參數(shù)方差分析結果Tab. 3 The variance results of 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rom two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factories
研究表明:雙氯芬酸鈉對照品在pH6.8磷酸鹽緩沖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長為276 nm, 雙氯芬酸鈉濃度在4.8~21.6 mg/L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線性關系良好,精密度、穩(wěn)定性良好,回收率為99.14%,準確度高,則所建立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體外釋放度測定方法可行;兩廠家的釋放參數(shù)T50、Td、m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同廠家相同規(guī)格的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釋放程度存在較大區(qū)別,可能是由于原輔料來源、處方配比、生產(chǎn)工藝條件、溶脹崩解特性[10]等的不同,此差異有可能影響到制劑的臨床療效.因此,測定緩釋制劑的釋放度并提高釋放度測定要求,對保證制劑的臨床療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后續(xù)研究中,將著重探討具體是哪一種因素導致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釋放度出現(xiàn)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