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劉曉音.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0046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上海 00000
?
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綜述
王 飛1劉曉音2
1.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46 2.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上海 200000
【摘要】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之后,學術界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成果。本文通過對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淵源、面臨問題、路徑設計三個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十八大;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綜述
本文通過主題檢索,精選全選范圍內的篇名,對“全面從嚴治黨”若干方面進行綜述。
(一)列寧開創(chuàng)了從嚴治黨的先河
楊小冬將列寧的從嚴治黨思想概括為嚴格黨員標準、嚴密監(jiān)督體系、嚴懲黨內腐敗、嚴守黨紀法規(guī)。而徐隆彬和于艷艷則分別強調了列寧嚴格掌控黨員的發(fā)展以及構建監(jiān)督防腐戰(zhàn)略構想。
(二)毛澤東對從嚴治黨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于這方面,端木鐵軍主要是談了毛澤東從嚴治黨的五大特點,包括入黨、黨內教育、執(zhí)法、監(jiān)督、生活待遇從嚴。張榮臣強調毛澤東黨建思想中蘊含的加強思想教育,嚴懲腐敗的內容。
(三)鄧小平明確提出了黨要管黨的思想
蔡雪冰闡述了鄧小平從嚴治黨思想的內容,主要概括為嚴格教育、嚴懲腐敗、嚴格紀律制度以及加強監(jiān)督。劉漢峰指出,鄧小平特別強調從嚴治黨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將從嚴治黨與黨和國家的前途、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聯(lián)系起來,深刻闡明了“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失之于寬、失之與軟”的嚴重危害性。
(四)江澤民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思想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江澤民從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從嚴治黨的重要性,將治國與治黨結合起來,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并提出一系列從嚴治黨的相關措施。
(五)胡錦濤對從嚴治黨思想的發(fā)展
十六大以來,胡錦濤黨建思想出現(xiàn)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點,提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強調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張榮臣則具體指出胡錦濤“五位一體”的黨的建設總體布局。
(一)部分黨員信念信仰動搖
1.原因。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網(wǎng)絡信息化深入發(fā)展大背景下,反馬克思主義、西方強勢話語、敵對勢力的入侵帶來了強大外在壓力。而張怡蝶、楊義勇分析了目前輕視思想政治工作,忽視意識的指導作用這一內因。
2.表現(xiàn)。蒯正明指出,部分黨員滋生金錢觀念、享樂觀念、利己觀念。祁冰、唐淑楠指出,部分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心存懷疑,理想信念動搖,在涉及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原則性問題的政治挑釁面前態(tài)度曖昧。
3.后果。郭倩倩、秦龍指出,思想信念的動搖會對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不容小覷的負面影響。還有學者指出,部分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嚴重的錯位和扭曲,會給黨的思想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
(二)干部選撥、管理、任用上存在偏差
1.原因。桑學成、王同昌指出,黨員隊伍規(guī)模不斷擴張帶來管黨治黨的壓力。另外,從盛克勤和郭玥概括出,組織紀律松弛這一原因。
2.表現(xiàn)。一是在組織的建設和發(fā)展中,一些黨組織隊伍渙散,精神懈怠,組織生活不健全;二是民主集中制難以真正貫徹落實;三是在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上,一些部門未能把握和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
3.后果。郭玥指出,組織紀律與風氣和腐敗相互聯(lián)系和影響成為黨的一大隱患。還有學者指出,這會導致不能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功能發(fā)揮不夠理想;不能尊重和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力等等。
(三)不正之風影響黨員形象
1.原因。作風問題的癥結就在于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狠勁、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
2.表現(xiàn)??傮w上變現(xiàn)為:按照主觀意志辦事,缺乏創(chuàng)造力;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問題突出;以權謀私、腐化墮落、貪污受賄現(xiàn)象嚴重。在細節(jié)上主要表現(xiàn)為:超標超配公車、多占住房,公款送禮,到會所、培訓中心,“裸官”、“收紅包”及購物卡,以及天價培訓、企業(yè)兼職,迎來送往、鋪張浪費、吃拿卡要、慵懶散拖等。
3.后果。祁冰.唐淑楠指出執(zhí)政黨不注意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會損害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甚至失去民心,喪失政權。
(四)反腐形勢仍然嚴峻
1.原因。郭玥指出“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潛規(guī)則的流行,毒化了黨風、社會風氣,助長了腐敗行為。
2.表現(xiàn)。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xiàn)象易發(fā)多發(fā),不僅大案要案時有發(fā)生,而且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現(xiàn)象較多存在。還有學者指出,一些黨員干部做“裸官”;一些區(qū)域和領域出現(xiàn):“塌方式腐敗”、“窩案串案增多”;“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交織”、“官商勾結與上下勾連交織”。
3.后果。郭玥指出,腐敗是人民群眾最為反感的現(xiàn)象,腐敗腐蝕黨的肌體,喪失民心,動搖黨的執(zhí)政基礎。
(五)制度不健全且難以落實
1.原因。張榮臣指出,制度上出現(xiàn)問題根本原因還在于對黨的制度建設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是把制度建設看得過于簡單;二是片面理解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無限夸大制度的作用。
2.表現(xiàn)。一些學者將制度上面臨問題主要概括為三點:制度執(zhí)行力度不夠;制度不夠健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祁冰.唐淑楠在提出以上三點的基礎上還強調了制度上缺乏監(jiān)督。
3.后果。張榮臣指出,制度問題是制度治黨的根本問題,如果制度建設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會導致全面否定黨的制度,從而動搖黨的領導的合法性。
(一)強調思想建設從嚴
文斌提出要培育法律信仰:樹立合法性思維、權力義務思維、公平正義思維等。李海平強調抓好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yǎng),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郭玥則強調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祁冰、唐淑楠作了全面的論述: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上率下,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讓黨員干部在思想上立標桿、劃紅線,在行為上守規(guī)矩,引導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二)持續(xù)改進黨的作風
要始終勒緊作風建設的“緊箍咒”,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同時也有學者作風建設從嚴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堅持立破并舉、常抓不懈。立章建黨是黨風建設的基礎。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層面進一步破題,為作風建設形成長效化的保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風建設問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黨風建設體制機制,以剛性的制度規(guī)定和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來確保改進作風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很多學者指出作風建設必須以人為本,必須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比如黃小軍、朱勇和肖貴清、楊萬山以及龍秀雄都強調要在作風建設上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密切聯(lián)系群眾,樹立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良好形象。
(三)加強組織建設
肖桂清、楊萬山指出,加強組織建設,要落實黨委的具體責任,同時要落實紀委監(jiān)督責任。而張榮臣指出,領導干部要落實好“一崗雙責”,承擔抓好業(yè)務工作和黨建工作兩種責任。對于責任的明確,學者們主要圍繞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jiān)督責任以及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展開論述。李海平和祁冰、唐淑楠都強調堅持民主集中制,但具體表現(xiàn)不同。李海平強調從嚴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從嚴落實黨內制度規(guī)定,從嚴執(zhí)行組織紀律;而祁冰、唐淑楠主張領導干部遵循民主集中制,堅持集思廣益、民主集中,確保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
(四)堅持反腐倡廉建設
有論者指出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還有學者指出,只有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yè)觀,黨員干部才能自覺主動地“拒腐蝕,永不沾”,做廉潔從政的表率。趙付科.季正聚指出,要把反腐倡廉作為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落實到日常工作之中。也有學者提到,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讓人民監(jiān)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盛克勤指出,要保持高壓態(tài)勢,針對反腐敗問題的新情況新特點,加大懲處和預防力度,使隱蔽化、智能化、多樣化等形形色色的腐敗無處藏身。
(五)完善制度建設
肖桂清、楊萬山和曹大都強調制度治黨必須保證制度的科學性和操作性,黨的制度不在多而在于有效,本著于法周延、于事簡便的原則,要根據(jù)實際形勢,完善已有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桑學成、王同昌強調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而祁冰、唐淑楠則進一步細化提出,要繼續(xù)改革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黨的基礎制度和具體制度、以及制度的運行機制。同時他們指出,要完善制度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機制,要制定黨內監(jiān)督制度的新的法規(guī)制度,例如制定一些具有預防作用的制度,為保障社會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制定相關的輿論監(jiān)督法律法規(guī)。
參考文獻
[1]楊小冬.從嚴治黨:列寧的探索與啟示[J].福建黨校學報,2011(10).
[2]徐隆彬.列寧從嚴治黨的幾項重大舉措[J].濰坊學院學報,2003(1).
[3]于艷艷.列寧關于保持執(zhí)政黨純潔性思想及啟示[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4).
[4]端木鐵軍.略談毛澤東從嚴治黨思想[J].沈陽大學學報,1994(1).
[5]張榮臣.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刻內涵[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5(5).
[6]蔡雪冰.論鄧小平的從嚴治黨思想[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報,2001.6
[7]劉漢峰.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1
[8]熊呂茂.江澤民的“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思想論述[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5).
[9]張書林.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黨建思想的創(chuàng)新點[J].中共濟南市市委黨校學報,2007(3).
[10]祁冰,唐淑楠.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路徑選擇[J].理論界,2015(7).
[11]張怡蝶,楊義勇.全面從嚴治黨路徑之探析[J].理論觀察,2015(5).
[12]蒯正明.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5-02-03
[13]郭倩倩,秦龍.論全面從嚴治黨方略的路徑考量[J].領導科學,2015.7
[14]桑學成,王同昌.全面從嚴治黨的難點與著力點[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5(4).
[15]盛克勤.全面從嚴治黨要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J].群眾,2015(3).
[16]郭玥.全面從嚴治黨與新形勢下黨的建設[J].理論與改革,2015.3
[17]黃小軍,朱勇.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內在邏輯[J].學術探索,2015.3
[18]文斌.構建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的動力機制與法治途徑[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5(1).
[19]李海平.深刻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意義與豐富內涵[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15(2).
[20]肖桂清,楊萬山.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意義及基本途徑[J].山東社會科學,2015(7).
[21]龍秀雄.正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思想的三個重要維度[J].求實,015.10.
[22]張榮臣.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內涵及對策的思考[J].特別策劃,2015-07-下.
[23]趙付科,季正聚.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辯證統(tǒng)一性[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4
[24]曹大.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路徑與現(xiàn)實要求[J].南方論刊,2015(6).
作者簡介
王飛(1992—),男,漢,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專業(yè):中共黨史,研究方向:新時期黨建理論創(chuàng)新。
劉曉音(1974—)男,漢,上海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博士后,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