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更是父母希望的寄托。于是,孩子教育問題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到底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和好習(xí)慣,北京電視臺主持人王芳中分享了她和女兒的相處之道。
媽媽的時間是“零錢”
女兒3歲時,有一天要吃飯了,她一個人站在衛(wèi)生間的小板凳上,對著鏡子說:“媽媽,我好想你啊,你要是回來陪我吃飯就好了!”然后,湊到鏡子前,親了一下,才費勁地爬下來。
晚上,媽媽當笑話講給我聽,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工作,我能陪孩子的時間很少,但我們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只要她在身邊,我?guī)缀醪挥檬謾C,不玩電腦,只專心和她聊天,陪她游戲。我強迫自己回家把手機關(guān)靜音后放書包里,讓她知道這個世界除了電子產(chǎn)品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我陪她的時間很零碎,但都高效。她1歲時,我只要帶她上下樓,都會數(shù)數(shù),中文、英文各種數(shù),后來她果真是同齡孩子里對數(shù)字比較敏感的。3歲時就能用英文數(shù)到100,后來學(xué)數(shù)學(xué)也比較輕松。
我們有很多在一起的時間都是我在開車,她在后座,我們閑聊,給她講個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指的是誰”,比如“澳大利亞是庫克船長如何發(fā)現(xiàn)的”。她提出的很多問題我都答不上來,于是后來我就有意識地提前查下資料,然后引導(dǎo)她。如果她陪我工作,在我化妝的時候就會和她聊學(xué)校的趣聞,經(jīng)常逗得化妝師哈哈大笑。因為經(jīng)常鼓勵她講話,她的表達能力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如果晚上我回家晚了,早上一定會早起。有的時候夜里兩點回家,休息時快三點了,但是鬧鐘永遠會在六點半響起。我會在她睡眼蒙的時候抱著她,從頭親她,直到她樂醒了,然后給她梳頭發(fā)。雖然早上時間緊張,但是絕對是很重要的交流時刻。
我很少早上催她或者大早晨嚴厲地說什么,更多的是擁抱她,告訴她美好的一天開始了。然后她一出家門,我就一秒鐘都不耽誤地栽倒在床上睡回籠覺。我媽心疼我的身體,說不必早起,其實就半個小時,也做不了什么,但是我知道,媽媽的擁抱是最美好的早餐。
我想,我陪女兒的時間就像零錢,用心積攢,就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最好的方法給孩子
很多和我合作的搭檔都說我記憶力好,幾萬字的稿子看一遍就完全記住。這是我上師范總結(jié)的記憶方法:看一段文字,看的時候一定要超級用心,不分心看一遍,充分理解意思,然后第二遍再把關(guān)鍵詞好好看一遍,接下來就可以背出來了。
女兒讀小學(xué)一年級,學(xué)習(xí)語文很費勁。一個字寫很多遍依然記不住,于是我就把漢字編成小故事讓孩子記。記得她怎么都記不住“一瘸一拐”的瘸字,我就給她講故事:“從前,有個小朋友特別淘氣地爬到房子上往下跳,結(jié)果摔壞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媽媽看到他的腿生病了,為了讓他快點好起來,每天都給他加點肉吃。那么 ‘瘸這個字,因為是生病了,所以是個病字框,然后媽媽每天給他做什么呢?”
“加點肉!”
“對!”我鼓勵她,“所以病字框里面,一個加,一個肉,就是瘸。你可以考考身邊的大人,他們很多都不會寫這個字!”
我們家里還經(jīng)常有查字典大賽、認字大賽、英文比賽,用比賽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和榮譽感,讓她不反感學(xué)習(xí)。
聰明的媽媽慢半拍
我女兒7歲的時候開始學(xué)習(xí)查字典,因為沒有上過學(xué)前班,拼音不夠扎實,查字典總是很慢。于是,我在家里舉行 “家庭查字典大賽”。最開始我總是慢半拍,偷偷等著女兒,到后來我們?nèi)乙呀?jīng)沒有人比得過她,無論是音序還是筆畫,她都超級熟練。
記得以前采訪教育專家,他們做了一組1歲孩子的語言學(xué)習(xí)實驗。A組要求媽媽是快半拍媽媽,孩子1歲多,想吃什么,只要一指媽媽立刻就拿過來,孩子不需要說什么,媽媽立刻照辦。B組要求媽媽都慢半拍,比如孩子要酸奶,就會指一下,B組媽媽都會蹲下來,要求孩子說出來,絕對不可以替孩子完成任務(wù)。一個月測試結(jié)束后, B組的孩子已經(jīng)完全可以和大人交流,而A組的孩子還停留在用手指、不表達的層面上。
我在帶女兒時,也發(fā)現(xiàn)她有時候說話費勁,聽她 “這個”“那個”“嗯”“然后,然后”,真想幫她說,但是大部分時刻我都會忍住,聽她表達。每次遇到事情,我都假裝很懶,讓女兒沖在前頭。甚至在國外,所有的買東西問路都是女兒的事情,她實在完不成的我再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