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楠
?
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后腹脹的影響
劉雅楠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方法 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患者24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12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情況及腸功能恢復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腹脹發(fā)生率,促進腸功能快速恢復。
【關鍵詞】護理干預;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腹脹;腸功能恢復
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是目前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常用術式,其具有安全性高、創(chuàng)傷小、療效顯著、并發(fā)癥少以及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等優(yōu)點,然而易出現腹脹、通氣過長等并發(fā)癥,對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極為不利[1]。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患者24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1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80例,女40例,年齡25~65歲,平均(44±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84例,女36例,年齡24~65歲,平均(43±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2]:①入院后均給予B型超聲檢查、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泌尿系統(tǒng)靜脈造影檢查,檢查結果均符合《外科學》中上尿路結石診斷標準;②均給予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下單側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③結石大小為(0.8× 1.0)cm2~(1.5×2.0)cm2;④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②術前腹脹;③護理依從性差。
1.3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禁食禁水,給予清潔灌腸,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后,均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術后給予輸尿管插管。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引流管護理等。觀察組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3.1 心理護理 術后由于放置引流管,同時需禁食禁水,患者極易產生緊張、恐慌、害怕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手術宣教,多與其進行交流,使用溫暖、鼓勵的語言引導患者,以緩解其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2 飲食護理 術后6 h內禁食禁水,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脹情況,根據其實際情況給予少量飲水,術后12 h可以給予流質食物。
1.3.3 疼痛護理 確保病房安靜、舒適,護理人應告知患者手術效果,給予其積極的正面暗示,對患者麻醉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若疼痛評分超過3分即可給予藥物鎮(zhèn)痛。同時,護理人員應該聯(lián)合患者家屬為患者進行腳部、手部按摩,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緩解其術后疼痛,避免患者由于過度呻吟而出現腹脹癥狀。
1.3.4 胃腸護理 術后6 h,給予患者厚樸排氣合劑50 ml,以增強腸胃蠕動,促進快速肛門排氣;術后第1天口服白蘿卜水每次200 ml,每天3次,睡前飲用酸奶50 ml,持續(xù)3 d以增強患者腸胃蠕動功能;術后第 2天可以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嚴禁食黃豆、豆奶粉、豆?jié){以及高淀粉類產氣食品,以避免患者積氣過多而出現腹脹癥狀。
1.3.5 體位護理 患者術后需持續(xù)臥床休息3 d。術后第1 天取半臥位,床頭抬高30°,護理人員可以聯(lián)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下腹部順時針按摩,每次10 min,每天3次,持續(xù)3 d,以促進其腸胃功能盡快恢復。
1.3.6 用藥護理 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確保引流管通暢,避免其發(fā)生彎折或堵塞現象;及時更換切口敷料及引流袋。
1.3.7 康復訓練 術后 3 d,應指導患者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包括手、足、背等肢體鍛煉,適量運動,同時囑其合理休息。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情況及腸功能恢復時間。腹脹判定標準:輕度腹脹:患者有輕微腹脹感,腰部傷口無脹痛感;中度腹脹:患者有明顯腹脹感,腰部傷口存在脹痛感,但在忍受范圍內;重度腹脹:患者腹脹感較強烈,其腹部膨隆,腰部脹痛感難以忍受,需要使用鎮(zhèn)痛藥物[3-4]。腹脹發(fā)生率(%)=(輕度腹脹例數+中度腹脹例數+重度腹脹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腹脹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情況比較
2.2 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為(16.1±2.3)h,肛門排氣時間(24.9± 2.5)h;對照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為(26.1±2.3)h,肛門排氣時間(44.2±2.1)h;觀察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腹脹是腸道積氣過多及腹部氣體滯留時間過長而引發(fā)腹脹的統(tǒng)稱。腹脹會導致患者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衰弱等一系列癥狀,影響術后正常休息和睡眠[5]。
引發(fā)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后患者腹脹癥狀的主要原因包括精神因素、麻醉因素、手術因素、疼痛因素及藥物因素等,其中精神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始終處于不良情緒影響下;麻醉因素則是由于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患者一般均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方式,其可影響腸胃蠕動,引發(fā)腸胃功能失調、排氣時間延長;手術因素則是由于術中液體流入腹腔,進而導致腹腔積液并引發(fā)腹脹癥狀;疼痛因素則是由于術后傷口疼痛刺激,興奮交感神經而抑制患者腸胃蠕動;藥物因素則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大量抗生素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患者產氣增多同時排氣時間延長,引發(fā)腹脹[6]。
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通過心理、飲食、疼痛、胃腸、體位、用藥以及康復訓練等,可全面提升護理效果和手術效果,其中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長時間治療以及護理產生的煩悶、抑郁、孤獨等不良情緒;飲食護理能夠為患者補充充足營養(yǎng)的同時,避免由于使用產氣藥物而加重病情;疼痛護理以及體位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癥狀,提高其舒適度;胃腸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腸胃功能快速恢復,幫助其盡快恢復正常飲食;用藥護理以及康復訓練能夠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及肛門排氣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腹脹發(fā)生率,促進腸功能快速恢復。
參考文獻
[1] 王磊,王小方.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100例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1):133-135.
[2] 邵琳,李會,李秀群.綜合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后患者腹脹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6):211-213.
[3] 趙孟會.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術后康復的影響探究[J].中外醫(yī)療,2015,10(16):155-156.
[4] 黃磊,龔桂芝.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碎石術后結石殘留患者焦慮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3,1(8):1372-1373.
[5] 徐麗芬,楊荊艷,康敏.綜合護理干預對經皮腎鏡取石術后患者腹脹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8):37-38.
[6] 張梓鋒.經皮腎鏡鏡碎石取石術后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3):279-280.
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吉林白山 13430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