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蕓
(江蘇省常州市德安醫(yī)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
Orem自理護理模式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并發(fā)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岳蕓
(江蘇省常州市德安醫(yī)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病; Orem自理護理; 并發(fā)癥; 生活質量
阿爾茨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記憶損傷類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行為異常等,患者發(fā)病后10~20年是并發(fā)癥發(fā)生高峰期,也是患者的死亡高峰期[1]。有研究發(fā)現(xiàn), Orem自理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此,本院對部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實施Orem自理護理模式并進行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中的診斷標準。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62~73歲,平均(68.5±6.9)歲,平均病程(7.3±5.4)年,患者簡易智能量表評分平均(16.5±4.3)分;對照組患者年齡62~73歲,平均(69.2±6.5)歲,平均病程(7.6±5.1)年,患者簡易智能量表評分平均(17.2±4.5)分。2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方式進行護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護理、并發(fā)癥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等內容,同時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干預。
1.2.2觀察組: 采用Orem自理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干預。① 建立檔案: 患者入院后,首先為其建立疾病檔案,內容包括患者一般資料、疾病病程、在院治療過程等?;颊呷朐褐脸鲈旱娜^程,均采用Orem自理護理模式進行管理。② 宣傳教育: 護理人員自行編撰《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教育手冊》以及《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家屬教育手冊》,內容包括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疾病發(fā)生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內容[2]。每周組織患者和家屬參加學習,對存在自理缺陷的病例進行討論,探討緩和自理需求,并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護理人員還應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對患者不理解的操作可先示范,而后指導患者操作,最后讓患者自行操作[3]。③ 出院護理: 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要按時對患者開展隨訪工作,并對患者的居家護理情況進行指導。每周2次電話隨訪,當患者逐漸掌握自我護理技巧后,可改為每周1次隨訪[4]。護理人員除要了解患者自我護理情況外,還要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告知患者可隨時與護理人員聯(lián)系,咨詢相關事宜。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護理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活質量以及簡易精神狀態(tài)。生活質量采用QOL-AD評價量表進行調查,量表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4個維度,共24個項目,總分13~52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簡易精神狀態(tài)采用MMSE量表進行調查,量表總分為30分, 1~24分為有認知功能缺陷, >24分為無認知功能缺陷。
2結果
2.1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及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分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及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及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分±s)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Orem自理護理模式是由美國護理研究人員Dotothea Orem提出,包括自護護理、自護缺陷護理和護理系統(tǒng)理論3個方面[5-6]。護理系統(tǒng)理論是由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的護理干預與患者自身行為共同構成的體系。護理人員在臨床中能夠根據(jù)患者不同的需求來提供不同的護理干預,同時也能夠根據(jù)患者不同的自理能力將護理分為完全補償性、部分補償性和支持教育3個系統(tǒng)[7-9]。將Orem自理護理模式應用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中,護理人員能幫助患者完成其無法完成的活動,并彌補患者自身的不足,調整患者的自理能力,滿足患者的需求[10-12]。此外,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也能夠自我學習、自我照顧,雖然其仍需護理人員的幫助,但自我護理能力可得到大幅提升。
以往觀點認為,護理人員應代替患者進行全部的護理、自理活動[13]。但現(xiàn)代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此種觀念會令患者的自理能力大幅降低,非常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也不利于患者重新回到社會生活中,因此臨床應摒棄以往的護理觀念,尋求更為科學的護理模式。Orem自理護理模式能夠促進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復,同時也能改善患者的自理缺陷,可更好地促進患者各項功能的恢復,達到延緩疾病發(fā)展的目的[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2%, 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明Orem自理護理模式在提升患者自護能力的同時還能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這是因為患者自護能力提升后,身體各方面能力會得到恢復,因此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會降低。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34.6±11.7)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說明Orem自理護理模式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此外,觀察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tài)恢復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 證明Orem自理護理模式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葛潤. 阿爾茨海默癥的研究進展[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4, 12(9): 155-157.
[2]譚煥君. 綜合社會支持對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質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影響的研究[J]. 中國臨床護理, 2014, 6(3): 242-244.
[3]王向東, 萬麗萍, 張曉丹, 等. 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護理干預[J].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17): 58-59.
[4]Kajiyama B, Larry W T, Etoiwase T,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net-based program for reducing caregiver distress using the iCare Stress Managemente-Training Program[J]. Aging & Mental Health, 2013, 17(5): 544-554.
[5]Dieneke Smit, Jacomine de Lange, Bernadette Willemse, et al.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mentia in long term care facilities[J]. Aging & Mental Health, 2016, 20(1): 100-109.
[6]韓莎莎, 徐麗芬. 家庭互動式健康教育對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及安全性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2): 1-3.
[7]Shiri Shinan-Altman, Perla Werner, Miri Co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llness representation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burnout among social workers and nurses in nursing homes and hospitals: a mixed-methods investigation[J]. Aging & Mental Health, 2016, 20(4): 352-361.
[8]Anne M Koivisto, Ilona Hallikainen, Tarja Vlimki, et al. Early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does not dela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persons with mild Alzheimer disease and has impact on neither disease progression nor caregivers′ well‐being: ALSOVA 3‐year follow‐up[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16, 31(3): 273-283.
[9]雍春花. 傳統(tǒng)護理和Orem自理模式在髖關節(jié)置換術護理中的比較[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2, 2(11): 125-125.
[10]Li‐Li Chen, Hong Li, Rong Lin, et al. Effects of a feed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ysphagia[J]. J Clin Nurs, 2016, 25(5-6): 699-707.
[11]李紅艷. 阿爾茨海默病的家庭護理[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3, 20 (13): 76-76.
[12]Philipe de Souto Barreto, Philippe Denormandie, Benoit Lepage, et al. Effects of a long-term exercise program on functional ability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living in nursing homes: Research protocol of the LEDEN study, 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 2016, 1(2): 289-295.
[13]汪生梅. Orem自理理論在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 中旬刊, 2013(3): 35-36.
[14]劉軍, 尋麗彬, 王麗君, 等. 老年性癡呆患者的家庭護理[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17): 6-6.
[15]曾燕, 何麗婭, 張玉斥. 阿爾茨海默病家庭照料者教育工作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6): 2447-2450.
收稿日期:2016-03-30
中圖分類號:R 473.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4-151-02
DOI:10.7619/jcmp.2016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