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源
(宜州市中醫(yī)院,廣西 宜州 546300)
?
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觀察①
韋力源
(宜州市中醫(yī)院,廣西 宜州 546300)
摘要:目的:探討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02~2015-02我院行手術治療的117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手術方式分為A組(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和B組(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顱內壓,療效及并發(fā)癥。結果:A組患者術前顱內壓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3.5±4.7)mmHg vs.(33.1±4.8)mmHg,P>0.05];A組患者術后1d、術后7d顱內壓水平顯著低于B組[(23.1±3.1)mmHg vs.(28.8±4.0)mmHg,(14.2±2.9)mmHg vs.(21.0±3.2)mmHg,P<0.05]。A組患者良好率(50.79%)高于B組(22.22%),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外傷腦梗死、外傷性癲癇、腦積液發(fā)生率低于B組[1.59% vs.11.11%,6.35% vs.20.37%,4.76% vs.18.52%,P<0.05]。結論: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可顯著降低術后顱內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重型顱腦損傷;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
顱腦損傷為臨床中常見外傷之一,指顱腦受外力作用導致嚴重損傷,其發(fā)生率僅次于四肢損傷。重型顱腦損傷病情較為兇險,具有較高致殘、致死率,手術為治療主要方法。隨著顱腦損傷臨床深入研究,近年來有學者在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獲得顯著療效[1]。為比較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在重型顱腦損傷中治療優(yōu)勢,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02~2015-02我院行手術治療的117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手術方式分為A組(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63例)和B組(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54例)。A組中男45例,女18例;年齡21~75(42.2±5.2)歲;外傷原因:車禍傷34例,打擊傷15例,摔傷11例,墜落傷3例。B組中男40例,女14例;年齡20~74(42.7±5.5)歲;外傷原因:車禍傷31例,打擊傷12例,摔傷7例,墜落傷4例。A組患者相關臨床資料與B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分組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家屬在醫(yī)師告知情況下了解疾病及手術治療方式,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1.2入組標準
(1)患者入院后診斷明確。(2)所有患者均有手術指征,無手術絕對禁忌證。(3)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其它組織、器官嚴重損傷患者。(4)排除合并有休克、嚴重感染患者。
1.3方法
A組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常規(guī)全麻后進行手術,從顴弓上耳屏沿著耳廓上方發(fā)跡到頂骨正中線然后到前額發(fā)際作手術切口。切開后分離,并顱骨上鉆孔5個以上,游離骨瓣,在頂部骨瓣旁切開正中線大約長3cm,骨窗到額極最后于乳突止,盡可能將蝶骨脊外1/3咬除,充分顯露顳窩與蝶骨平臺,開骨窗大小約12cm×15cm。將額顳頂部硬膜行放射狀切開,將患者壞死腦組織、水腫及血腫清除干凈。充分沖洗后將骨瓣去除并放置引流管,后充分縫合。B組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常規(guī)全麻后進行手術,患者取仰臥位,顱腦偏向健側約45°,后將枕頭墊在頭下抬高。根據(jù)患者損傷情況、水腫及血腫選取單側或雙側頂瓣開顱減壓術或額顳開顱減壓術,去除骨瓣大小約6cm×8cm,后行減張縫合術。
1.4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d、術后7d顱內壓水平。(2)療效評定:術后1月采用GOS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評定。良好:GOS5級,患者可正常生活、學習;輕殘:GOS4級,患者基本生活能自理;重殘:GOS3級,患者生活需要讓人照顧;植物生存:GOS2級,患者長期昏迷;死亡[2]。(3)統(tǒng)計兩組患者外傷腦梗死、外傷性癲癇、腦積液及腦切口疝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包分析, 表示顱內壓水平并用t檢驗,率表示療效及并發(fā)癥并用χ2檢驗,α=0.05,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A、B兩組術前及術后1d、7d顱內壓水平比較
A組患者術前顱內壓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3.5±4.7)mmHg vs.(33.1±4.8)mmHg,P>0.05];A組患者術后1d、術后7d顱內壓水平顯著低于B組[(23.1±3.1)mmHg vs.(28.8±4.0)mmHg,(14.2±2.9)mmHg vs.(21.0±3.2)mmHg,P<0.05]。見表1。
表1 A、B兩組術前及術后1d、7d顱內壓水平比較
2.2A、B兩組療效比較
A組患者治療后良好率(50.79%)高于B組(22.22%),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A、B兩組療效比較[n(%)]
2.3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A組患者外傷腦梗死、外傷性癲癇、腦積液發(fā)生率低于B組[1.59% vs.11.11%,6.35% vs.20.37%,4.76% vs.18.52%,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3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為神經(jīng)外科中常見危重癥,主要為外傷暴力所致,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3],危及患者生命健康[4]。研究表明,顱腦受到外力作用導致顱腦組織、神經(jīng)損傷,引起顱內壓惡性增高為重型顱腦損傷發(fā)生關鍵,臨床中手術清除局部病灶、降低顱內壓為治療關鍵[5]。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在重型顱腦損傷中應用具有局限性,主要通過額瓣、額顳瓣或顳頂瓣局部減壓,其減壓效果十分有限,往往不能獲得顯著療效[6]。標準大骨瓣開顱術,其骨窗開放范圍大、位置低,主要通過去除額、頂、顳的顱骨和硬膜,并通過減張力縫合以達到降低顱內壓目的,充分減壓后有助于損傷腦疝回納,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幫助[7]。臨床研究表明,雙側或單側骨瓣減壓可降低顱內壓30%~70%,可有效、迅速、安全控制顱內壓[8]。
本次研究A組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B組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得出術前A、B兩組顱內壓無明顯差異;而A組患者術后1、7d顱內壓水平較B組明顯降低(P<0.05)。安全、快速減輕顱內壓為治療重型顱腦損傷關鍵,有學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得出,標準大骨瓣開顱術在惡性顱內壓增高、嚴重腦挫裂傷患者中治療效果顯著于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9]。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術中骨窗開放較大,便于清除血腫、壞死腦組織等,并有助于顱腦積液充分引流,快速降低顱內壓,從而改善患者術后預后,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次研究得出,A組患者治療良好率高于B組,外傷腦梗死、外傷性癲癇、腦積液發(fā)生率低于B組(P<0.05)。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臨床手術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患者手術切口不易過低,并在術后注意保護側裂區(qū)血管、Labe`s靜脈級面神經(jīng),預防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盡可能提高手術療效。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應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手術治療可提高顱內血腫、壞死組織清除效果,快速、安全、有效降低顱內,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李傳友,毛青.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對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9):2206-2207,2211
[2]蘇放文.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中急性腦膨出9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09(1):152-154
[3]陳琴心.ICU重癥顱腦損傷并發(fā)高鈉血癥56例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5,38(4):120
[4]陳子才.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對沖性顱腦損傷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29(6):963-964
[5]劉見希.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用于重型顱腦損傷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11):48-49
[6]張云俠,周修玉,劉傳建,等.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3,53(26):68-70
[7]唐志清,胡慶榮,寧榮群,等.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大面積腦梗死31例臨床分析[J].右江醫(yī)學,2012,40(5):712-713
[8]向前,陳犇.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30例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3,25(2):251-253
[9]段中華.標準大骨瓣開顱治療重型顱腦損傷32例療效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39(4):499-502
作者簡介:①韋力源(1980~)男,廣西宜州人,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神經(jīng)外科和脊柱外科。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3-0148-02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