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枝
(汕頭市龍湖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原珠池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汕頭 515000)
?
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血清C肽診斷78例糖尿病的應(yīng)用價值①
鄭文枝
(汕頭市龍湖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原珠池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汕頭 515000)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采用糖化血紅蛋白(HbAlc)聯(lián)合血清C肽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診的78例糖尿病患者,78例糖尿病患者中輕度糖尿病40例(輕度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組),另取同時期的34例正常體檢者作為對照,就三組入組者的在空腹、餐后2h的各自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水平進行詳盡對比。結(jié)果:輕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而重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結(jié)論:HbAlc聯(lián)合血清C肽是對用于診斷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同時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糖尿病的指標。
關(guān)鍵詞: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國近數(shù)十年來常見的老年慢性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之一,伴隨著大眾生活物質(zhì)條件的不斷改善,在飲食結(jié)構(gòu)方面的變化導致發(fā)病人群越來越集中,也越來越年輕化。每年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不斷上升[1]。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依據(j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然而單純依靠血糖診斷糖尿病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的HbAlc、血清C肽在診斷糖尿病中有較高的價值,同時還能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本文旨在探討糖化血紅蛋白(HbAlc)聯(lián)合血清C肽對診斷糖尿病患者的價值,現(xiàn)筆者將2014-09~2015-09期間78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guān)研究資料整理總結(jié),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09~2015-09在我院就診的78例糖尿病患者。根據(jù)1999年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患者在明確診斷為糖尿病后如果HbAlc水平超過正常水平10%以上為重度,而低于正常水平的10%則為輕度,78例糖尿病患者中輕度糖尿病40例(輕度組),重度糖尿病患者38例(重度組),另取同時期的34例正常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輕度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2~64歲,平均(45.3±5.2)歲,病程1~7年,平均(3.2±1.6)年;重度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31~66歲,平均(47.1±5.6)歲,病程1~7年,平均(3.1±1.8)年;對照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30~65歲,平均(46.8±6.2)歲,病程1~6年,平均(3.2±1.5)年。3組入組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納入標準
(1)78例患者均新診斷為糖尿?。?2)無先天性疾病,無藥物過敏史;(3)近1月來無任何感染性疾??;(4)患者意識清晰,本人及家屬表示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三組入組者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用于檢測HbAlc、血清C肽水平以及血糖。并在進餐后2h再次抽取靜脈血,檢測餐后2h時的血清C肽水平以及血糖。使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對血清C肽進行檢驗,通過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樣中糖化血紅蛋白濃度。
1.4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入組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并監(jiān)測空腹、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
對比三組入組者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其中輕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而重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見表1。
表1 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血清C肽水平±s)
注:和對照組相比,*P<0. 05;#P<0. 05。
2.2HbAlc和血清C肽水平關(guān)系
對比HbAlc和血清C肽水平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重度糖尿病患者和對照組相比的HbAlc和血清C肽為正相關(guān),而輕度組和對照組相比,HbAlc和血清C肽為負相關(guān)。見表2。
表2 HbAlc和血清C肽水平關(guān)系
3討論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物質(zhì)資源的不斷提高豐富,使得我國數(shù)十年來糖尿病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伴隨著糖尿病而來的各種并發(fā)癥也是層出不窮。糖尿病發(fā)病主要是因為體內(nèi)的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者是功能缺陷所導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因素對胰島B細胞都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的缺陷,而炎性因子就是其中一種。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手段頗多,有飲食控制、胰島素治療、降糖藥物以及更先進的3C整合系統(tǒng)[2]。而治療手段的是建立在對糖尿病明確診斷的基礎(chǔ)上實施的。對于糖尿病的診斷,臨床多參考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標來進行診斷的。近年來發(fā)現(xiàn)糖化血紅蛋白(HbAlc)以及血清C肽對于診斷糖尿病有著獨到的優(yōu)勢[3,4]。有研究顯示,在輕度糖尿病患者中,胰島素功能尚比較完全,存在胰島素抵抗行為[5],因此當血糖濃度高于正常范圍時,就會刺激體內(nèi)的胰島細胞作出應(yīng)激回應(yīng),使得胰島細胞分泌增多。而血清C肽又是胰島β細胞的一種分泌物,因此血糖升高時,血清C肽亦會隨之升高[6]。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C肽水平不受外源性胰島素的影響,因此即便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通過檢測血清C肽水平即可了解到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的生理功能。而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急劇上升時,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無法控制血糖,因此對于重度糖尿病患者而言,血清C肽水平往往低于正常人水平[7]。HbAlc是一種酶催化下化合物,血糖、紅細胞活性均會對HbAlc產(chǎn)生影響,正常人HbAlc水平范圍在4%~6%,在糖尿病患者中該數(shù)值可上升至10%甚至更高[8],從而進一步升高血糖,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有研究認為HbAlc和血清C肽呈正相關(guān),也有研究表示兩者存在負相關(guān)。在本研究中,輕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而重度組患者在空腹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水平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 05)。重度糖尿病患者和對照組相比的HbAlc和血清C肽為正相關(guān),而輕度組和對照組相比,HbAlc和血清C肽為負相關(guān)。分析研究結(jié)果說明重度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嚴重受限,血清C肽分泌不足。為了進一步的研究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在將來的研究中增加樣本量。綜上所述,血清 C 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能夠為糖尿病的診斷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臨床對患者病情的判定,具備于臨床推廣應(yīng)用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黃彩云,鄭瑞春.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J].黑龍江醫(yī)學,2014,38(6):666-668
[2]馬妍艷.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2):163-165
[3]金興權(quán),王麗萍.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變化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2011,06(4):413-414
[4]陳思.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8(6):1-2
[5]陳基運.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C肽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6):52
[6]郭建軍.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1):16-17
[7]顏敏,陳娟,李蓮,等.糖尿病患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測相互關(guān)系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3):1656-1657,1659
作者簡介:①鄭文枝(1982~) 女,廣東汕頭人,本科,主管技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臨床生化檢驗及研究。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104(2016)03-0126-02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