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點評 1
資本的風口過去以后,虛擬購物是穩(wěn)穩(wěn)落地還是“啪”的一聲摔下來取決于VR實驗室們做出的產品是工具還是玩具。
VR,即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人們把物理世界稱為現實,人們體驗現實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一系列“覺”,這一系列“覺”給大腦描繪出了一個“現實”,如果這一系列“覺”都沒有被“欺騙”,而是對真實現實的反映,那人們就感受到了真實現實,真實現實只有一個,受到各種自然“定律”的約束,不受意志的轉移。
如果通過一些技術手段,讓這些“覺”得到的信息不是來自真實現實,而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但又符合真實現實的某些特性,讓人們覺得是對“現實”的反映,比如,對于視覺,能夠產生一個360度連續(xù)高清晰的,能夠跟隨觀察方向實時變化的圖像,對于聽覺,能夠產生具有立體感的,定位感的聲音,對于觸覺,能夠產生接觸到物體般的感受,那么人們同樣會感覺到處于一個“現實”之中,稱之為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因此可以有無窮多個,也可以按照人們的意志任意創(chuàng)造,給人們千奇百怪的體驗,這就是獨特的虛擬現實的魅力!
要產生上面提到那些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目前只能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因此虛擬現實是和計算機技術是分不開的,甚至,給虛擬現實下的定義中就直接指定是由計算機技術產生的假想現實。
由于視覺是給予人們信息量最大一種感覺,要讓人們產生進入虛擬現實的感首先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可以和真實現實相媲美的視覺環(huán)境,計算機系統通過矩形的屏幕產生視覺和真實現實的視覺感差距太大,人們不會產生虛擬現實的感覺。如果將矩形的屏幕擴大成球形的,讓人站在球中心,給人們提供360度連續(xù)高清晰的視覺,人們就會有進入虛擬現實的感覺,但這種方法屏幕面積太大、成本太高,無法進入普通家庭。俗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由于透視的原因,離眼睛近的物體顯得大,如果將一個小屏幕放在離眼睛很近的地方就能有大屏幕的效果,如果近到讓人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屏幕內范圍,看不到屏幕外的地方,那么屏幕中虛擬現實的畫面就能完全覆蓋住真實現實的畫面,給人們360度的視覺,這樣顯示頭盔就應運而生了。由于頭盔是戴在頭上的,跟隨頭部的運動而運動,如果頭盔中顯示的畫面不能跟隨人們的頭部的運動,人們會發(fā)現轉動頭部看到是同一個畫面,而人們在體驗真實現實時,轉動頭部時看到的是真實現實中的各個方向的畫面。為了模擬這個效果,顯示頭盔必須能夠精確而快速地捕捉到人們頭部的角度,并通知計算機顯示那個角度上的畫面,給人們真正360度視覺的體驗,如果上述響應速度足夠快(延遲低于20毫秒),就會給人們一種視覺上進入虛擬現實的感覺。
VR頭盔也可以配備立體聲播放設備,在畫面改變的同時,聲音效果同步改變,對人們轉動頭部或者畫面內聲源的移動給出相應的音量和相位關系,實時呼應視覺。一旦視覺和聽覺同步,給人們在真實環(huán)境中類似的感覺。人們處于虛擬現實中的感覺將進一步增強,觸覺和實時交互能力的加入同樣會增強虛擬現實的感覺,目前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已經能夠在視覺、聽覺、實時交互幾個方面給人們虛擬現實的感覺,觸覺的模擬還在積極地研究中。
目前,有大量的廠商在研究各種類型的VR頭盔,業(yè)內比較著名VR頭盔的有Oculus Rift,HTC Vive,Sony Playstation VR,Samsung GearVR,這些VR頭盔或需要高性能PC機支持或需要高性能智能手機的支持。由于PC機在性能上的絕對優(yōu)勢,基于PC機的VR頭盔體驗上優(yōu)于基于智能手機的,主要表現在畫面刷新率和角度改變的響應速度上,但基于PC機的VR頭盔和PC機之間通過有線連接,體驗過程中會受到連線的牽絆,稍有不便。另外某些VR頭盔對實時交互過程中手和頭部的姿態(tài),位置的捕捉需要依賴周邊設備,比如HTC Vive需要兩個激光發(fā)射器的協助,對環(huán)境提出了一定要求,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地方。
相對于蓬勃發(fā)展的VR頭盔,虛擬現實內容方面的發(fā)展相對緩慢,為了滿足虛擬現實中360度連續(xù)高清視覺的要求,需要通過360度拍攝或者360度3D場景建模實現,前者需要專業(yè)的拍攝設備和全新的拍攝方法,后者需要消耗大量3D建模師的人工勞動。360度的拍攝將會產生比普通拍攝大得多的數據量,對傳輸設備、存儲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0度無死角的拍攝對場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攝制工作人員將難以藏身,畫面穿幫的現象大增,畫面剪輯方法和普通拍攝也有很大不同,常常要求連續(xù)拍攝,對拍攝要求很高。360度的3D場景建模則面臨巨大工作量,場景中的每一個物體都需要一一建模,目前人工建模的質量仍遠高于3D掃描等自動化建模,但3D建模師手工勞動,成本高昂。
虛擬現實在很多商業(yè)應用上都有想象空間,最近淘寶提出了基于虛擬現實的Buy+,將虛擬現實引入到網上購物應用。Buy+以視頻的方式向大家展現了未來虛擬現實在網上購物中的應用方式,虛擬試衣,虛擬家裝,虛擬逛店是被提到的主要方式。由于電商平臺中的商品數量是天文數字,要讓這些商品出現在VR頭盔,中目前有兩種方法。360度拍攝或3D建模,這兩種方法都存在明顯的缺陷,360度拍攝需要專業(yè)設備、專業(yè)技能,拍攝所產生的數據量很大,對存儲和傳輸要求很高。3D建模則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對每種商品建立精美的3D模型總體投入很大。淘寶店中的商家在見到實際利益以前很難投入大量的成本到3D建模,而用戶在沒有見到精美的3D模型以前也不會大量使用。因此,虛擬現實的網上購物會面臨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
目前,阿里巴巴和京東集團相繼成立了VR實驗室,從事基于虛擬現實的網上購物(簡稱虛擬購物)方面的技術和商業(yè)模式研究,雖然困難重重,但誰也不想過早地放棄這塊蛋糕。在虛擬購物無法大規(guī)模推廣前一般會采取精品戰(zhàn)略,即,將有限資源投入到少量種子商品中,開發(fā)出對種子商品優(yōu)秀的虛擬購物體驗,不惜代價采用人工建模,特效處理等方法,博得用戶和愿意嘗鮮的少量前期商家的眼球,這些前期商家扮演早期投資者的角色,平臺也會給予這些商家流量,廣告位等扶持,逐漸增加虛擬購物中的商品數量,如果前期的商家嘗到了甜頭必然會加大投入并帶動其他商家參與,虛擬購物商業(yè)化的雪球開始滾動起來,如果前期的商家血本無歸,必然導致相反結果,因此種子商品和前期商家的商品虛擬購物體驗和轉化率是虛擬購物成敗的關鍵。選擇哪些商品作為種子商品和如何吸引前期商家,如何給前期商家?guī)硎找妫前⒗锇桶秃途〇|們需要謹慎策劃的事情。在資本的風口過去以后,虛擬購物是穩(wěn)穩(wěn)落地還是“啪”的一聲摔下來取決于VR實驗室們做出的產品是工具還是玩具,如果人們認定是工具,雖然功能尚不全面,商品數量較少,但仍會持續(xù)使用,虛擬購物將具有持續(xù)的生命力,否則體驗一次就放棄的虛擬購物在消耗完新用戶的“紅利”后,即會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