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杰 董勝蓮
(華北理工大學醫(y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
唐山市某養(yǎng)老院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
張海杰董勝蓮1
(華北理工大學醫(yī)院,河北唐山063000)
〔關鍵詞〕養(yǎng)老院;心理健康
本研究擬對唐山市某養(yǎng)老院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diào)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分層整群隨機抽取唐山市某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380份問卷?;厥沼行柧?72份(97.89%),其中男182例,女190例,年齡60~92〔平均(72.12±6.54)〕歲。納入標準:①入住6個月以上,年齡≥60歲;②意識、語言表達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有意識障礙的老年人;②有精神疾病的老年人;③有老年癡呆的老年人;④長期臥床老年人。
1.2調(diào)查工具①基本情況部分包括人口學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愛好等)、身體健康狀況、家屬親友探望情況、健康鍛煉情況等。②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1〕。任何一項因子分≤2為心理健康,如果個體在某一因子的得分>2時,即為陽性,則個體在該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1.3調(diào)查方法由經(jīng)過心理測驗培訓的醫(yī)務人員負責,向老年人講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采用問卷方式,要求老年人獨立完成,對年齡太大、視力不良者,采用定式詢問,調(diào)查者依其回答填寫。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結(jié)果
2.1養(yǎng)老院老年人與SCL-90全國正常人常?!?〕各因子比較養(yǎng)老院老年人與SCL-90全國常模各因子中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和偏執(zhí)因子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強迫因子和敵對因子低于全國常模(P<0.01),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均高于全國常模(P<0.01)。見表1。
2.2老年人各癥狀因子陽性檢出率各癥狀因子陽性的檢出率按高低依次為抑郁49.68%,焦慮31.63%,軀體化31.12%,恐怖29.12%,精神病性25.63%,敵對9.32%,偏執(zhí)7.94%,強迫癥狀6.72%,人際關系敏感4.31%。至少存在1項以上因子陽性的老年人213例(57.26%)。
2.3影響?zhàn)B老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同年齡、性別的養(yǎng)老院老年人因子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的親屬探望狀況、是否參加健身鍛煉、有無慢性疾病等3種情況老年人癥狀因子陽性率差異顯著(P<0.01)。見表2。
表1 養(yǎng)老院老人和全國常模精神癥狀自評量表比較±s,分)
表2 影響?zhàn)B老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n(%)〕
3討論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健康的定義已不再僅僅指身體的健康,還應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的良好,只有三者達到完美的結(jié)合狀態(tài)才是真正的健康,特別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加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3〕。養(yǎng)老院老年人作為一類特殊的群體,其生活的內(nèi)容、方式及周圍的環(huán)境都有特殊性,這也就導致了其心理特點也具有獨特性。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少數(shù)的老年人存在心理異常癥狀。雖然查出有心理異常癥狀并不一定表現(xiàn)為明顯的精神障礙,但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不加以重視,部分可發(fā)展成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調(diào)查結(jié)果說明該群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入住養(yǎng)老院后,老年人既要經(jīng)受慢性疾病的折磨,又要適應養(yǎng)老院生活環(huán)境及新的群體,這些都會影響其心理健康。養(yǎng)老院應聘請專職心理咨詢師及時給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和自我保健,及時解除消極情緒,對有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進行心理治療。應教會其正確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樂于助人、熱情寬厚,正確對待身邊事物,生活在一個融洽的生活環(huán)境中是保證其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此外,養(yǎng)老院還應為老年人設置一些健身、娛樂、休閑的活動場所及器械,經(jīng)常性地組織開展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各種活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huán)境,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這對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和長壽具有重要意義〔4〕。本研究結(jié)果與胡春萍等〔5〕報告相同。無聊、孤獨和無助是困擾所有養(yǎng)老院的三大問題〔6〕,老年人不但需要生活照料,還需要精神照料〔7〕。作為子女應盡可能多地及時探望,滿足老年人對兒女的思念牽掛之情,減輕或消除老年人孤獨感和抑郁情緒。同時養(yǎng)老院工作人員要針對老年人的心理需要,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和情感慰藉,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適合老年人的活動,以充實他們的生活、分散注意力,從而達到改善情緒的目的。還可以動員社會支持系統(tǒng),開展敬老、愛老、尊老活動,對老年人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減輕其負性情緒,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本調(diào)查結(jié)果提示參加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廖八根〔8〕曾報告,老年人經(jīng)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其身體功能、預防疾病,還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減少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有助于提高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還表明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對于那些身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應該鼓勵其積極地進行治療,減輕身體上的痛苦。同時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改善身體素質(zhì),延緩衰老及智力的減退。對于那些在生活上自己能做的事也想依賴服務人員的老年人,應鼓勵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講清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此外,養(yǎng)老院還可以定期組織健康知識講座,針對性地進行各種老年常見慢性疾病預防知識的宣傳,豐富他們的健康知識,從而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綜上,養(yǎng)老院除了為老年人們提供基本的生活設施外,還應酌情建設老年活動中心、醫(yī)療服務中心、老年大學等各項設施,同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工作,幫助老年人做好心理調(diào)適,及時解除老年人心理困惑,減輕其心理壓力,使之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9〕,以滿足老人生活和精神的各種需求,促進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4參考文獻
1張明島,陳福國.醫(yī)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33-9.
2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jié)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
3劉曉虹.護理心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72-4.
4Thoits PA.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sychollgical dis-tress: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for the literature〔M〕.New York:Acdemie Press,1983:33.
5胡春萍,段興斌,陳玉萍,等.老年公寓125例60歲以上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4;26(11):729-30.
6Slama CA,Bergman-Evans B.A troubling triangle:an exploration of loneliness,helplessness,and boredom of residents of a veterans home〔J〕.J Psychosoc Nurs Ment Health Serv,2000;38(12):36-43.
7陶莉,鄔賢斌,陳春紅,等.養(yǎng)老院老人抑郁狀態(tài)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6A):29-31.
8廖八根.體育活動對養(yǎng)老院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縱向觀察〔J〕.運動醫(yī)學,2005;9(28):185-7.
9章金輝,占建華,李水法,等.老年人應對能力與抑郁的干預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3):196.
〔2015-03-13修回〕
(編輯杜娟)
基金項目:2012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12SH048)
〔中圖分類號〕R1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2-304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2.104
1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第一作者:張海杰(1974-),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預防保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