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美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0)
淺談高校舞臺美術設計教學
賀明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美術系,河南 鄭州 450000)
高校舞臺美術設計專業(yè)教育,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與完善,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培養(yǎng)系統(tǒng),加之我國獨有的戲曲、戲劇舞臺美術表現形式,在國際舞臺設計中獨樹一幟,使得國內外同行越來越重視和肯定,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高校美術舞臺設計專業(yè)教學中,因為學校教學無法直面市場,應用性較為薄弱等因素,造成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藝術羈絆,本文借此機會,就這些問題表達一些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得到同行的指正。
高校;舞臺美術設計;教學;建議
著名油畫家吳冠中老先生曾經說過:“藝術院校不是培養(yǎng)藝術家的地方,而是培養(yǎng)藝術家苗子的地方?!痹谖覈?,高校舞臺設計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從學生對空間規(guī)律認識入手,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空間設計的能力和舞臺設計的基本方法,掌握舞臺設計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具備藝術實踐和理論研究能力。簡而言之,分為:1、舞臺設計本身的基礎教學課程,如:觀察生活小品、材料造型小品、空間構成小品、人物環(huán)境空間小品、舞臺事件小品與動作空間小品等等。2、培養(yǎng)舞臺美術人才的美術基礎教學課程,如:素描、色彩、國畫、雕塑、構成、建筑、舞臺美術史、工藝美術史、建筑史;3、舞臺設計專業(yè)的必修基礎課,如:燈光設計、服裝設計、化裝設計和技術制作課程。
在美術專業(yè)舞臺設計中,美術造型能力,一直都是作為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一名優(yōu)秀的舞臺美術從業(yè)工作者,需要具有扎實的繪畫基本功,才能將布景材料模具造型等制作的惟妙惟肖。所以,高校往往在基本造型能力的訓練上下大功夫。但是,過分的重視機械式的練習,卻忽視了在面對設計方案時,對于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意方面的訓練。畢竟,舞臺美術設計工作和繪畫等純藝術專業(yè)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它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具有實用性,并不是僅僅依靠“畫”就可以解決舞臺問題的。所以,在舞臺美術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在課程中引入課題和劇目分析,通過對舞臺色彩分析訓練和主題類、創(chuàng)意性的造型塑造、針對性的繪畫訓練來促進學生將專業(yè)知識用于實踐。如:在戲曲舞臺上,演員往往抬一腳便是上馬,閉一眼就是一夜,三、五步就走是翻山越嶺。這些表現手法,就需要對劇目細節(jié)進行認真分析才能做出與之相形益彰的布景道具。這不是單靠畫畫好就可以搞定的,而是要在大量的實際操作中才能夠得到觀眾認可。著名劇目《紅色娘子軍》中,作者用嚴謹寫實的筆法表現山石峭壁,通過側面層疊的山石表現出翻山越嶺的行軍過程。在藝術手法上是虛實結合,以簡約為主從而與演員舞蹈行為融為一體。這一點,需要我們向國外舞美學習,他們往往通過大量具有大膽、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媒體、新材料、新形式的大膽嘗試,強調造型能力,對材料、技術的深度認識,布置出富有表現力的舞臺設計。
舞美設計人才,不是培養(yǎng)技能工人,而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美術修養(yǎng)、審美意識和專業(yè)舞臺美學觀念的設計人才。
從舞美設計專業(yè)的角度來看,現代中國舞美一直受有兩個錯誤觀念影響:一個是認為舞臺景物不是生活中的景物,所以材料往往是替代品,大量粗制濫造的舞美布景充斥在舞臺上,比如:在我們的演出中所出現的家具、裝飾,往往都不如我們家庭中使用的家具那樣制作精良。而我們反倒不以為然,認為舞臺布景就是假的就夠,又不是真的生活。但是在國外卻恰恰相反,一位西方著名劇作家曾說:“舞臺上的家居是藝術的一部分,它應該比生活更加美好?!蔽枧_景物與劇目內容之間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不僅取決于景物設計者的造型能力,更體現在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高度。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對這種錯誤觀念有清醒的認識,我們的舞美設計才有可能進一大步。二是景物和劇本銜接問題。這要取決于舞美設計者對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思想和劇本思想的理解程度、對演出場所以及對燈服道效化的理解和認識和專業(yè)的藝術理論素養(yǎng)。只有這些兼具的舞美設計師才能算上是位優(yōu)秀的舞臺設計師。這要求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時,不但要教會他們“這么做,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對舞臺美的藝術認識,從深度和廣度上去培養(yǎng)學生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創(chuàng)作和提煉能力。
“意象表現”一詞來源于繪畫,是畫家在某種特定的情緒狀態(tài)下在某個特定的地點特定的時間對某件事物的特殊表達,強調的一種狀態(tài),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是畫家一種微妙的獨有的表達,是作者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達與抒發(fā),有一定的主觀發(fā)泄情緒在里面。而中國意味的意象表現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家、儒家人文思想融入作品之中,講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藝術情感表達。
比如著名劇目《焦裕祿》的舞臺設計中,為了真實再現焦裕祿這一新時代好干部的形象和突出蘭考地區(qū)貧窮落后、環(huán)境惡劣的現實環(huán)境,設計者用恢弘、寫意的手法表現舞臺遠處天幕沙土背景,悠遠而又真實、簡潔卻不空曠,而一路風塵的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同志,頂住暴虐狂躁的大風,一步一步艱難卻又踏實地朝著現場觀眾走來,前景是層層疊疊的沙土地壟的烘托,一個為百姓疾苦而奔走的生動、真實的英雄形象就由遠而近地走進。這種前后縱深的布景表現手法,將地平線辣的很高,景深拉得很遠,近景、中景中斜坡搭建的破舊房屋,層次感分明、關系得體又節(jié)約空間,演員的才華得以充分的施展,觀眾也能感同身受,融入空間之中成為節(jié)目的一份子。這和古人山水畫有異曲同工之妙,追求的都是蒼茫、空曠、簡潔、悠遠的意境。布景設計師采用寫意、浪漫、夸張的表現手法,使舞臺成為前實后虛,前緊后松的空間格局,形成視覺收放有度、聯(lián)想無限的意象之美。營造了別具一格的表演空間,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表演支點,真實再現了當時河南蘭考貧苦的地域風貌和人文景觀,使觀眾從舞臺的可視空間中品味劇情的內涵。舞臺美術創(chuàng)作者正是遵循著“在真實中凸顯偉大,在表現中體味生活”這樣的理念,使焦裕祿這樣人民愛戴的好干部形象藝術再現的回歸百姓,回歸到生活中來。我們在教學中,只有多向學生滲透“寫意”與“詩意”的構思原則,借繪畫、詩歌等媒介將意象美、傳統(tǒng)文化之美和舞臺設計基本原理相結合,才能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
G642
A
1671-864X(2016)07-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