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海華 金麗萍 胡君
糖化血清蛋白監(jiān)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
卜海華 金麗萍 胡君
目的探討糖化血清蛋白監(jiān)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方法比較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實驗組)和65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和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三者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FBG、GSP及HbA1c平均水平分別為(9.21±4.93)mmol/L,(8.18±2.30)mmol/L,(2.02±0.6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8±0.21)mmol/L,(5.71±0.58)mmol/L,(1.50±0.1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GSP與FBG水平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605,P=0.000);實驗組患者GSP與HbA1c水平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732,P=0.000)。結(jié)論GSP可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監(jiān)測的可靠指標,GSP為血清蛋白質(zhì)與葡萄糖非酶促反應的產(chǎn)物,能夠準確反映糖尿病患者過去2~3周的血糖水平,解決了瞬時血糖波動及HbA1c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問題。
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為臨床常見慢性基礎(chǔ)疾病,難以完全治愈,需要對患者血糖進行監(jiān)控,控制病情進展??崭寡?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和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為2型糖尿病的常規(guī)監(jiān)測指標,能夠有效反映患者血糖水平,但瞬時血糖波動較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HbA1c不能顯示患者近期血糖水平,對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造成了延遲性[1]。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水平上有顯著臨床優(yōu)勢,現(xiàn)對GSP與FBG和HbA1c的相關(guān)性進行分析,探討糖化血清蛋白監(jiān)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08—2014-08我院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實驗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fā)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中2型糖尿病相關(guān)診斷標準。排除檢測前服用影響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藥物的患者,有嚴重神經(jīng)并發(fā)癥或肝功能障礙者,有心腦血管疾病者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年齡為31~84歲,平均年齡為(54.66±10.33)歲。選取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齡為27~80歲,平均年齡為(52.02±10.0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病例均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監(jiān)測FBG水平,采取硝基四氮唑藍法監(jiān)測GSP水平,采取柱層析法監(jiān)測HbA1c水平。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病例FBG、GSP、HbA1c監(jiān)測水平并進行比較,對實驗組患者GSP與FBG和HbA1c監(jiān)測結(jié)果的相關(guān)性進行計算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軟件,計量結(jié)果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guān)分析。
2.1 兩組病例FBG、GSP、HbA1c平均水平比較實驗組患者FBG、GSP及HbA1c平均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病例FBG、GSP、HbA1c水平比較
2.2 實驗組患者GSP與FBG和HbA1c監(jiān)測結(jié)果的相關(guān)性分析實驗組患者GSP與FBG水平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605,P=0.000);實驗組患者GSP與HbA1c水平呈明顯正相關(guān)(r=0.732,P=0.000)。
大量文獻報道指出FBG與HbA1c為監(jiān)控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可靠指標,其中FBG易受到患者生理因素的影響,波動較大;而HbA1c能夠準確反映患者過去6~8周血糖水平,具有一定延遲性,在監(jiān)控患者近期血糖水平上存在缺陷[3]。GSP為血清蛋白質(zhì)與葡萄糖非酶促反應的產(chǎn)物,能夠準確反映糖尿病患者過去2~3周的血糖水平[4],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FBG、GSP及HbA1c平均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3項指標均為診斷和評估2型糖尿病的敏感指標。
繆東軍等[5]的研究指出,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FBG與餐后血糖對HbA1c的影響程度不同,對于HbA1c水平較高者,F(xiàn)BG對HbA1c的影響明顯下降,而GSP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中受HbA1c水平的影響較小。李幸[6]的研究也指出,GSP對血糖控制水平較差或血糖水平不達標者敏感性更高。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GSP與FBG、HbA1c水平均呈明顯正相關(guān),與上述研究報道相符。
總之,GSP與FBG、HbA1c相關(guān)性良好,能夠有效彌補瞬時血糖波動及HbA1c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問題,采取GSP監(jiān)測有助于準確評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時間和總體控制情況,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劉寒森,樊霞.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糖監(jiān)測的作用[J].醫(yī)學綜述,2012,18(18):3030-3032.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81-117.
[3]姜南.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病變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測定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16):2807-2808.
[4]宋長廣.糖尿病患者測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4):511-512.
[5]繆東軍,鄧麗萍,黃曉青.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糖監(jiān)測的作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9):136-137.
2015-05-07)
1005-619X(2016)01-0052-02
10.13517/j.cnki.ccm.2016.01.024
066105北京軍區(qū)北戴河療養(yǎng)院腎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