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勝 辛江河 程志武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學指標和HBV-DNA檢驗結(jié)果分析
賈國勝 辛江河 程志武
目的探析乙型病毒肝炎血清學指標檢查與乙肝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判斷標準。方法回顧性分析于安徽省潛山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收集患者的血清標本,采用微粒子酶聯(lián)免疫法(EM IA)進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指標的檢測及“兩對半”的檢查方法,同時采用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PCR)定量檢測患者的HBV-DNA。最后,將兩者結(jié)果進行對比。結(jié)果PCR定量檢測法的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8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呈陽性,且其檢出率為66.7%,其中HBV-DNA的陽性標志物檢出率最高是HBsAg、HBeAg以及抗-HBc,其次是HBsAg、抗-HBc,檢出率最低的是抗-HBc。結(jié)論HBV-DNA與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動性和感染性密切相關,確定HBV-DNA不僅可進一步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以及感染情況,而且臨床上可用于不同類型肝炎患者的輔助診斷以及作為判斷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動和較大傳染性的新標志。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指標;HBV-DNA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種機體因感染HBV而引起的傳染病,其感染率極高[1]。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極易患肝硬化以及原發(fā)性肝癌[2]。臨床上,一般采用血常規(guī)“兩對半”的檢測方法檢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體(抗-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抗-HBc)[3]。然而,“兩對半”檢測方法不能對乙肝患者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復制及傳染情況進行特異性地診斷。因此,本研究對本院126例乙肝患者進行“兩對半”與HBV-DNA定量檢測對比分析,旨在探討HBV-DNA定量檢測對乙肝患者體內(nèi)的乙型肝炎病毒活動度以及傳染情況。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3-04—2014-04期間于我院就診的1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采取126例乙肝患者的血清學標本。其中男69例,女57例;平均年齡為(48.6±7.2)歲。其中112例患者由血液傳播,3例患者由母嬰傳播,11例患者由性傳播。
1.2 檢測方法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方法采用的是微粒子酶聯(lián)免疫(EMIA)試劑盒,購自美國Abbott公司。HBV-DNA含量的檢測方法采用的是:實時熒光聚合酶鏈反應(PCR)定量,所用試劑盒由廈門安普利生物提供,操作時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1.3 觀察指標對血清學模型結(jié)果與HBV-DNA定量結(jié)果進行兩兩比較;對乙肝病毒e抗原與HBV-DNA定量結(jié)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統(tǒng)計結(jié)果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熒光聚合鏈定量檢測法的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8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呈陽性,且其檢出率為66.7%,其中HBV-DNA的陽性檢出率最高是HBsAg、HBeAg以及抗-HBc標志物陽性,其次是HBsAg、抗-HBc,檢出率最低的是抗-HBc(表1);e抗原與HBV-DNA定量檢測結(jié)果顯示:e抗原大于1 000模式下HBV-DNA定量結(jié)果與e抗原小于1 000模式下HBV-DNA定量結(jié)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對半”檢測與HBV-DNA檢測對比分析
表2 e抗原與HBV-DNA定量檢測結(jié)果
HBV屬于嗜肝性DNA病毒科,是一種部分雙鏈環(huán)狀DNA[4]。一旦機體感染HBV后,該病毒就侵入肝細胞,并在肝細胞中以HBV-DNA為模板進行復制以合成新的HBV顆粒,同時將新合成的HBV顆粒釋放至機體血液中。進入血液中的HBV顆??杉て饳C體的免疫反應,從而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血清免疫學標志物。目前眾多研究認為,乙肝發(fā)病機制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具有密切聯(lián)系[5]。我國臨床上對乙肝的檢測常使用“兩對半”檢測方法進行,而臨床上主要用HBeAg來判定HBV的復制情況,這也是判斷乙肝患者的病情以及傳染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6]。然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乙肝患者的HBeAg雖呈陰性但其體內(nèi)HBV仍處于復制狀態(tài)且其復制程度并未減弱,故HBeAg陰性并不能作為HBV停止或者減少復制的判斷依據(jù)[6]。因此,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兩對半”與HBV-DNA定量檢測結(jié)果,旨在探討HBV-DNA定量檢測對乙肝患者體內(nèi)的乙型肝炎病毒活動度以及傳染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8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呈陽性,且其檢出率為66.7%,其中HBV-DNA的陽性標志物檢出率最高是HBsAg、HBeAg以及抗-HBc,其次是HBsAg、抗-HBc,檢出率最低的是抗-HBc。這一結(jié)果提示,HBV-DNA與“兩對半”檢測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并且熒光聚合鏈定量的檢測結(jié)果能有效的反映HBV在乙肝患者體內(nèi)的復制情況。
綜上所述,HBV-DNA與乙型肝炎病毒的活動性和感染性密切相關,確定HBV-DNA不僅可進一步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以及感染情況,而且臨床上可用于不同類型肝炎患者的輔助診斷以及作為判斷HBV感染者病毒是否有活動和較大傳染性的新標志。
[1]劉素英,劉飛,郭曉林.乙型肝炎病毒三抗體陽性檢測HBV-DNA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3,19(21):45-46.
[2]熊麗紅,錢榕,李國良.HBsAg檢測陰性而HBV-DNA檢測陽性標本乙肝兩對半結(jié)果模式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3,31(5):496-497.
[3]楊延龍,朱波,李湘瑛.乙肝病毒前S1抗原與乙肝兩對半及HBV-DNA同步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08,27(13):115.
[4]楊慧.乙型肝炎血清兩對半檢測與HBV-DNA濃度的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27):188-190.
[5]趙富鋒.HBV-DNA定量檢測與乙肝感染血清標志物結(jié)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10):1228-1229.
[6]曹曉.乙型肝炎血清兩對半及Hepatitis B virus-DNA濃度的檢測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5):23-24.
2015-05-07)
1005-619X(2016)01-0050-02
10.13517/j.cnki.ccm.2016.01.023
246300安徽省潛山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