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杜梨
導語:史密斯不關心艾略特的智力和精神,她只關心她與男人的關系,畢竟哲學與理論很難小說化。
美國作家狄妮西亞·史密斯的第四本小說《蜜月》的靈感源于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事件。這一事件是這個原名瑪麗安·埃文斯的女人一生中最神秘的部分。
艾略特與喬治·劉易斯的愛情漫長而幸福,不過從來沒有合法化,因為劉易斯無法與他的第一任妻子離婚。劉易斯去世兩年后的1880年,艾略特在61歲的時候與比她年紀小20歲的約翰·克勞斯結婚。克勞斯曾是艾略特夫婦的財務顧問和他們最親密的朋友之一。之前她叫他“侄子”。
他們的蜜月開始好像還挺平靜,直到夫婦兩人來到了威尼斯,晚上,克勞斯從旅館的窗戶直接跳進了運河里,試圖自殺,還好附近的船夫把他救了上來。然后新婚夫婦一起回到了英國,克勞斯逐漸從崩潰中恢復過來,而艾略特幾個月后就死了。
艾略特是個19世紀的女人,她不會在日記和書信中談論自己最深的激情,因此她的唯一的婚姻和蜜月的真相永遠沒人知道,這正好把想象空間留給了后人,給小說家提供了理想素材。
艾略特與克勞斯的婚姻,在她1880年12月22日去世前歷時七個月,傳記學家一般把這當做是作家一生中的一個奇怪的注腳,一個詭異的妥協(xié)。要知道,之前,她公然挑釁傳統(tǒng)與劉易斯同居,兩人共同生活了24年。雖然她曾堅持稱自己劉易斯夫人,但是對于那些認為一紙婚約很重要的規(guī)矩嗤之以鼻。劉易斯死后,她不得不在自己的名字中增加劉易斯的姓,才能獲得那些屬于他們兩個人的錢。克勞斯幫助她處理了財務問題,在此過程中可能墜入愛河,并向她求婚。有些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說她長得很像他的母親,她可能確實像。
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他們的婚姻從未圓滿,大概是因為年齡的差異。史密斯巧妙地表現(xiàn)出艾略特的矛盾,對年輕英俊的男子的渴望和恐懼,害怕看到他對她衰老身體的反應。史密斯推測,克勞斯和他的朋友,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一樣,可能對女人沒有性欲。
有些人殘酷地想象,是艾略特的性要求,或者看到艾略特的裸體之后,讓克勞斯縱身跳入了大運河。但是在史密斯的筆下沒有殘酷,她帶著同情的理解,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展現(xiàn)了克羅斯,劉易斯等這些走進,離開艾略特生活的眾多人物。把想象合理的嵌入到她進行了很久的歷史研究中。
雖然對于艾略特與克勞斯結婚之前的生活細節(jié)作者的敘述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但是在一個方面,她的想象力有一個飛躍:許多人研究艾略特的學者認為,艾略特在認識劉易斯之前可能不是處女。史密斯認為艾略特之前有過三個情人。
史密斯不關心艾略特的智力和精神,她只關心她與男人的關系,畢竟哲學與理論很難小說化。史密斯此書的焦點就是艾略特 “被壓抑的向往”。眾所周知,艾略特需要愛人,也需要被愛。同時代的美國女作家康斯坦斯·伍爾森一針見血的說:“她生活中不能沒有她渴望的,她也一直擁有的男性的愛慕?!毕仁莿⒁姿?,然后是克勞斯。史密斯花了相當大的篇幅記錄了艾略特早年缺乏愛的痛苦生活。
在史密斯的小說中,艾略特的渴望讓使成為了一個系列屈辱關系的主角,那些佩服她的才華與智慧男人接近她,而他們的妻子潛伏在背后。艾略特幾乎沒有控制權,對此,作者告訴我們艾略特的欲望被壓制了。她不是欲望的主體,而成為欲望的對象。史密斯用她作為小說家的特權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艾略特形象。
在史密斯的筆下,艾略特與克勞斯的蜜月把我們帶到了女作家生活中一段令人費解的謎團。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記錄的缺乏,這本虛構的小說堪稱填補空缺的完美典范。書中的場景,以及艾略特嫁給史密斯的原因,因為史密斯的文字而生動、明亮,讓我們確信艾略特與克勞斯的故事正如這本小說講述的一般。
THE HONEYMOON
作者: Dinitia Smith
版社: Other Press
出版年: 2016年5月
頁碼:415
定價:26.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