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雁,周 艷,周 慶,華曉峰,儲 蓉
(貴州省植物園,貴州 貴陽 550004)
?
無籽刺梨的栽培技術研究*
鐘雁,周艷▲,周慶,華曉峰,儲蓉
(貴州省植物園,貴州貴陽550004)
摘要:無籽刺梨果實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可以鮮食、作中藥,還可加工果脯、果醬等高檔保健食品;也可以作為喀斯特地區(qū)荒山綠化、退耕還林的苗木應用,而適宜的栽培技術是提高無籽刺梨種植成活率和豐產的關鍵。為了明確無籽刺梨適宜的栽培技術,設置3個栽培密度,設置的株行距梯度為:2.5×2.5 m、3×3 m、3.5×3.5 m 。結果表明,栽培密度對無籽刺梨的生長影響顯著,適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促進無籽刺梨植株的生長,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冠幅、萌枝數、葉面積、新枝長等值均達到最大。因此初步認為,3×3 m的種植密度有利用無籽刺梨的生長。
關鍵詞:無籽刺梨,栽培密度,生長,冠幅
[35]韓延宗,潘漢朝,顏吉魁.檸檬清風藤對子宮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82,10(4):33-35.
[36]韓延宗,潘漢焰,顏吉魁.檸檬清風藤對子宮作用的實驗觀察[J].廣西醫(yī)學,1982,4(2):59-61.
[37]張為卿.龍華清肝沖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48例療效觀察[J].貴州醫(yī)藥,2011,35(8):742.
[38]張為卿.龍華清肝沖劑治療急性肝炎158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1998,8(5):145-146.
[39]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S].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195.
無籽刺梨(Rosasterilis),又名搭鉤刺梨,是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多年生攀援灌木。為貴州特有刺梨種,主要分布于貴州安順、興仁等地[1]。無籽刺梨是一種早產、高產、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的果樹。其果實清脆爽口,酸甜適中,風味獨特,并富含多種氨基酸[2]、維生素和礦質營養(yǎng)元素[3]。果除鮮食、藥用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酒、飲料、果脯和果醬等[4],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多種醫(yī)療保健作用,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無籽刺梨生長快,根系發(fā)達,適宜坡地、山地造林,是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優(yōu)選品種之一[5]。在貴州喀斯特地區(qū)具有重要的開發(fā)利用價值[6]。近年來對無籽刺梨的需求量猛增,無籽刺梨合理的栽培密度是決定其豐產穩(wěn)產、提高品質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因此,種植密度在無籽刺梨栽培中的重要性突顯出來。本文擬從栽培密度研究為切入點,以期尋找無籽刺梨較好的栽培途徑,為無籽刺梨的生產栽培提供科學依據。
1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2013年1月定植于貴州省植物果樹區(qū)。年試驗地位于貴州省植物園果樹資源研究室,地處貴陽市北郊鹿沖關,106°42′E,26°34′N,森林覆蓋率達90 %以上。園區(qū)海拔在1 210~1 410 m,植物園地處中亞熱帶,氣候溫和,年均溫14.7 ℃,年均降水量1 200 mm,年均相對濕度80 %,全年日照數1 174 h,無霜期263 d,日照率為27 %。土壤為山地黃壤,緊實,質地較粘,有機質含量低于1.5g / kg,pH 值為5.5~6.5,土層厚約3.5 m。
1.2試驗材料
1年生無籽刺梨苗均來自貴州省植物園,其生長良好、長勢均一、根系發(fā)達。
1.3試驗設計
為科學確定無籽刺梨不同條件下合理的栽培密度,無籽刺梨栽培試驗地設在貴州省植物園果樹區(qū)進行。采用單因素試驗法,分別研究株行距為2.5×2.5 m、3×3 m、3.5×3.5 m 3個梯度對無籽刺梨生長栽培的影響,選取長勢一致的1年生無籽刺梨幼苗分別按3個梯度進行種植,3個重復。
1.4測定指標
種植1年后,每個處理隨機抽取10株測量處理植株的生長情況。測量指標包括:冠幅、萌枝數、葉面積、新枝長、新枝基徑、新枝萌芽數。
1.5數據分析與統(tǒng)計
利用SPSS 18.0 軟件中的單因子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差法(LSD)進行各處理間數據的差異性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冠幅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冠幅的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冠幅最大,為4.18 m,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大39.47 %、52.87 %。
圖1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冠幅的影響
2.2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萌枝數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的
圖2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萌枝數的影響
萌枝數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萌枝數最多,為57,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多26.89 %、42.68 %。
2.3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葉面積的影響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的葉面積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葉面積最大,為11.07 cm2,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大22.46 %、49.50 %。
圖3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葉面積的影響
2.4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長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的新枝長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新枝最長,為58 cm,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長31.03 %、44.83 %。
圖4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長的影響
2.5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基徑的影響
從圖5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的新枝長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新枝基徑最大,為12.8 mm,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植株的平均新枝基徑大35.00 %、40.31 %。
圖5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基徑的影響
2.6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萌芽數的影響
從圖6可以看出,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的萌芽數影響差異性顯著(p<0.05)。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植株的平均萌芽數最多,為36,和其他2個處理差異性顯著,分別比2.5×2.5 m、3.5×3.5 m植株的平均萌芽數多22.22 %、50.00 %。
圖6 不同種植密度對無籽刺梨新枝萌芽數的影響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栽培密度對無籽刺梨的生長影響顯著,適宜的栽培密度有利于促進無籽刺梨植株的生長,當種植密度為3×3 m時,冠幅、萌枝數、葉面積、新枝長等均達到最大。3×3 m的密度比較合適,這樣的密度,樹冠發(fā)育良好,新梢生長良好,萌芽能力也強。而密度過小,如2.5×2.5 m,樹冠相互擠壓,缺乏陽光,樹葉向上徒長,新梢較少,萌芽率低。賈代順研究認為,合理密植是促進植物生長的重要關鍵因子,密度過大,影響光照條件,造成植株生長不良[7-8]。諶紅輝[9]認為植株冠幅隨密度增大而減小。陳少雄認為高密度種植,經濟效益并不高[10]。以上研究均和本文的研究比較一致。因此在無籽刺梨的生產栽培中應根據培育目標選擇合理的栽培密度。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林源,唐軍榮,田斌,等.無籽刺梨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建議[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42(4):122-124.
[2]魯敏,安華明,趙小紅.無籽刺梨與刺梨果實中氨基酸分析[J].食品科學,2015,36(14):118-121.
Lu M,An H M,Zhao X H.Analysis of Amino Acids in Rosa sterilis and Rosa roxburghii Fruits[J].FOOD SCIENCE,2015,36(14):118-121.
[3]吳洪娥,金平,周艷,朱立.刺梨與無籽刺梨的果實特性及其主要營養(yǎng)成分差異[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4,42(8):221-223.
Wu H E,Jin P,Zhou Y,Zhu L.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nutrition components of R.roxburghii and R.sterilis fruits[J].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42(8):221-223.
[4]賀紅早,張玉武,劉盈盈,等.無籽刺梨果酒釀制工藝優(yōu)化初探[J].釀酒科技,2015,257(11):91-93.
He H Z,Zhang Y W,Liu Y Y,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seedless Rosa sterilis fruit wine[J].Liquor-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2015,257(11):91-93.
[5]韋景楓,程友忠,蒙先舉.無籽刺梨生物學特性觀察[J].中國林業(yè)副特產,2012,121(6):27-29.
[6]楊曉梅,侯海兵,張玉武.貴州刺梨產業(yè)化發(fā)展對策及其在退耕還林中的應用[J].貴州科學,2011,29(4):89-96.
Yang X M,Huo H B,Zhang Y W.Development of Guizhou Rosa roxburghii Industry and its grain application[J].Guizhou Science,2011,29(4):89-96.
[7]賈代順,陳福,張林濤,等.油茶栽培密度研究[J].中國果菜,2010(5):6-7.
[8]程友忠.石漠化地區(qū)無籽刺梨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5(5):115-117.
[9]諶紅輝,丁貴杰,溫恒輝,等.造林密度對馬尾松林分生長與效益的影響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1,24(4):470-475.
Chen H H,Ding G J,Wen H H,et al.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growth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masson pine plantation[J].Forest Research,2011,24(4):470-475.
[10]陳少雄,李志輝,李天會,等.不同初植密度的桉樹人工林經濟效益分析[J].林業(yè)科學研究,2008,21(1):1-6.
Chen S X,Li Z H,Li T H,et al.Economic Analysis of eucalypt plantation with different initial spacing[J].2008,21(1):1-6.
收稿日期:2016-01-04;修回日期:2016-03-10
*基金項目:貴陽市科技局現代農業(yè)與農村科技計劃項目:筑科合同[2012]9號。
作者簡介:鐘雁(1962-),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植物引種馴化及栽培工作。
通訊作者:▲周艷(1983-),女,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植物資源學。
中圖分類號:S3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563(2016)03-0031-04
Study on the cultural techniquesofRosasterilis*
ZHONG Yan,ZHOU Yan▲,ZHOU Qing,HUA Xiaofeng,CHU Rong
(GuizhouBotanicalGarden,Guiyang550004,China)
Abstract:Rosa sterilis fruit is rich in vitamin C and other nutrients,which can be eaten in fresh way and used for Chinese medicine.It can be made into high-end health food such as wine,RRTJ,pollen wine,preserved fruits and jam.It can also be used for green hills in Karst areas and seedlings for forest.A sui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 is important to plant for high yield of Rosa sterilis.In order to explicit the sui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Rosa sterile,the cultivation density are carried out with 2.5×2.5 m,3×3 m and 3.5×3.5 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itable cultivation density for Rosa sterilis are 3×3 m,in which the treatment plant crown,number of branches,leaf area and the length of new branch were achieved maximum.Therefore,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avorable row spacing is 3×3 m.
Keywords:Rosa sterilis,cultivation density,growth,c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