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仁(新疆阿舍勒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哈巴河 836700)
?
某銅硫礦石活化選硫浮選試驗研究
林雙仁
(新疆阿舍勒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哈巴河 836700)
摘要福建某礦山為銅硫礦石,選礦廠浮選工藝為分步優(yōu)先浮選流程,在強堿性介質中浮銅抑硫后進行尾礦選硫,高堿高鈣使尾礦中黃鐵礦回收受到抑制,嚴重影響硫浮選指標。結合黃鐵礦抑制及活化機理,分別以銨鹽、碳酸鹽、含銅峒坑酸水等作為活化劑,進行小型浮選試驗,并研究調漿作業(yè)對浮選工藝指標影響。試驗研究將為工藝優(yōu)化提供理論依據(jù),并探索合理可行的技術路線。
關鍵詞銅硫礦石黃鐵礦抑制劑活化選硫強酸弱堿浮選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6.01.029
福建某銅硫礦石選礦廠浮選工藝為分步優(yōu)先浮選流程,先選銅后選硫,在強堿性介質中進行浮銅抑硫分離作業(yè)得到銅精礦,大量的石灰形成高堿高鈣介質條件,使銅掃選尾礦中黃鐵礦受到抑制,也給回收黃鐵礦帶來困難。實際生產中,入選原礦銅、硫品位分別為0.35%、3.20%,硫精礦品位在40%~48%之間,回收率基本在50%~60%,尾礦銅品位1.22%~1.85%,為進一步提高選礦廠磨浮系統(tǒng)選硫工藝指標,提高硫回收率,在試驗研究條件下,探索經(jīng)濟技術可行的選硫工藝。
1.1石灰抑制黃鐵礦的機理
石灰是黃鐵礦的最常用抑制劑,主要在于Ca2+和OH-對黃鐵礦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經(jīng)石灰作用后黃鐵礦表面存在Ca(OH)2和CaSO4罩蓋層,產生親水作用;同時,高pH值條件下OH-也會與黃鐵礦表面晶格的鐵離子生成親水性的Fe(OH)2和Fe(OH)3膜而產生抑制作用;在對黃鐵礦的抑制作用中,Ca2+的影響比OH-要大得多。
經(jīng)衍射圖像表明的抑制機理是:大量的石灰形成高堿高鈣介質條件,被抑制的黃鐵礦表面存在CaO、Ca(OH)2等物質從而使黃鐵礦表面吸附含鈣的親水物膜以及在高堿性條件下,黃鐵礦的表面氧化電位降低,表面氧化生成親水的Fe(OH)3,這就是黃鐵礦在高堿高鈣介質中被抑制的原因。
1.2被石灰抑制的黃鐵礦活化機理
根據(jù)黃鐵礦被石灰抑制的機理,被石灰抑制的黃鐵礦表面存在CaO、CaSO4、Ca(OH)2、Fe(OH)3等親水組分。作為有效的選硫活化劑,需具備以下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功能:⑴清除礦物表面親水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⑵吸附在礦物表面上,生成新的疏水表面或生成容易與捕收劑作用的表面化合物;⑶能降低礦物顆粒表面水化層的穩(wěn)定性,降低礦物表面親水程度。
在酸性條件下,黃鐵礦表面的親水膜會溶解脫落,露出新鮮表面,有利于捕收劑吸附。要除去Ca2+可以使其生成絡合物或難溶鹽的方法來實現(xiàn),PO43-、C2O42-、CO32-、SO42-等能與Ca2+形成絡合物或難溶鹽從黃鐵礦表面脫附進入溶液,暴露出新鮮表面,使黃鐵礦得以活化;Mg2+、Al3+、Fe3+、Fe2+、Cu2+、NH4+等能與OH-形成難溶鹽或穩(wěn)定化合物,從而消除OH-的影響。
結合礦山選礦生產實踐經(jīng)驗,現(xiàn)行的選硫活化劑主要有三大類:⑴無機酸類包括硫酸、鹽酸等;⑵有機酸類包括草酸、乙酸、羧酸等;⑶無機鹽類包括硫酸銅、硫酸亞鐵、碳酸鹽、銨鹽等。
2.1銨鹽及其無機鹽活化選硫試驗
根據(jù)以上對黃鐵礦抑制及活化機理的討論,酸(礦山含銅酸水)、CuSO4、FeSO4、銨鹽(硫酸銨(NH4)2SO4、氯化銨 NH4Cl、羧酸銨、碳酸氫銨NH4HCO3)、碳酸鹽(Na2CO3、NaHCO3)等均能活化被石灰抑制過的黃鐵礦,取原礦樣經(jīng)相同的選銅作業(yè)流程,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選硫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
圖1 活化選硫浮選試驗流程
表1 不同種類活化劑試驗對比結果
由試驗可知,在相同的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條件下,不同種類活化劑隨著活化劑用量的增加硫粗精礦品位逐漸提高,但回收率略有下降。由試驗對比結果可以看出,不同種類活化劑在200~400 g/t用量時均取得較好的工藝指標。綜合比較,氯化銨及硫酸銨在堿性條件下能大幅度提高硫精礦品位,選擇性較好,對被石灰抑制過的黃鐵礦有明顯的活化作用。硫酸亞鐵有利于在穩(wěn)定精礦品位的前提下提高回收率,而硫酸銅在堿性條件中活化效果不明顯,羧酸銨及碳酸氫銨對黃鐵礦選擇性較好,但捕收性能差,尾礦硫損失較高,活化效果較差。基于銨鹽與硫酸亞鐵兩種活化劑的不同性能探索兩種活化劑的協(xié)同性,與活化劑單獨使用相比,其活化效果并無明顯優(yōu)勢。
2.2碳酸鹽活化選硫試驗
采用NaHCO3作活化劑進行活化選硫的浮選試驗,試驗直接原礦選硫(未經(jīng)選銅作業(yè)),作業(yè)流程為一粗選、一掃選。原礦硫品位3.51%,粗選、掃選丁基黃藥用量分別為60 g/t、30 g/t。用Na2CO3作活化劑試驗由生產現(xiàn)場銅掃選三底流取樣,均勻縮分為4份,在相同的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條件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活化選硫試驗結果
從表2可知,碳酸鹽對選銅尾礦中的硫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但用量過大時浮選指標變化不大。當NaHCO3用量為3 000 g/t時,得到硫粗選精礦硫品位35.47%、回收率66.80%,尾礦硫品位1.06%,相比較未添加碳酸氫鈉的硫回收率有明顯提高。當Na2CO3用量為500~1 000 g/t時,取得最佳選硫工藝指標。
為了探索礦山硐坑酸水的處理方法,尋找更好的利用價值,基于硐坑酸水的本身特有的酸性及酸水中含有活化硫的Cu2+,利用硐坑酸水進行活化硫試驗,此試驗采用一粗一掃試驗流程,分別取1 kg礦加入2 000 g/t石灰進入球磨機,未經(jīng)選銅直接進行選硫階段,在粗選之前進行5 min調漿,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330硐坑酸水活化選硫試驗結果
通過與未加酸水的試驗結果可知,隨著酸水用量的增加,硫粗精礦品位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反而硫粗精礦中的銅品位有所提高。硐坑酸水中含有多種成分雜質,其活化硫性質有待進一步論證。
在浮選過程中,礦漿攪拌及浮選時間對藥劑與礦粒的反應作用時間、礦漿的充分礦化影響很大。改變藥劑作用時間,進行選硫調漿試驗。試驗樣直接取自生產現(xiàn)場銅掃選尾礦樣,在實驗室小型浮選機條件下進行一段硫粗選作業(yè),丁基黃藥捕收劑用量5 g/t,改變調漿作用時間,觀察試驗現(xiàn)象并記錄數(shù)據(jù),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調漿選硫試驗浮選指標對比
由表4試驗結果可知,經(jīng)過兩組不同原礦品位礦樣的試驗論證,在相同的浮選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條件下,隨著粗選作業(yè)前調漿作用時間的延長,粗選硫精礦硫品位略有下降,回收率基本得到逐步提升,尾礦含硫品位逐步降低。試驗結果表明,加強浮選作業(yè)調漿,延長捕收劑作用時間,有利于提高回收率,強化硫的有效回收。
(1)銨鹽、碳酸鹽、硫酸亞鐵、硫酸銅均為高堿度下活化被石灰抑制的黃鐵礦的有效活化劑。其活化機理主要是消除Ca2+,消耗OH-,降低pH值,解吸黃鐵礦表面的抑制鈣膜,促進捕收劑在黃鐵礦表面的吸附。硫酸銨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對后續(xù)尾礦漿絮凝沉降及回水對選銅作業(yè)影響弱,有利于有效保證硫精礦質量,適量提高選硫回收率,是活化黃鐵礦的有效活化劑。
(2)單一活化劑對硫鐵礦的活化效果能力大小順序:硫酸亞鐵>硫酸銅>碳酸氫鈉>碳酸鈉;氯化銨>硫酸銨>羧酸銨>碳酸氫銨。結合技術經(jīng)濟因素,硫酸銨及硫酸亞鐵的活化硫藥劑制度較為適宜。
(3)因硐坑酸水成分復雜,雜質多,不利于直接選硫調漿??蓪λ崴鬟M一步處理,以便合理處置排放。延長浮選調漿時間,有利于選硫作業(yè)回收率的提高。生產中必須保證充分的調漿才能獲得最理想的浮選指標。
(4)綜合分析,在不改變原有工藝流程情況下,硫酸銨有利于有效保證硫精礦質量并適量提高選硫回收率,且生產成本較低,是黃鐵礦的有效活化劑。該藥劑制度適合推廣應用,以作為該銅礦后期工藝生產的優(yōu)選方案或備用方案。
參考文獻
[1]朱建光,朱玉霜.浮選藥劑的化學原理[M].長沙: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6.
[2]胡有柏.浮選[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1.
[3]李杰,鐘宏,劉廣義.硫化銅礦石浮選捕收劑的研究進展[J].銅業(yè)工程,2004,4∶15-18.
[4]衣德強.硫精礦提硫降雜工業(yè)試驗研究.礦冶研究與開發(fā),2004,(5).
[5]左向韶,等.提高硫精礦品位的工藝技術探索.化工礦物與加工,2012,(41).
[6]鐘文慧,等.提高德興銅礦硫精礦品位的研究.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12.
收稿: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