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清
當學生學習上有進步時,比自己有收獲還高興;當學生學習成績滑坡之時,又為了學生著急上火;當學生生活上有困難時,毫不猶豫地解囊相助;當學生身體不適時帶著學生尋醫(yī)問藥,悉心照顧,甚至顧不上自己的孩子……教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師愛之歌??墒?,有些情況下,我們卻因為急切而忽略了“師愛”,采取了簡單甚至不恰當?shù)奶幚磙k法。
1.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詳?shù)闹晾砻?。它告訴我們師德是教師之本,師愛是師德之魂。愛是我們?yōu)槿藥熕夭豢缮俚闹匾亍?/p>
記得原先我班里有一名叫韓春雷的學生,跟爸爸一起生活,家境很貧困。因為缺少來自家長的耐心細致的關照和指導,這個孩子學習沒有計劃性,不能善始善終?;谒倪@些情況,我對他投入了比其他學生更多的注意力。我多次找他談話,鼓勵他自立自強,積極上進。當他曠課的時候,我甚至顧不上中午休息到幾里外的他的家去家訪。我的關愛曾經(jīng)也讓他備受鼓舞。
可是,事情在初三下學期出現(xiàn)了轉折。那一段時間我因為身體不適在家休養(yǎng)。有一天,我接到了韓春雷爸爸的電話。韓春雷跟他要了三百塊錢,說是要去看我,卻自己跑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揮霍了一百多塊錢。我的腦子里馬上閃過一種想法:這孩子怎么這么不爭氣呢?強烈的“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促使我在返校后立即“召見”了他和他的爸爸。在辦公室里,當著同事的面我毫不客氣地批評了他,讓他寫了檢討,還很嚴肅地跟他的爸爸交流了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不足。事情結束了,我也沒太當回事。直到初三結束,我才從孩子的留言中知道,我的處理方式傷害到了他幼小的心靈。是啊,或許他當時確實有打算去看望我呢?即便只是撒謊騙取零花錢也應該得到理解,畢竟孩子總是貪玩、貪吃的,只要就事論事,讓他認識到錯誤不就行了嗎?那個時候,自己年輕氣盛,用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傷害了學生而不自知,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不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教育孩子,都應該本著一個原則:讓孩子嘗出一絲“甜味”。
新的學期,接手了新的學生。某個周一的思想品德課上,很多學生的周末作業(yè)上交不及時,而且完成質量不高。我強忍著不快又檢查了布置給小組長的一個小任務,讓人失望的是除了兩名組長能夠認真完成外,其余八名都沒有做好。我知道這極大程度上反映了小組長們沒有很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組織帶頭作用。這下我的火氣終于控制不住了,“噌”地就冒了上來。剛想發(fā)作,我轉念一想,孩子們不過是犯了個小錯誤,輕聲細語是教育,暴跳如雷也是教育,目的一致,為什么不能選擇心平氣和呢?于是,我平靜地跟學生們說:學生們,我想請幾名學生配合一下來進行一個小活動。我的平靜讓正等待著一場“狂風暴雨”的學生們也好奇起來。他們安靜地聽我說“整理講桌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這節(jié)課我就想請幾名學生來現(xiàn)場演示一下如何整理好我們的講桌”。于是,第一名學生上臺把桌面上的東西擺放整齊了,順便用板擦草草地擦了一下桌面。第二名學生找來一塊抹布,很是仔細地擦干凈了講桌?!斑€有沒有學生能做得更好?”我問。又一名學生走上來,他把講桌下面的粉筆、三角板等教學用具擺好了,還有一名學生把筆記本電腦擦拭干凈并且把它合了起來。直到學生們不再展示之后,我問:“沒有學生認為自己不會整理講桌,可是為什么不同的人整理得效果不同呢?你喜歡哪一種效果?怎樣才能整理成這樣的效果呢?”“整理效果好與壞關鍵是整理的時候有沒有用心!”“做工作時要細致、認真、負責”“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盡力做好,做到極致”……事到如此,我想我不必再說什么,聰明的學生們一定明白了我的意思。事實正是如此,接下來的日子里,組長們對待工作更加用心,孩子們的作業(yè)也完成得更漂亮了。
2. 教學生活中值得注意的誤區(qū)
教學生活中還有一個誤區(qū)值得注意。作為教師,只要一站上講臺,順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就成了我們心中的首要任務?;诖?,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就是“你要”或者“你應該”盡量向教師靠攏,全力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任何影響教學任務的想法和行為都是不應該的。當教師們滿腦子就是教學任務的時候,一旦學生士氣不高,往往就會勃然大怒。可是我們心中的“首要任務”一定就是學生心中的“首要任務”嗎?當我們在講臺上侃侃而談時學生或許正在關心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果我們不管不顧來一陣暴風驟雨,不僅根本于事無補,反而會招來學生的反感。為何不暫時停一停,聽一下學生的心聲呢?讓他們感受到:教師不只關心他們的成績,而且關心他們,關注他們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時,他們就樂于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就是人際交換原則在師生關系中的應用。這樣即便是為了學生臨時打斷了教學進程,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教學任務也不一定完不成,甚至完成的質量會毫不遜色。
3. 總結
其實,學生的要求不高,可以說是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只要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一絲關愛,他們就會回報給我們一份驚喜!既然喜是教育,怒也為教育,為何不選擇師生歡歡喜喜,教育快快樂樂呢?讓我們多給學生一點“甜”,讓孩子心中充滿甜蜜的滋味!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