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鴻騫
與孫兒“共舞”的日子
文 曹鴻騫
社會壓力大,兒子兒媳要打拼,所以孫兒一出生,我和老伴就加入了含飴弄孫的行列,開始了與孫兒“共舞”的日子,留下了許多難忘的記憶……
上學前,他基本上是和我們一起住在縣城的老家,每天和我們形影不離。那時我們住的是城郊的平房,院內(nèi)平坦而寬敞,院外有成片的果園,院旁還有一條清粼粼的小沙溪。只要天氣好,我們幾乎每天晚飯后都會帶他出去散步。一開始,他總要我們抱呀牽的,后來則一出院門便甩開我們的手,獨自屁顛顛地跑著。我散步有個習慣,喜歡倒背兩手。有一回,我在前,他和他奶奶在后。正當我悠哉游哉地逛著的時候,他奶奶突然趕到我跟前,悄悄地笑著對我說:“你看后面……”我立即回過頭,只見那個才兩歲的小不點兒也倒背著兩手,昂首挺胸地學著我的模樣,“老滋老味”地逛悠著。我忍俊不禁,當即拍下了那個有趣的鏡頭。
幼年孫兒的天真無邪,像極了“國標舞”,孫兒對外界的好奇使得一切在他眼里都是新鮮又想要模仿的。我們得一步步帶著他,教會他規(guī)則和旋轉(zhuǎn)。
他兩三歲時就纏著要我給他講故事,后來還不滿足于僅僅聽我講,有時還自編。他的學籍在省城,本應在省城上學,但我們出于綜合考慮,只讓他在省城上了小學前三年和初中,小學后三年和高中是在老家借讀的。一天,我去接他回家吃午飯,他背著書包一邊跟我走,一邊向我講了一個《天天過節(jié)》的故事。說的是有三只小猴,為了吃好玩好,就偷偷地把家里日歷上凡是不過節(jié)的日子都撕掉,猴爸爸發(fā)現(xiàn)后,把它們的屁股都打紅了。我聽完他的“故事”,當時并沒在意,誰知第二天我再去接他時,他卻十分虔誠地對我說:“爺爺,我有一個夢想,請你幫我把昨天給你講的故事,登在你登文章的報紙上……”他才8歲就有如此“夢想”,使我好生感動,我義不容辭地幫他圓了夢……
有了夢想的孫兒就像插上了翅膀的芭蕾舞者,他不再滿足于原地旋轉(zhuǎn),他想要踮起腳尖,預備起跳。我們需要贈予他翅膀,幫助他站得更高,飛得更遠。
我們縣中是一所有名的省級示范高中,管理非常嚴格,能讓他去借讀,是對他的厚愛;我們也向?qū)W校保證,一旦孩子不守校規(guī),影響別人學習,我們就會隨時讓他退出。因此,我們反復提醒他要珍惜這個機會。他本是一個溫順的孩子,但對學校不準用手機的要求有抵觸。出于無奈,他做到了上學不帶手機,但放學一回家就抓著不放,晚上總是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是做功課還是玩手機?我們不知道。為了他上學,他奶奶提前退了休;我的工作時間有彈性,所“彈”出來的時間和退休后也是跟著他轉(zhuǎn)??炜即髮W了,我們決不能讓他落下最后一里路。他奶奶性子急,有好多次破門去查看,引起他的慍怒,最后一次他竟然以一米八的塊頭,“砰”地踹壞我們的房鎖說:“你不要我關(guān)門,我也不讓你關(guān)門!”
他是個吃貨,但對豬肉不感興趣,喜歡吃牛、羊肉和海鮮,我們盡量滿足他。有一次,他的情緒不好,一端碗就嘰咕著菜不對味,奶奶便說:“學校食堂里飯不定量,湯不收錢,有的農(nóng)村孩子就只吃飯、喝湯,而你卻……”奶奶還沒說完,他就將筷子一擱,悶悶地回房間去了。我立即跟過去,見他坐在書桌前哀怨地自語著:“這是過得么鬼日子哦,一家三個人三個地方……”此言猛地令我不解,但我很快就意識到他說的是心里話。有人說恩愛夫妻生的男孩有崇父戀母情節(jié)。我發(fā)現(xiàn)他從小就崇拜他爸爸,他爸爸后來到上海去創(chuàng)業(yè),他更覺得他爸爸了不起;對他媽媽的依戀簡直令人牙酸,大小伙了還躺在媽媽懷里撒嬌。爺爺奶奶待他再好也代替不了他爸媽。頓時,一股憐惜之情從我心底油然而生……
面對孫兒的叛逆,我們有驚有喜,喜的是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好像一夜間長大了;驚的是我們沒想到這速度如此之快,使我們措手不及。此時與孫兒相處,我們就像在跳恰恰舞,即使各執(zhí)一端,朝相反的方向掙脫,但是這種看似反方向的運動,實則是一種積攢相聚力量的支點。只有掙脫的力量越大,反彈回來的距離才會越近。
轉(zhuǎn)眼間20年過去了,與孫兒“共舞”的日子,我們快樂地辛苦著。雖然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并不是專業(yè)的“舞者”,但是我們一生中最驕傲的就是教會了他規(guī)則、贈予了他支點、帶給了他力量。時間過得真快,好像太陽剛剛起山就落山了,孫兒好像才長大就要離開我們了。去年他已考取了他心儀的外國語大學,之后又取得了班內(nèi)第一和年級第二的成績,我們放開了攙扶,留他在人生舞臺上開始展示英俊的獨舞,雖然我們感到不舍但是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