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胡小衛(wèi) 浙江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體育醫(yī)院骨傷科史占軍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骨科主任
掌握“PRICE”原則,善處運動損傷
指導專家:胡小衛(wèi) 浙江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體育醫(yī)院骨傷科史占軍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骨科主任
參與體育運動,大大小小的損傷在所難免,最常見的就是扭傷、拉傷。出現(xiàn)損傷之后的正確處理非常重要,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慢性損傷的產生。另外,不少老年人出現(xiàn)運動損傷后,往往通過涂抹紅花油來解決,其實,這種方法并不一定正確。究竟怎樣正確處理運動損傷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專家們怎么說。
對于一般的軟組織皮外傷,做好局部消毒,貼上創(chuàng)可貼止血即可。急性膝踝關節(jié)扭傷、肌肉韌帶拉傷等,首先要排除骨折、脫位;如非骨折或脫位,可遵循“PRICE”原則處理。PRICE在英文中是價格的意思,但這里代表5個注意事項的英文首字母。
“P”即Protect(保護):避免損傷部位再次損傷或加重損傷,根據(jù)損傷情況可用繃帶、支持帶或支具進行保護。此時可由周圍的人用手掌對損傷部位進行直接壓迫,防止局部損傷的軟組織出血滲出(有骨折時不能壓迫,以免骨折移位),一般以5分鐘為宜。
“R”即Rest(休息):停止損傷部位再運動,讓其保持靜止、休息狀態(tài)。
“I”即Ice(冰敷):讓損傷部位溫度降低,減少急性代謝物產生,降低發(fā)炎反應和肌肉痙攣。一般每次敷20~30分鐘,每隔2~3小時一次。冰敷時外面可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能更好起到冰敷的效果,但要防止凍傷,每隔5分鐘可拆開檢查一次。在損傷后的48小時內均可冰敷,而不用熱敷。
小提醒:如何區(qū)分冰敷和熱敷?
當肢體部位扭挫傷或肌肉拉傷、韌帶撕裂時,毛細血管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出血。出血量少時,用活血藥品,在短時間內能止血消腫。但當出血量大時,此時人體又不能準確感知,若立即用活血藥品按摩,可能加快毛細血管的出血,腫塊越來越大,甚至最后毛細血管破裂。所以,發(fā)生運動損傷后,首先應采取冰敷,達到毛細血管止血的效果。待至少24小時之后,再采取熱敷或涂抹活血化瘀類藥物進行消腫處理。
“C”即Compression(加壓包扎):第一次冰敷結束后,使用彈性繃帶緊包損傷部位,里面可以用棉花或餐巾紙做壓迫物,減少腫脹,一般包5~6小時。其間要檢查末梢血液循環(huán),防止缺血壞死。
“E”即Elevation(抬高患肢):將損傷部位抬高,高于心臟水平,增加靜脈和淋巴液回流,減少腫脹。
現(xiàn)場處理很重要,直接關系到后期的康復。在應急處理后,可以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進一步治療。后期需要積極康復,循序漸進,避免變成慢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