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學
(永豐縣中醫(yī)院內科,江西 永豐 331500 )
?
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隱匿型冠心病中的應用
劉仁學
(永豐縣中醫(yī)院內科,江西 永豐 331500 )
[摘要]目的:探討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在隱匿性冠心病中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醫(yī)院體檢中心體檢的疑似隱匿型冠心病患者41例,均行均行320排動態(tài)容積CTA檢查和ICA檢查,評價患者CTA診斷結果。結果:CTA圖像質量4分的患者占85.36%;CTA可評估率為99.29%;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率≥50%的節(jié)段,CTA敏感度和準確度分別為93.06%和95.61%;針對狹窄率≥70%的節(jié)段,CTA敏感度和準確度分別為100%和95.78%。結論: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判斷隱匿性冠心病具有較高準確性 ,可作為無癥狀人群冠狀動脈狹窄篩查的非創(chuàng)傷性方法。
[關鍵詞]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隱匿型冠心病
隱匿性冠心病又稱無癥狀性心肌缺血(SMI)或無痛性心肌缺血,臨床缺乏胸痛或與心肌缺血相關的主觀癥狀,故不少患者常因得不到及時治療而猝死[1]。因此其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防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隱匿性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CTA)在隱匿性冠心病中的診斷價值,以提高患者的診斷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體檢中心體檢的患者 41例,所有患者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均具有冠心病危險因素,但無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心缺血等冠心病癥狀。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15例,年齡4l~73歲,平均(57.19±5.27)歲。排除標準:對比劑過敏;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既往冠狀動脈搭橋術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CTA)檢查。在非螺旋模式下采用東芝320排CT(東芝AquilionOne動態(tài)容積CT)容積掃描。掃描參數(shù):管電壓120kV,管電流300~450mA。所有患者采取取仰臥位,心臟平掃范圍設定為心臟膈面至氣管分叉下方10~15mm。18G靜脈留置針埋置于肘靜脈,將50~60mL非離子對比劑(優(yōu)維顯)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為6mL/s,結束后再注入生理鹽水20mL,注射速度為6mL/s。增強掃描應用Volume采集模及SureStart造影劑追蹤技術,管電壓設置為120kV,管電流設為350~450mA,探測器準直為0.5mm設定降主動脈的閾值為160 HU[2]。最后重建冠狀動脈圖像。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門控1次掃描完成。在該檢查完成后2~20d行傳統(tǒng)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ICA)。
1.3觀察指標
以ICA檢查結果作為參照,計算320排動態(tài)容積CTA診斷結果的特異性、敏感性、陽性預測價值、陰性預測價值和準確度。將冠狀動脈分為15段,中間支記為第16段,對所有直徑≥1.5mm的冠狀動脈節(jié)段測量管腔狹窄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表1 CTA圖像質量
2.1圖像質量
41例患者冠狀動脈成像均可用于診斷,其中圖像質量4分的患者占85.36%。圖像質量的下降與低信噪比、運動偽影等因素有關。見表1。
2.2診斷結果比較
ICA顯示的569個節(jié)段中,CTA可評價其中的565個節(jié)段,可評估率為99.29%,4個不可評估的節(jié)段的位置分別為:右冠狀動脈遠段1個,前降支遠段及分支1個,回旋支遠段及分支,2個。以上4個節(jié)段均認為存在嚴重狹窄。其中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率≥50%的72個節(jié)段中,CTA診斷結果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分別為93.06%和95.61%;針對狹窄率≥70%的20個節(jié)段中,CTA診斷結果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分別為100%和95.78%。兩種狹窄率的準確度比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TA診斷結果比較
3討論
SMl可突然轉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為早期對患者提供治療機會,臨床應及時診斷。冠狀動脈造影一直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由于該項檢查技術為有創(chuàng)操作,一般患者比較不容易接受[3]。
臨床及時診斷SMl可為患者提供早期治療的機會。320排CT冠狀動脈成像具有很高的圖像空間分辨率,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心血管影像檢查新技術,在顯示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斑塊和心腔結構等“解剖診斷”方面均具有優(yōu)勢[4,5]。本研究中針對569個節(jié)段,CTA可評價565個節(jié)段,可評估率為99.29%。其中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率≥50%的節(jié)段漏診5個,究其原因,因運動偽影導致3個,因低信噪比導致1個,因鈣化導致1個;針對狹窄率≥70%的節(jié)段中,CTA均全部診斷。分析假陽性病例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明顯鈣化導致,鈣化病變的存在容易造成運動偽影及低信噪比,從而高估病變程度。
綜上,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判斷隱匿性冠心病具有較高準確性,是一種有效的冠狀動脈檢查方法,可作為篩查無癥狀人群冠狀動脈狹窄的非創(chuàng)傷性方法。
[參考文獻]
[1]馬虹,沈潞華,高潤霖. 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3):195~206.
[2]徐健,狄幸波,毛德旺,等.320排CT冠狀動脈成像平均心率對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的影響[J].放射學實踐,201l,26(11):1224~1227.
[3]丁嘉寶,潘杰鋒.雙源CT冠狀動脈造影與經(jīng)皮冠狀動脈造影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診斷評價與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48~49.
[4]丁凱,沈桂權.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狀動脈病變的初步對照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2):191~193.
[5]黃美萍,劉其順,劉輝,等.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質量及對冠狀動脈病變診斷準確性的評價[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40 (9):984~987.
[編輯]一凡
[收稿日期]2016-04-11
[基金項目]江西省衛(wèi)生廳科研計劃(普通)課題(20164074)。
[作者簡介]劉仁學(1965-),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科臨床工作,2759951025@qq.com。
[中圖分類號]R541.4;R4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409(2016)24-0044-02
[引著格式]劉仁學. 320排動態(tài)容積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隱匿型冠心病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2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