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翠翠
(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091)
理論與方法探索
高校體育藝術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宋翠翠
(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091)
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高校教育課程開始傾向于多元化的趨勢,新課程體系的構建,已經成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并且在很多方面都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相對而言,有些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之上融合而來的,既要脫離原有的體系,又要增加新的內容,所以在難度上比較高。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是目前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一項課程內容,該方面如果沒有健全的構建,則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具體方向出現(xiàn)偏差,同時在技能的掌握上不足。本文針對構建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高校;體育;體育藝術;課程
與一般的藝術課程不同,體育表演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其中不僅包含了體育的要求,還必須在表演上有所突破,但這對學生、教師而言,都是新的挑戰(zhàn)。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是為學生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專業(yè),可是其中的各類難題卻是比較多的。在一般高校中,體育專業(yè)學生經過四年的訓練、學習,能夠掌握很多的能力,體魄強健。在藝術院校中,表演是最常見的專業(yè),經過4年的學習加上實踐,也擁有了豐富的知識。而對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來講,其能否得到新的突破,是一個未知數(shù),今后的努力需進一步加強。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中,很多系別的建立都需要大膽的精神。可從學生的角度、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來看,新的系別創(chuàng)建,應在“大膽假設、小心論證”的基礎上完成,如果毫無任何的基礎,就貿然地開展新的系別,對學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很容易在社會上引起輿論壓力,對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通過對構建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問題進行分析,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找準具體的工作方向,減少矛盾和偏差。
1.1 人才培養(yǎng)定位問題
在高校,任何一項專業(yè)的學習、成立、拓展都是為了得到相應的人才,既要為國家建設做出卓越的貢獻,又必須考慮到將來的成就,絕對不能著眼于現(xiàn)有的情況。在構建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人才培養(yǎng)定位問題成為了現(xiàn)下比較棘手的內容,該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2個方面:(1)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學生,基本上無法從事專業(yè)的體育項目。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如日中天,在很多項目上都具備絕對的優(yōu)勢??墒撬械母傎惾藛T,都是從小開始訓練,并且經歷了嚴格的選拔、拓展、磨練等,才擁有了最終的成就。該系別的學生,是在高考以后才學習的,所以要摒棄掉專業(yè)的體育競賽項目。在表演方面,專業(yè)的藝術院校主張的是“聲、臺、形、表”專業(yè)訓練,再配合各種實際的鍛煉來完成,從而達到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及影視劇演員的輸送。體育表演專業(yè),應是介乎于體育和表演之間的內容,通過扎實的體育內容,在舞臺上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達到一種理想的節(jié)目效果。(2)我國當前的娛樂事業(yè)非常繁榮,很多學生都看到了娛樂圈的光鮮亮麗,在很大程度上具備向往的心情和成就的野心??墒菑拇蠓秶蟻碇v,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學生,在自身的競爭力方面并不強烈。當下所有的演員,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有些是通過擔當多年的配角來成就自我的。該系別的學生想要一舉成名,其困難程度相當高。除此之外,如果其從事相關的職業(yè),那些社會上的公司,能夠提供的職位數(shù)量非常少,競爭壓力相對較大,無法對學生的將來有一個良好的保證。
1.2 課程體系不完善
在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中,本身屬于新成立的課程專業(yè),部分院校直接將體育和表演2種專業(yè),硬性地融合在一起,表面上看課程體系非常的豐富,實際上漏洞百出,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表現(xiàn)為較高的難度,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還影響到了學生的成績和之前的特長能力發(fā)揮。(1)院校在開展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基本上保持著“體育+表演”的模式,學生一方面在接受非專業(yè)性的體育訓練、表演訓練,另一方面在理論知識上并不充足,相對體育專業(yè)、表演專業(yè)的學生而言,自身的學習表現(xiàn)為“不倫不類”的情況,無法得到較多的認可。(2)在相關課程的教育中,很多教師未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僅僅是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來開展,缺乏足夠的教材依據(jù),導致很多學生在自身的能力認可上較低。從主觀的角度來說,將體育項目進行表演,是經常在舞臺上展現(xiàn)的方式??墒窃诂F(xiàn)代化的課程教育中,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應為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提供幫助,要打破固有的局限性。這些問題,在日后的課程研究上,都要深入地努力。
經過大量的討論與分析,認為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是將體育專業(yè)、表演專業(yè)的精華進行總結和融合,同時還要在“體育表演”這一內涵上進行貫徹執(zhí)行,要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被社會認可為“體育表演人才”,而不是單純地進行定向為體育,或者是定向為表演。此外,課程體系的執(zhí)行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加強各類輔助課程的安排和選修,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對未來有一個較強的掌控,在追逐夢想的同時,減少生活上的阻礙。
2.1 明確人才定位
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工作中,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得到了較高的關注。想要讓該系別得到更好地建立,并且在多個方面進行鞏固和發(fā)展,就必須將人才定位進行充分的明確,讓社會看到人才的作用,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習。第一,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學生,應對體育方面的工作相當熟悉,尤其是花樣游泳、體操表演等項目,通過在體育專業(yè)知識上過關,能夠讓學生掌握好一些扎實的基本功,保證體育事業(yè)的各個部門,都可以擁有足夠的人才支持,而不是進行單一的選拔。第二,該系別的學生,應對體育表演擁有獨到的見解,在表演工作的從事中,既可以有效囊括文化方面的工作,又可以拓展自身表演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不斷地與社會工作相互接觸,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良好的定位處理,保證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中,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可以推動社會多個領域的長久發(fā)展。
2.2 提高教學水平
面對新的專業(yè),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陌生感。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的教師,應將自身的教學水平高度提升,以學生為主,告別灌輸式教學,減少經驗化的強制性干預。根據(jù)課題體系構建的要求,將體育教育與表演藝術展示結合到一起,改變原有的對課程而講解課程,對運動動作而學習運動動作的狹義理解,使專業(yè)、課程及培養(yǎng)模式等方面實現(xiàn)有機結合。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努力擴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交叉,以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盡可能地表現(xiàn)出體育藝術的美感,體現(xiàn)學生身心于一體的動態(tài)形象。同時,根據(jù)認知、技能和情感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體育藝術類專業(yè)教學的特點,積極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努力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方法。
本文對構建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體系展開討論,從已經得到的成果來看,該課程體系正在積極地構建中,部分院校在開課以后,得到了一定的歡迎,未來的拓展空間是比較大的。日后,需要在課程體系的分析上更加努力,減少不足的同時,要繼續(xù)增加課程特色,保證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能夠為國家、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
[ 1 ]劉瑩.構建普通高校體育表演藝術課程群的可行性研究[ J ].體育科技,2016(2):127-129.
[ 2 ]崇玉萍,吳本連,郝利玲.安徽省高校體育表演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及發(fā)展策略研究[ 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595-600.
[ 3 ]章長青,王勝選,陳佳.構建偏遠地區(qū)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的思考[ J ].安康學院學報,2010(1):126-128.
[ 4 ]鄭霞,趙康杰.高等體育院校體育藝術類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研究[ J ].浙江體育科學,2014(4):61-66.
[ 5 ]金璽鐸,賈昕東,劉哲.論高校研究生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231-233.
[ 6 ]彭時代.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其優(yōu)化[ J ].云夢學刊,2015(4):119-122.
G807.4
A
1674-151X(2016)10-07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37
投稿日期:2016-09-15
宋翠翠(1965—),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