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政超軍事交通學院 301800
?
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
崔政超
軍事交通學院301800
大學生的處在理想和信念逐步鞏固,性格基本形成的人生階段。但是,由于經(jīng)濟沒有完全獨立,成人感尚未形成,社會經(jīng)驗不夠豐富,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常會產生幼稚與片面的認知行為,心理動蕩比較明顯。加強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刻不容緩。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學科對于學習的方法有所差異,因此,選用什么樣的方法必須首先考慮當代大學生獨特的特征。
(一)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特征。高等學校的大學生,一般處于18-24歲之間.從生理發(fā)育上看,大學生身體還在繼續(xù)生長發(fā)育,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已經(jīng)接近成人水平,大腦皮層的興奮提高,抑制機能增強,精力旺盛。
(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由于生理的逐漸成熟,大學生的認知心理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感知水平提高,這有助于發(fā)展觀察事物的能力;其次各種認知心理特征得到發(fā)展,如注意力、記憶力、及思維能力等都有顯著提高。
(三)當代大學生的社會特征。當前,高校學生問題較多,價值觀與價值沖突。高校學生生活在高文化人群中,接受大量信息的影響,頭腦中的價值觀沖突比社會上其他同齡人要強烈的多,苦惱也多。一般說,每個人都具有這樣或那樣的性質、內容、層次上不同的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定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學說,它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以實踐的觀點為基礎,合理地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從而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以及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本體論的統(tǒng)一。
哲學同自然科學和其它社會科學都是人類主動認識世界、獲得世界知識的科學實踐活動。認識實踐活動是哲學具有的一般本質。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興趣會促使人深入鉆研、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就大學生來說,對一門課程感興趣,會促使他刻苦鉆研,并且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不僅會使他的學習成績大大提高,而且會大大地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1、加強學習目的、意義教育,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名學生只有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才能產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由強烈的學習動機。所以要教育當代大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對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給高等教育帶來的沖擊,考入大學再也不是進入就業(yè)的“保險箱”,今后只有學到了真是本來和技能,才能立足于社會。
2、提高教師講課的藝術和水平。大多數(shù)學生都喜歡聽水平高的老師講課,對他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在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教師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和藝術,要用生動的語言、新穎的知識、有趣的事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各種錄像、電影,邀請專家或相關人士做講演等方式,來維持學生的興趣。但是每種方式的使用都以確保不偏離教學目標,使各種方式相互補充。計算機和多媒體的使用可以提高多數(shù)學生的內部動機。要提高所用材料的有趣性,則可以考慮以下一些因素,如使用具有情感特色的材料使用具體的事例而不是抽象的事例,注意材料的因果聯(lián)系,材料組織的清晰性等。
3、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特征、根本原則,也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一是要認真看書學習,力求做到完整、準確、深刻地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二是要從客觀實際和思想實際出發(fā)。
毛澤東曾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人的實踐活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不同的年齡階段,其參加的主要實踐活動形式是不同的。學習活動是貫穿于人一生的實踐活動。人為了生存,為了從事生產和社會交往就需要學習。④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看到祖國美好的前景;我們在向往著美好理想的時候,又應當面對現(xiàn)實。而無論是放眼未來或立足現(xiàn)實,都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科學的思想武器,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武裝頭腦,掌握必然,爭取自由,立足現(xiàn)實,面向未來,為社會進步和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樹立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過程,既是一個提高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自覺實踐的過程。認識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因此,堅持知行統(tǒng)一、言行一致,鼓勵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日常學習和工作和生活中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觀的本質;把它貫徹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讓我們大家在實踐中領悟它的實質,更好地為家庭創(chuàng)造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4、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應抱的態(tài)度。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是中華全民族的任務,也是我們每一個當代大學生的光榮任務,我們當代大學生要想能夠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的歷史重任,首先必須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應當自覺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自覺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高尚的思想情操、審美觀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自覺的守法精神,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愛崗敬業(yè),發(fā)揚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努力為人民作貢獻,為社會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