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振華
摘要:本文作者根據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試論了提高玉米產量的相關技術,希望對今后的工作給予一些幫助。
關鍵詞:玉米;產量;技術
在地力條件、自然條件相同情況下,若想維持高產和穩(wěn)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采選種子
增產的主要前提是采選好合適的種子。要按照當地的無霜期長短、氣候特點采選適宜當地的品種,切忌看別人跟風。采選的種子必須經過本地農技部門區(qū)域試驗。適宜當地大面積種植。具有產量高、品種優(yōu)、綜合抗性好的特點。具體應選凈度好、芽率高、純度高的優(yōu)質種子。
二、施肥
玉米增產的基礎是把施化肥與農家肥相結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若每667平方米地施4-8立方米發(fā)酵好的農家肥?;蕬偈?千克,每667平方米增產糧食超過50千克。同時肥效期應延長2年。不施農家肥.僅施化肥。土壤中的地力降低.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化肥施用量漸漸提升,增產效果不理想。
關于化肥的采選,應該應用產品質量可靠、養(yǎng)分配比合理的化肥。目前市場出現真假難辨的化肥,必須要留意。
三、挖掘土地的潛力
作者發(fā)現,近年來,關于玉米的種植,僅提高施肥量求高產,結果卻是土地越種越硬。經過測試,當前土壤耕層的深度僅有10-12厘米。超過15厘米深度的較少。其原因是施用一次性化肥,春天滅茬起垅播種,打除草劑拔苗后到秋天收獲,這樣是降低成本,省力省工,就連追肥個別的也不耕地埋肥,其結果讓土地越種越硬,保肥保水能力下降,玉米的根系生長受到影響,導致吸收營養(yǎng)不夠,故玉米產量想增加就太難了。
四、提高種植水平
在種植過程中按照不同玉米品種采用適宜的密度種植,開展空通透栽培。因為鹽堿土對玉米生長不利,故適宜采用大壟雙行通透栽培技術。
選茬。在種植過程中碰到馬鈴薯茬和大豆茬時,必須優(yōu)先采用大豆茬栽培,這是因為大豆的根部能夠為土壤提供較多的養(yǎng)分,如向日葵、甜菜等作物都僅能損耗較大的肥力,故不適宜栽培玉米。
播種方法。在玉米種植過程具有多種播種技術,如機械精量點播、機械開溝人工點播、人工刨掩點播和機械平播后起壟,開始播種前應按照玉米品種計算好每畝地種植密度和用種數量,用它做憑據開始調整播種機。
五、防空稈
導致玉米空桿的原因較多。如營養(yǎng)比例搭配不合理、無法馬上供應營養(yǎng)物質、氮肥多、磷肥少、密度大、缺鉀肥等。玉米急需養(yǎng)分時無法供應,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開始。種植密度過大和土地的肥力缺乏均可導致空桿。施肥單一也能很大程度的導致空桿。防治方法:玉米種植過程中應按照玉米品種的不同采用適宜的種植密度,大行玉米不可封行,第一時間打掉丫子,控制損耗過多養(yǎng)分。并且能夠確保透光通風。應按照玉米不同生長時期提供不同養(yǎng)分和水分的供給。玉米抽雄前十五天急需水分,若此時期土壤含水量較低,應及時澆水,方可確保果穗正常發(fā)育,來利于推動雌花開放。能夠開始正常授粉。預防出現空桿。在施用肥料時應關注氮磷鉀三種肥料的合理搭配。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塊應施加2.5噸農家肥。土壤肥力高的地塊應多施加磷肥。在確保底肥充足的條件下,每畝再施加五千克磷酸二銨,能夠達到壯桿的目的。在玉米長到7-9葉時施加三分之一追肥,每畝施加5-10千克尿素,玉米長到大喇叭口時施加追肥的三分之二。每畝施加10千克尿素。玉米抽雄后應根據實際情況噴施葉面肥。馬上除掉較弱的植株。利用去雄技術能夠控制玉米瘋長,來利于推動雌穗生長,讓養(yǎng)分合理分配也能夠預防發(fā)生空桿。實際操作時在雄穗露出尖時,間隔一株或每間隔一行把玉米的雄穗去除,留意不可拔出功能葉。完成去雄后.全部玉米田只剩下一半雄穗。再有除掉蓋住玉米穗的葉片,能夠確保授粉的正常開展,預防發(fā)生空桿。完成授粉后,能夠除掉全部雄穗,能夠降低養(yǎng)分流失,增加玉米千粒重。
六、防倒伏
若玉米密度較大、玉米生長過程中無法開始有效的水肥管理,出現瘋長情況,就極易發(fā)生倒伏,主要方法是:栽培玉米時應深耕.并施底肥。玉米拔節(jié)時在追肥的情況下開始培土。能夠讓玉米多生氣生根。施肥過程中應合理搭配氮磷鉀,同時施加一定比例的硅肥,能夠確保玉米植株粗壯,預防出現倒伏。再有應按照不同的玉米品種確定不同的種植密度.應確保玉米生長過程中的透光通風,方可有效控制倒伏。同時能夠利用化控技術,也就是在玉米抽雄前7-10天。每畝施用25毫升化控劑。與水拌勻噴于葉片頂部,但不可全部噴施。
七、防禿尖與缺粒
若土壤中缺磷就不利于玉米開花期的蛋白質和糖代謝的合成,玉米花絲生長慢。穗長不大。不利于玉米授粉.將發(fā)生空穗情況。若土壤中缺鉀,就不利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輸送,將發(fā)生籽粒不飽滿情況。玉米早期遇到病蟲害也可發(fā)生營養(yǎng)成分無法正常輸送,若開花期間遇到雷雨天氣,也不利于玉米授粉,都可導致空穗情況。主要方法是:應認真防治病蟲害,尤其是蚜蟲的防治。關注施加一定數量的鉀肥和磷肥。若玉米抽絲時遇到干旱天氣就應開始澆水。玉米開花時運用人工授粉的辦法最佳。尤其是三類苗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