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勝
摘要:在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積極的農技推廣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推動我國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本文主要以蘭坪縣為例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關的意見,以期在新形勢下有效推動蘭坪縣農技推廣工作開展。
關鍵詞:新形勢;蘭坪縣;農技推廣
1蘭坪縣地理位置分析
蘭坪縣屬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地處26°35′43″N,99°19′12″已蘭坪縣屬山地季風氣候,地形差異較大、海拔落差大,是一種典型的立體式氣候帶,通常來說,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為16.2%,夏季最高氣溫為31.5%,1月份最低氣溫為-12%,年有效光照時間大約為897.30小時,光輻射大約為125.148kcal/cm2,年平均降水量為1002.36mm。蘭坪縣位于三江并流區(qū)域的腹地,地形較為復雜,主要以丹霞石奇觀為主。另外,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縣砂山區(qū)面積占據了蘭坪縣總面積的95.71%,蘭坪縣83%的總耕地面積海拔都在1800~2750m之間。
2蘭坪縣農業(yè)現(xiàn)狀分析
在蘭坪縣農業(yè)發(fā)展過程中,主要以旱糧生產為主,所種植的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水稻、蕎麥、燕麥等。在種植過程中,蕎麥和燕麥的種植歷史較為悠久,就目前來看,蘭坪縣將雜糧作為主要農作物進行種植,并且每年都能保證糧食產量在16600t以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3蘭坪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策略分析
在實際農業(yè)種植過程中,由于蘭坪縣山地較多,并且耕地面積較少,氣候特征較為獨特,不適合大規(guī)模種植農作物,應該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種植計劃。依據相關分析,應該積極在蘭坪縣東部以及西部種植小雜糧,主要包括馬鈴薯、玉米、小麥、燕麥、蕎麥等。
3.1馬鈴薯種植 通常來說,馬鈴薯一般都種植在高海拔地區(qū),其投入少,產量大,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馬鈴薯的種植要求進行。一般情況下,馬鈴薯不管是雙行或者單行壟,667m2大約用種量200kg左右,如果種薯較大,應為225kg。種植要點可分為3個部分:種植前,應對種薯進行切塊,并要保證每塊都有芽眼;對于較大的種薯,頂部可以進行食用,避免浪費。在切塊完成以后,應采用草木灰拌種,對其進行消毒,保證種子質量。種植時,單行起壟的行距為75cm,株距為25cm,平均667m2種植4000株左右。病害防治,可用25%甲霜靈、72%克露預防。
3.2玉米種植 玉米種植前,一要及時翻地,以有機肥作底肥,保證土壤有良好的肥力,通常667m2施農家肥155~2050kg、過磷酸鈣50kg。二要挑選種子,剔除劣質種子,保證種子出芽率。一般玉米播種的時間在4月初,播種時667m2施復合肥40kg,播后要澆水,以保證出苗率。施肥在5月中旬左右,一般667m2施尿素16kg。此外,還要及時除草,保證玉米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玉米產量。病蟲防治采用地面播撒辛硫磷,667m2用量為6kg,能夠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總結
綜上所述,合理種植不僅能夠有效提高作物產量,還能促進蘭坪縣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現(xiàn)代園藝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