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凱
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若干探討
曹文凱
在近幾年來進行的政府改革過程中,國家對政府行政機構內部也加強了審計力度,這樣可以保障政府的各項工作可以有效開展,其中作為政府審計的重要組成,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工作也在進行推進,在進行成本審計的過程中,同樣會遇到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審計部門不斷進行實踐探索,掌握行政管理審計工作的核心,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問題;發(fā)展方向;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建設高效政府成為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政府著力于精簡機構,并且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這一做法有效保障了政府的運行效率,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因此,有必要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審計進行深入的探討,更加有利于高效政府的建設。
(一)審計人員素質有待加強
進行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專業(yè)的審計人員對于行政單位進行各項工作進行專業(yè)的審計,但是由于我國的審計工作的發(fā)展尚未成熟,因此很多審計單位的人員結構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審計工作者結構單一,很多人員都是會計出身,并不具備專業(yè)的審計知識背景。二是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實際上,行政管理成本審計是一項具有一定綜合性與復雜性的工作,因此對于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不僅僅要求工作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求具備經(jīng)濟學、統(tǒng)計學等其他學科的專業(yè)知識。除此之外,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很多審計工作都要運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操作,也要求審計人員也要不斷補充新知識,這樣才能保障審計工作的與時俱進。
(二)部門審計觀念有待提升
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于行政單位的管理,并且形成對于部門工作的有效監(jiān)督,提升行政單位的工作效率。但是,很多審計部門并不重視審計工作的開展,在觀念上沒有對于成本審計給予充分的重視,這就使得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出現(xiàn)紕漏,極大地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成本審計工作不僅僅要進行事后的審計,還要貫穿于整體行政單位的工作中,很多審計部門只重視事后的成本審計,這樣導致很多資源被浪費。
(三)審計指標有待完善
首先表現(xiàn)在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審計方法和審計技術,這樣在面對復雜的審計對象與審計項目時,如果審計方法和技術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審計結果出現(xiàn)偏差,繼而影響到工作的決策和開展。隨著審計工作的不斷開展,審計實踐的不斷豐富需要審計人員對于不同審計方式進行探索,這樣才可以形成靈活多變的、適用于我國社會的審計方式。
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的審計工作發(fā)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此還沒有形成規(guī)范的制度系統(tǒng),這就導致審計部門沒有明確的工作方向,在進行成本審計工作中,容易產(chǎn)生工作不規(guī)范,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所以形成一套適合于我國實際審計工作的規(guī)范系統(tǒng)十分必要。
(一)加強組織制度建設
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組織制度可以形成對于審計部門的有效監(jiān)督,保障審計部門在開展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失誤,使得審計工作可以得到重視,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進行審計組織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對于重點項目進行專項的調查和跟蹤審計。開展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過程中,要重視資料收集的全面性,保障資料的可靠性,尤其要對于一些非數(shù)據(jù)類的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被審計單位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除此之外,在對于審計項目進行跟蹤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審查項目的落實情況,及時糾正一些與項目建設實際不相符合的工作,這樣才可以有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審計工作者要積極進行審計制度、規(guī)范的創(chuàng)新探索。由于我國的審計工作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在進行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審計部門之間要進行及時的溝通與討論,不斷對于審計制度、審計規(guī)范進行完善,使之符合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與被審計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
(二)增強工作透明度
之所以要對于行政單位進行審計,是因為要對于它的一些行政行為進行規(guī)范,最終使得被審計單位的各項工作都可順利的開展,并且能夠產(chǎn)生實際的社會、經(jīng)濟等效益。在審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想要保障被審計單位能夠有效地進行行政成本控制,這就需要借助于社會監(jiān)督的力量。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很多的審計部門意識到增強工作實效性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將審計工作的進展通過官方網(wǎng)站公示、公告等形式告知社會,使得社會公民可以對于審計信息進行及時的了解,并且可以形成對于行政單位的工作情況向審計部門進行及時反饋。這樣被審計的單位不僅僅受到審計部門的工作監(jiān)督,還受到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面對審計監(jiān)督與公眾監(jiān)督的有效結合,使得被審計部門的各項活動都置于“監(jiān)控”之下,有效增強審計工作的實效性。
(三)把握審計重點
開展行政管理成本審計時,不僅僅要重視事后的審計,更要加強預算審計監(jiān)督,進行預算審計監(jiān)督可以有效減少各類資源的浪費,并且可以及時更正被審計單位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具體來說,進行預算審計監(jiān)督最關鍵的是要重視對于財政預算分配的審計,這關系到財政的支出分配,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要對于財政支出的結構安排進行審計,保障其符合公共財政要求、實際工作情況等。與此同時,在審計過程中要對于突出問題進行嚴格審計,根據(jù)被審計單位的整體情況來看,在整個行政成本當中,職務消費占據(jù)很大的比例,因此審查時也要嚴控職務消費,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貪污腐敗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通常來說,職務消費主要包括公費考察、接待、職務培訓等方面,對于職務消費的審計可以進行重點的研究,最終形成一個最為合理的資金分配,既滿足職務需要,有可以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最后,要進行審計方法的優(yōu)化。在任何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都應該重視方式方法的應用這樣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積極開展行政管理成本審計工作首先可以形成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有效監(jiān)督,保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并且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行政方案,提高行政投入的利用效率,形成廉潔高效的良好風氣。其次,審計部門不僅僅對于行政管理部門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還會對于部門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忽視的重要問題進行及時的引導,有效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對于審計工作自身而言,開展行政管理審計工作可以不斷豐富審計部門的實踐,積累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推動審計工作的不斷完善,提高審計部門工作的時效性、權威性、透明度。我國的審計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需要不斷發(fā)展才能夠走向成熟。
就行政管理成本審計而言,想要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專業(yè)審計學科知識的同時,還要通過具體的審計工作實踐,對于行政管理成本審計的工作特點、工作方式進行準確、透徹的理解,不斷推動我國審計工作的進步,提升審計工作的規(guī)范性、可操作性與實效性。
[1]曲明.政府績效審計:沿革、框架與展望[D].東北財經(jīng)大學, 2013.
[2]劉海泉,張云龍.湖北省荊門市審計局.加強行政管理成本審計要把握五個重點[N].中國審計報,2014-05-07006.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