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文 韋千里(柳州市工人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5)
?
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臨床分析
肖 文 韋千里
(柳州市工人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間收治的98例銀屑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9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PASI評分。結(jié)果 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臨床有效率為73.5%(36/49)和44.9%(22/49),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PASI評分分別為(6.16±2.53)分和(9.05±3.82)分,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 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銀屑病;復方甘草酸苷;紫外線;臨床療效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于皮膚科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同時也是一種患者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其主要特點為頑固、易復發(fā)以及病程遷延,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嚴重,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1]。相關研究表明,紫外線、復方甘草酸苷用于治療銀屑病均取得了一定療效[2-3]。本文筆者以我院收治的98例銀屑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收治的98例銀屑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尋常性銀屑病的診斷標準,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16例;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45.8±14.2)歲;病程4個月~23年,平均病程(11.3±2.8)年。觀察組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26~71歲,平均年齡(45.2±13.7)歲;病程5個月~25年,平均病程(11.8±3.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選患者均自愿作為受試對象,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全身皮疹面積≥10%;②符合POS診斷標準;③肝腎功能正常;④在我院收治前2個月內(nèi)未接受系統(tǒng)治療。排除標準:①紫外線以及復方甘草酸苷過敏者;②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婦女。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靜滴(40~80 mL復方甘草酸苷+250 mL 5%的葡萄糖溶液),1次/天;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德國沃曼UV1001紫外線照射,頻譜為310~315 nm,峰值311 nm,照射時距離患者20 cm,強度為5.6 mW/cm2,劑量為300 mJ/次,照射時間為54 s/次,3~5次/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1.4 療效判定:臨床療效分為痊愈、顯效、好轉(zhuǎn)和無效四個等級。痊愈:PASI評分下降大于95%;顯效:PASI下降幅度介于60%~94%;好轉(zhuǎn):PASI下降幅度介于20%~59%;無效:PASI下降小于20%,甚至升高。有效率為痊愈率和顯效率之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結(jié)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痊愈5例,顯效17例,好轉(zhuǎn)16例,無效11例,臨床有效率為44.9%(22/49),觀察組患者中,痊愈9例,顯效27例,好轉(zhuǎn)6例,無效7例,臨床有效率為73.5% (36/49),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2 PASI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PASI評分分別為(6.16±2.53)分和(9.05±3.82)分,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ASI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PASI評分比較(±s)
分組 病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9 19.52±5.91 9.05±3.82觀察組 49 15.86±5.73 6.16±2.53
銀屑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下的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病多與患者自身免疫失調(diào)有關,尤其與Th1和Th2之間的平衡有很大關系。單一方法治療取得的臨床療效有限,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作用機制的治療方法,聯(lián)合用于治療銀屑病,臨床療效顯著。復方甘草酸苷是一種從甘草中提取的物質(zhì),以甘草甜素為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以及調(diào)節(jié)免疫的作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是一種安全、有效以及便捷的治療銀屑病的手段,在其照射下銀屑病皮損表皮細胞的DNA合成受到抑制,進而降低表皮細胞的增殖速度,同時可以致使照射部位T淋巴細胞死亡,進而減輕患者炎性反應。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照組患者臨床有效率為44.9%(22/49),觀察組患者臨床有效率為73.5%(36/49),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PASI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亞婷,史同新,秦智芬.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臨床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2,41(12):763-764.
[2] 李鋒,宋印娥,楊帆,等.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中波窄譜紫外線治療尋常性銀屑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14(4):237-239.
[3] 范文葛,陶曉瑜,工玲,等.白芍總苷膠囊聯(lián)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尋常性銀屑病[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10):755-756.
中圖分類號:R758.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9-0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