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犬”是個象形字,極像狗的樣子?!抖Y記·曲禮上》中說:“效犬者,左牽之?!薄稜栄拧め屝蟆分姓f:“未成豪,狗。”“未成豪”就是沒有長出剛毛的小狗崽子。
成語“畫虎類犬”,出自《后漢書·馬援傳》,原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人們理解為:畫只老虎,卻畫成了狗??墒牵嫷迷俨幌?,虎也不至于畫成狗的樣子,畫成貓倒還說得通。其實,這里的“狗”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狗。
《爾雅·釋獸》中說:“熊虎丑,其子狗。”意思是:熊虎類的崽稱為狗。 “羔”,是“狗”的讀音轉(zhuǎn)變,本來是“狗”,后來變成“羔”。如此看來,畫虎類狗的意思應(yīng)是:想畫只大老虎,結(jié)果畫出個小虎崽。老虎威風(fēng)凜凜,可是小虎卻一點威風(fēng)也沒有。 (摘自《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