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姜 濤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藥劑科,江蘇 南京 210000)
?
β-環(huán)糊精包合廣藿香精油工藝研究
張麗敏,姜 濤*
(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藥劑科,江蘇 南京 210000)
摘要廣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 Benth.]精油,因對常見的腸道致病菌、幾十種皮膚致病菌和多種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而被廣泛應用。但廣藿香精油具有味道強烈、易揮發(fā)、有效成分不穩(wěn)定的特性。本文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得到了廣藿香精油包合的最佳條件為: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為8∶1,包合溫度45 ℃,包合時間2 h。在最佳工藝條件下β-環(huán)糊精對廣藿香精油的包埋率達73.28%。
關鍵詞廣藿香精油;β-環(huán)糊精;最佳包埋工藝
廣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 Benth.]為唇形科刺蕊草屬植物, 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和臺灣等省區(qū), 在廣東省的廣州郊區(qū)、肇慶和湛江等地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廣藿香是常用的中藥材之一, 含有豐富的揮發(fā)油, 具香氣,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已收錄了多種廣藿香制劑, 臨床上用于治療脘腹脹痛、嘔吐腹瀉和痢疾等[1]。有研究表明, 廣藿香精油對常見的腸道致病菌、幾十種皮膚致病菌和多種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2-6 ];對寄生于人體的伯氏虐原蟲也有毒殺增效作用[9]。廣藿香精油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廣藿香酮、廣藿香醇、木醛酮、表木醛醇、廣藿香烯和異愈創(chuàng)木烯等[ 3, 5, 8-9]。
隨著精油芳香療法的流行,廣藿香精油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和喜愛。但廣藿香精油具有味道強烈、易揮發(fā)、有效成分不穩(wěn)定的特性,不便于貯藏和運輸,使其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精油通過包合[10]不僅可以改善外觀,還能夠有效控制精油釋放速率。因此,人們對于精油包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具有濃厚的興趣。β-環(huán)糊精作為超分子化學[11-12]中最重要的主體,自1881年被發(fā)現(xiàn)以來,目前已被廣泛用作包合材料。研究發(fā)現(xiàn)β-環(huán)糊精是由7個吡喃葡萄糖以α-1,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環(huán)狀物,由于β-環(huán)糊精這種特殊的空間結構,所以其能夠與許多化學物質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包合物。因此選用β-環(huán)糊精[13]作為包合材料,可以快速、簡便地制備出穩(wěn)定性較高的廣藿香精油包合物。本文選用β-環(huán)糊精作為包合材料對廣藿香精油進行包合,從β-環(huán)糊精與精油的比例、包合時間和包合溫度3個方面對包合工藝進行探究,得到了廣藿香精油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制備的最佳工藝條件。
1實驗材料、試劑與儀器
1.1實驗材料
廣藿香精油,由江蘇省腫瘤醫(yī)院藥劑科提?。沪?環(huán)狀糊精,廣東省郁南縣永光味精事業(yè)有限公司。
1.2實驗試劑
無水乙醇為國產分析純;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1.3實驗儀器
UTP-313電子分析天平,上?;ǔ彪娖饔邢薰?;RE-52A型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電熱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醫(yī)療器械廠;電熱鼓風干燥箱,南京實驗儀器廠;恒溫磁力攪拌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
2實驗方法
2.1β-環(huán)糊精包合廣藿香精油的工藝研究
準確稱取所需要的β-環(huán)糊精并用移液管準確量取廣藿香精油;然后向β-環(huán)糊精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加熱制成飽和溶液;將飽和溶液置于磁力攪拌器上,緩慢加入2 mL廣藿香精油,攪拌一定時間。將包合物置于4 ℃冰箱中冷藏過夜后將制成的包合物置于30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干燥24 h,即得白色粉末狀廣藿香精油的β-環(huán)狀糊精包合物。最后用電子天平準確稱量收集的廣藿香精油包合物重量。
2.2影響包合效果的因素研究
2.2.1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按上述方法對廣藿香精油進行包合,試驗中各條件分別為:在包合溫度為45 ℃,包合1.5 h的條件下,準確稱取一定量的廣藿香精油和β-環(huán)糊精,分別選取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為2∶1、4∶l、6∶1、8∶l、10∶1,探究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對包合物工藝的影響。
2.2.2包合時間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按上述方法對廣藿香精油進行包合,試驗中各條件分別為:在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比例為8∶1,包合溫度為45 ℃的條件下,分別選取包合時間為0.5、 1、 1.5、 2、 2.5 h,探究包合時間對廣藿香精油包合工藝的影響。
2.2.3包合溫度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按上述方法對廣藿香精油進行包合,試驗中各條件分別為:在β-環(huán)狀糊精與廣藿香精油比例為8∶1,包合時間為1.5 h的條件下,分別選取包合溫度為35、 40、 45、 50、 55 ℃時,探究包合溫度對廣藿香精油包合工藝的影響。
2.3正交試驗設計
本實驗選擇了β-環(huán)糊精為壁材,在單因素的基礎上,以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包合時間及包合溫度3個因素,以廣藿香精油包埋率作為評價指標,設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實驗,從而確定β-環(huán)糊精包合廣藿香精油的最佳工藝條件,如表1所示。
表1 L9(33)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2.4包合效果的評價
將所得的廣藿香精油包合物稱重,置于燒瓶中,加入200 mL蒸餾水,提取廣藿香精油至不再增加時停止加熱,得到回收廣藿香精油的體積。按照下式計算廣藿香包合物利用率。
精油利用率=包合物中精油量(mL)/投入精油量(mL)×100%
3結果與分析
3.1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圖1 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當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低于8∶1時,隨著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的增加,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逐漸升高,當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達到8∶1時,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達到最高值。此后繼續(xù)增加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卻開始下降。因此,從節(jié)省原料的角度考慮,選擇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為8∶1作為最佳配比。
圖2 包合時間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3.2包合時間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當包合時間少于1.5 h時,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隨著包合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當包合時間1.5 h時,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達到最大。此后繼續(xù)增加包合時間,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開始呈現(xiàn)下降趨勢。因此選擇1.5 h為最佳包合時間。
圖3 包合溫度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3.3包合溫度對包合物效果的影響
廣藿香精油具有較強的揮發(fā)性,尤其是在溫度升高時更容易揮發(fā)。由圖3可以看出,從35 ℃開始,隨著包合溫度的增加,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開始提高,當包合溫度達到45 ℃時,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達到最大。包合溫度超過45 ℃后繼續(xù)升高時,廣藿香精油的包合率開始下降。因此從節(jié)約廣藿香精油的角度考慮,最佳包合溫度為45 ℃。
表2 L9(33)正交試驗結果表
由表2可以看出:3個因素對廣藿香精油包埋率都有影響,影響力按大小排序為A>C>B,即β-環(huán)糊精與精油的比例是影響精油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包合溫度次之,包合時間是對廣藿香精油利用率影響最小的因素。廣藿香精油包合效果比較好的一組是A3B3C2,由此可以確定β-環(huán)糊精與精油的比例是8∶1,包合時間為2 h,包合溫度為45 ℃,為β-環(huán)糊精包合廣藿香精油的最佳工藝條件,包合率為73.28%。
4結論與討論
本實驗以β-環(huán)糊精作為包合材料包合廣藿香精油,研究了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包埋溫度和包埋時間3個方面對廣藿香精油包埋率的影響。通過正交實驗確定了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為8∶1,包合溫度45 ℃,包合時間2 h,為廣藿香精油包合的最佳條件。
在廣藿香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制備過程中,廣藿香精油的加入量在一定的范圍內能夠提高廣藿香精油的利用率,但是過多提高廣藿香精油的加入量反而降低了廣藿香精油的利用率,這可能與廣藿香精油的分子大小及形狀與β-環(huán)糊精的空間適合度有關。在45 ℃時廣藿香精油的利用率最高,這是因為β-環(huán)糊精45 ℃時的溶解度最高,能夠與廣藿香精油有更多的接觸,使得廣藿香精油能夠多的被利用。而在一定的包合時間范圍內,廣藿香精油的利用率隨著包合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當包合時間過長時,廣藿香精油的逸散量也會增加,因此從提高廣藿香精油的利用率和節(jié)約原料的角度考慮,選擇β-環(huán)糊精與廣藿香精油的比例為8∶1,包合溫度45 ℃,包合時間2 h,為廣藿香精油包合的最佳條件。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5:30-31.
[2]劉琥琥, 羅集鵬, 賴沛煉.廣東高要與吳川產廣藿香提取物對腸道致病菌抗菌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藥材, 1999, 22(8):408-501.
[3]楊得坡, CHAUMONT J P, MILLET J.藿香和廣藿香揮發(fā)油的抗皮膚細菌活性與化學成分的研究[J].微生物學雜志, 1998, 18(4):1-5.
[4]楊得坡, CHAUMONT J P, MILLET J.藿香和廣藿香揮發(fā)油對皮膚癬菌和條件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 2000, 35(1):9-11.
[5]張廣文, 藍文鍵, 蘇鏡娛, 等.廣藿香精油化學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Ⅱ)[J].中草藥, 2002, 33(3):210-212.
[6]莫小路, 嚴振, 王玉生, 等.廣藿香精油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藥材, 2004, 27(11):805-807.
[7]劉愛如, 于宗淵, 呂麗莉.廣藿香揮發(fā)油對青蒿酯鈉抗伯氏瘧原蟲的增效作用和對抗青蒿酯鈉伯氏瘧原蟲的逆轉抗性作用[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 2000, 18(2):76-78.
[8]關玲, 權麗輝, 徐麗珍, 等.廣藿香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 1994, 19(6):355-357.
[9]王俊華, 符紅.廣藿香揮發(fā)油化學成分氣質聯(lián)用技術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0, 11(7):579-580.
[10]馬小明. 食品工業(yè)中的微膠囊技術[M]. 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99.
[11]謝玲, 左亞杰.β-CD包結揮發(fā)油工藝在中藥制劑中的應用概況[J].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06, 22(1): 83-84.
[12]李維風, 牛曉峰, 侯芹, 等.β-環(huán)糊精包合白術揮發(fā)油的工藝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5, 30(12): 940-941.
[13]呂佳, 徐晶, 李海濱, 等.β-丁香揮發(fā)油環(huán)糊精包合物制備工藝研究[J]. 中成藥, 2004, 26(5): 424-426.
Inclusion Process of Patchouli Oil by β- Cyclodextrin
Zhang Limin, Jiang Tao*
(The Pharmacy Institute of Jiangsu Tumor Hospital ,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Patchouli [Pogostemoncablin(Blanco) Benth.] oil is widely used because of the common intestinal bacteria, dozens of skin bacteria and a variety of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inhibited. But patchouli essential oil has a strong flavor, volatile and unstable characteristics. By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we ge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inclusion of patchouli oil: β- cyclodextrin with patchouli oil ratio of 8∶1, inclusion temperature 45 ℃, inclusion time 2 h.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patchouli essential oils has a embedding rate of 73.28%.
Key wordsPatchouli oils ; β- cyclodextrin; the best embedding process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3.007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簡介:張麗敏(1976—),主管藥師,主要從事中草藥化學方面的研究。
*通訊作者:姜濤(1986—),主管藥師,主要從事中藥化學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R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90(2016)03-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