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丹
(撫順市第三醫(yī)院神經內科,遼寧 撫順 113004)
?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雷曉丹
(撫順市第三醫(yī)院神經內科,遼寧 撫順 113004)
【摘要】目的 探討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方法 將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16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及早期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3周后對兩組的日常行動能力水平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3.42±1.02)、Barthel指數(shù)(52.29±4.45)相較于對照組(4.21±0.97)、(45.67±5.13)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7.5%相較于對照組84.1%明顯更優(yōu)(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數(shù)據差異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臨床效果明顯,值得借鑒。
【關鍵詞】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高血壓;腦出血
本文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165例急性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及早期康復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F(xiàn)展開下述研究。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隨機選取選擇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時間范圍我院接收的165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所選病例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病診斷標準[1],在發(fā)病前均已確診高血壓,發(fā)病48 h內來院,經顱腦CT或MRI檢查,排除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引起的出血,出血量在10~30 mL,患者意識清醒,能夠表達自己的不適并配合問卷調查。對照組82例,男42例,女40例;平均年齡(59.1±7.2)歲;觀察組83例,男43例,女40例;平均年齡(58.6± 6.8)歲。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處理包括甘露醇控制顱內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維持酸堿平衡,防治并發(fā)癥,根據病情給予吸氧、降壓、降溫、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對癥治療,觀察其意識等生命體征等。在發(fā)病后24~72 h根據病情平穩(wěn)開始給予早期康復,包括運動療法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即給予患者100毫克/次+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給藥每天1次,用藥療程為3周。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兩組165例受檢患者接受兩種臨床治療后,對其臨床數(shù)據展開回顧性分析,結合醫(yī)院患者高血壓腦出血相關規(guī)范準則設計調查表,就兩個組別患者的臨床指標(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對比,將一系列所獲取的臨床指標明確收入近調查表內,結合電子計算機開展統(tǒng)計學處理工作。好轉:療效指數(shù)縮減>60.0%;改善:療效指數(shù)縮減在30.0%~59.0%;無效:療效指數(shù)縮減不足3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選取SPSS 13.00軟件包開展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研究所得數(shù)據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計量數(shù)據對比應用t值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應用χ2值檢驗,由P<0.05說明數(shù)據對比結果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3.42± 1.02)、Barthel指數(shù)(52.29±4.45)相較于對照組(4.21±0.97)、(45.67±5.13)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NIHSS評分Barthel指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83 9.33±2.15 3.42±1.02ab 31.60±4.51 52.29±4.45ab對照組 82 9.26±1.85 4.21±0.97a 30.22±3.49 45.67±5.13a
2.2 兩組患者療效及不良反應對比:觀察組好轉60例;改善2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5%。對照組患者顯效44例;有效2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84.1%。觀察組總有效率97.5%相較于對照組84.1%明顯更優(yōu)(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數(shù)據差異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有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訓練能夠誘發(fā)來自皮膚、關節(jié)深淺感受器的大量信息傳入,以及大腦中樞的大量運動沖動信息的傳出[2-3]。從而有效的減少老年腦出血患者由于康復不及時造成的廢用綜合征和誤用綜合征,能有效地提高老年腦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Barthel指數(shù)相較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7.5%相較于對照組84.1%明顯更優(yōu)(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數(shù)據差異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總而言之,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酯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療效滿意,可有效改善患者體征癥狀,促進神經功能缺損好轉,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具備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長榮.腦卒中后早期康復訓練對愈后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1,19(7):1114-1115.
[2] 張萍,張樂,李明連.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5):552-554.
[3] 李延萍,景蓉,李水清,等.早期肢體康復訓練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6):844-846.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3-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