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志軍 (武漢理工大學 430000)
中國置石景觀設計初探與研究
查志軍 (武漢理工大學 430000)
置石造景是我國古代景觀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無論是蘇杭的私家園林,還是供皇家避暑的園林庭院,置石一直都是園林造園的重要元素。可以說置石的發(fā)展就是我國園林藝術史的發(fā)展。因此,本文通過調查與研究大量的文獻、史料以及實地的調查等,旨在研究出古代置石的影響因素。并運用在景觀設計當中。
置石;當代園林;哲學思考;藝術語言
置石在中國園林設計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語言與景觀表達方式,回顧中國古代景觀的歷史與其發(fā)展,置石造景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供皇家避暑觀賞的園林藝術還是普通百姓家中的私家庭院,置石一直是景觀造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幾乎是有園就有石,有石就有景。奇山異石一直都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重要的主題??梢院敛豢鋸埖卣f,以石造景的發(fā)展歷程就是整個中國古典園林的歷史。
縱觀整個中國的園林景觀藝術發(fā)展歷程,中國古代任何一個朝代的園林景觀藝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定義,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根植于景觀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為什么中國的景觀園林藝術中,無論是蜚聲海外的中國蘇州園林亦或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皇家象征頤和園,都讓無數(shù)游客流連忘返?風景宜人只是其中一方面,而更多的則是其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慕名而來。
然而在當今盲目復古并不可取,一味模仿西方也不是長久之計,如何將古代置石的造景藝術語言掌握并與當今先進文化理念及審美相結合,是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也是我們應當探討與研究的主要問題。
置石,其字面的意思為置放石材或置放石塊,是以石為材料或者仿制的石材布置成為自然的山石景觀,而不同的景觀園林設計研究者對其定義則有不同的看法。如同濟大學的吳為廉先生則認為“置石是景觀園林中置景點的點綴山石,以及一些零星布置的石頭這些都可稱為置石,或者點石?!倍芫S權先生則認為“選材應是整體的天然石材,并按一定的藝術手法及原則陳設在室外作為觀賞對象。這種藝術行為與設計手法稱為置石?!?/p>
對比掇山而言,置石主要是以觀賞的性質為主,并結合一些功能性的作用,做為獨立的景觀以及造景布置,與掇山不同的是,置石一般選擇的體量較小,并且做為景觀而言太過分散,但對石材尺度的選擇,石材的造型,石材紋理的變化,石材色彩的要求,以及整體意境等不同方面則需要把握的十分考究,同時將置石與周邊的現(xiàn)有環(huán)境相結合,更會充分發(fā)揮置石作為景觀的作用。
置石在園林空間中同樣具有很重要的承接作用,置石不僅可以美化整體空間,還能將空間穿插與連接起來,有些置石甚至還具有極強的導向與擴張空間等作用。比如西方的大體量置石藝術,往往能形成一些模糊的邊界,不僅圍合空間,甚至能給人一種引導。而石材的紋理及色彩不僅能加強空間的縱深層次感還能給環(huán)境以點綴的作用。在某些特定的空間當中,置石不僅是景,更是分隔空間的工具,比如在水景當中,可以分隔水面空間,還將水面景觀層次更加豐富起來。在江南的園林當中,山石往往堆砌成為花池或花臺,因此可以將花池形態(tài)隨意變化,大到假山,小到布景,均能概括。同時還能成自然之趣。置石還具有極強的功能性,許多園林中的石組可以供人休息,乘涼。這種方式在我國的園林造景中非常常見。這種方式不僅具有極高的功能作用,同時也能與環(huán)境相契合。使自然環(huán)境與置石造景融為一體。
中國古代的置石造景其藝術語言較多,其山石造景方式主要有假山和置石兩種。由于我國自古以來有數(shù)十個朝代,每個朝代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以及思想,風格也不盡相同,古代的一些諸如儒家、道家、佛學等哲學思想對置石藝術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中國山水畫這種藝術語言對古代中國的園林景觀置石創(chuàng)作同樣有著極其強大的影響,中國山水畫與園林置石具有同一性。從古至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的造園大師,以及優(yōu)秀的設計師,都往往是一名優(yōu)秀的畫家,或文人,可見畫家也是造園家。尤其在明朝,與清朝時期,中國的山水畫與園林造景的發(fā)展都達到了高潮時期。畫家參與園林的設計與施工早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例如《園冶》的作者明朝園林設計大師計成,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園林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個擅長繪畫的大師。
在沒有當今的科技以及繪圖技術的古代,中國的山水畫這種藝術語言實際上充當著古典園林設計中“設計圖紙”的角色,在古代通過山水畫,以畫為文本,已經成為了園林設計的習慣,而那些優(yōu)秀的文人畫家,在長期的實踐當中,更是將山水畫中最重要的“寫意”這一思想逐漸融入了園林設計當中,不僅考慮到了其造型美更包含了其思想和意境美。正如明代計成所著的《園冶注釋》曾說:“蓋畫家以筆墨為丘壑,掇山以土石為皴擦。虛實雖殊,理致則一?!逼浜x為畫家是以筆墨畫出丘壑,而掇山置石則是以土石為筆墨,雖然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道理卻是一致的,而宋代的著名畫家,郭熙曾在畫論中提出:“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fā),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繡眉。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可見園林布置,置石造景其手法無不與繪畫如出一轍。尤其古代的造園多模仿的是大自然的自然形態(tài),并配合傳統(tǒng)的文學藝術??梢娚剿嬇c景觀造園具有極其相似的構成元素。
本文通過調查大量文獻與史集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中國古代置石造景的藝術語言頗多,但諸如佛道儒的哲學思想,以及山水寫意的精神則為造景的主要藝術語言及構筑方式,而其審美原則則暗合了書法中的瘦漏透皺等原則。而布局要點則格局嚴謹,手法精準且洗練,有散卻也有聚,雖斷實續(xù),石與石之間主次分明,高低有序,并且做到疏密有致,層次也較為豐富,尤其是在選石方面有特定的選擇方式。即根據(jù)石材的石性以及顏色來考慮,加上特定的造型。便做出了好的置石景觀設計來,同時兼具不同的功能性??偟膩碚f,古人之風仍有較強的運用價值,尤其是其文化內涵,值得我們深究,即如何將置石與環(huán)境融合,達到寫意的境界。雖然只是初步研究,但是仍舊可以發(fā)現(xiàn)置石這門藝術在景觀設計當中仍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國自古是文明大國,雖然有過歷史低潮時期,導致我們的景觀藝術原地踏步,加上改革開放后,新興思潮的涌入,我們的置石景觀規(guī)劃與設計停在了一個尷尬的地步,但是如果仔細研究傳統(tǒng)文化,并結合新興的思潮以及手法,相信未來的置石藝術會更加完善。
[1]劉珊《符號江蘇:蘇州園林》.譯林出版社,2013-12.
[2]蘇州園林發(fā)展有限公司等.《蘇州園林營造技藝》.中國建筑出版社,2012-02 .
[3]居閱時.《園道》.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4.
[4](明)計成.《園冶》.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3-4.
查志軍(1990.06-),男,漢,湖北武漢,碩士研究生在讀,武漢理工大學,景觀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