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相
(哈爾濱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10)
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特點及技術要點分析
李宗相
(哈爾濱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10)
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的功能日趨多元化,這也對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過程中,不僅結構尺寸較大,而且需要分層進行澆筑,并由下部豎向構件卸荷,基于結構轉換層的這些特點,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掌握分各項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確保整體工程質(zhì)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的施工特點,并進一步對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特點;施工技術要點
在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中,由于鋼筋密集,需要一次性進于大量混凝土的灌入,不僅給施工縫留置帶來較大的難度,而且對模板及支撐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技術進行周密的安排,確保施工技術的合理性,從而有效的保證整體建筑的質(zhì)量。
轉換層作為大型水平結構,具有轉折功能,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不僅尺寸較大,而且樓面支撐荷載較重,需要與下部結構有效的結合,靈活進行支撐系統(tǒng)的布置,并分層進行澆筑。這也使其在結構轉換層施工過程中對樓面水平剛度具有較高的要求,在確保一次疊澆構件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和施工階段的下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在結構轉換層設計過程中,需要加強下部主體結構的剛度,弱化上部結構的剛度,以此來有效的提高結構的延性。同時還要靈活對支撐系統(tǒng)進行布置,有效的降低可能會對結構抗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對轉換層上下層剪力和剛度突變進行有效的規(guī)避。利用預應力或是鋼骨架來有效的減輕結構轉換層的自重,確保建筑抗震性能的提高。
2.1 模板工程施工
由于結構轉換具有較大的自身及施工荷載,因此需要合理設計模板支撐體系,使其達到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保證模板施工的安全性,確保模板施工的順利進行。
(1)通過適用性模板支撐方案的選擇,解決結構轉換層自重大和施工荷載大的問題,因此,在選擇合理方案的時候:①要對支撐系統(tǒng)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進行檢測;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支撐系統(tǒng)的牢固程度進行檢查,根據(jù)施工的方案需求,進行支撐系統(tǒng)的搭建。
(2)在對支撐樓板的龍木骨進行選擇時,盡量選擇松雜木枋,并控制好間距,有效的提高模板的保水性能和保溫性能。面鋪主要以一定厚度的膠合板進行施工,對于板縫需要采用膠紙袋對其進行封閉。
(3)支撐系統(tǒng)的腳手架寬約為1200mm,高為1700mm或者1900mm,加調(diào)座底和托頂在門式腳手架上,間距控制在900mm左右,中間連接交叉支撐兩層門架豎向連接處加上材料為鋼管和扣件的水平連接桿一道。
(4)將水平鋼管架設在轉換梁的側模位置,同時還要配對拉螺栓,并對其進行加固。在施工之前,需要對側模的鋼度進行檢查,當轉換層頂梁板施工完成后,首層的梁板支撐需要在7h之后才能拆除掉。
(5)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應該委派專門的人員負責對支撐進行看護,避免出現(xiàn)支撐、側模的跑位和撓度,也便于及時處理這些施工問題。關于施工常見問題的應急處理措施。①準備180根獨立的含可調(diào)托頂和底座的支撐,防止立桿的變形和跑位;②準備120根長度為2m的鋼管,防止橫桿的撓度過大;③準備180套拉螺栓,檢查第一根轉換大梁側模的變形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側模的變形過大,可采用增加對拉螺栓的方法加固大梁。
2.2 鋼筋工程施工
在結構轉換層中,不僅鋼筋含量較多,而且主筋長,在對鋼筋進行密集布置過程中,需要準確進行翻樣和下料,并做好鋼筋的安裝和就位工作,避免鋼筋出現(xiàn)拉位的現(xiàn)象。
2.2.1 鋼筋的翻樣和下料
需要先對設計意圖進行分析,審核和熟悉相關的設計文件的說明,對現(xiàn)行規(guī)范進行了解和掌握,并與工程的實際情況有效的結合,然后才能開始施工。同時還要增加節(jié)點的空間,從而為后續(xù)混凝土灌注和振搗提供便利的條件。利用閃光對焊來進行大梁主筋接頭的焊接,確保焊接的質(zhì)量。合理對梁上部主筋接頭和部主筋接頭進行設置,在對主筋進行下料時,需要對每根鋼筋的接頭位置進行調(diào)整,使主筋的焊接對頭保持錯開的狀態(tài)。按照就位的順序來對梁主筋進行編號,下料時要注意對焊接頭位置的準確性。
2.2.2 鋼筋的安裝和就位
當梁上君底板鋪設完成后,則可以安放大梁鋼筋。可以在梁底上方進行臨時鋼筋擱架的搭設,將縱筋鋪設在擱架下的橫桿上,并對梁下部的全部主筋進行鋪設。首排面筋需要在擱架上橫桿上進行鋪設,并將鋼筋做成S形,在首排面筋上進行第二排縱筋的鋪設,然后再鋪設第三排縱盤,逐層掛起上部全部縱筋。對梁底模兩端縱筋的分布位置和柱節(jié)點位置進行確定,以序列號對排列的主筋進行排序。在進行梁縱筋安裝時,梁與梁之間的位置要協(xié)調(diào)好。在柱節(jié)點箍筋安裝時,需要對其位置和數(shù)量進行確定,柱箍筋需要旋轉在各層主筋之間,在特大梁鋼筋骨架就位后,需要按照實際需要對其進行固定綁扎。
2.3 混凝土施工
混凝凝土在澆筑之前需要對模板內(nèi)的雜物清除,并用水潤濕。澆筑作業(yè)應該一次性完畢,不僅不能留下施工縫,而且不能產(chǎn)生冷縫?;炷恋臐仓摬捎梅謱臃绞剑恳粚拥暮穸瓤刂圃谖灏俸撩鬃笥?,而且每層的澆筑間隔時間控制于2h左右,首次澆筑針對無轉換大梁的部分剪力墻,二次澆筑針對有轉換大梁部分剪力墻、柱及梁板。鑒于轉換層大梁位置下的鋼筋分布密集,因此振搗棒必須插到位,對于難以振搗的部位,用鋼釬輔助振搗,控制振搗的質(zhì)量。在轉換梁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而引起的干縮裂縫,通過模板保溫控制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差,降低裂縫發(fā)生的概率。
由于高層結構的多樣性,這也使結構轉換層也具有多樣化性特點,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針對結構的實際需求來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并嚴格對模板、鋼筋及混凝土施工進行控制,嚴格按照具體的施工工序進行操作,確保施工的質(zhì)量,從而為整體高層建筑施工質(zhì)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1]王永德.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0,01.
[2]單聯(lián)德,梁洪雷,王德海.高層建筑板式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探討[J].山西建筑,2010,01.
[3]谷春.探討房屋建筑工程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J].門窗,2013,03.
TU755
A
1004-7344(2016)17-0305-01
20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