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玲
“欲求習作好,先做導航人”。教師只有不斷研究學習,才能滿足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才能以淵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尊重;才能不斷豐富學生內(nèi)涵、促進學生不同程度地發(fā)展。通過自己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在新的理論指導下,理解踐行于自己的習作教學實踐,今有案例,與君共勉。
一、習作源于生活,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今天讀了孩子們的作文《快樂的勞動》后,我更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品味、描寫中,才能真正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在校勞動那天,出發(fā)之前告訴孩子們:好好干活,細細品味,回來后寫一篇作文。勞動中孩子們干得熱火朝天,似乎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用眼看、用心感。但當我讀了孩子們的作文后,真讓我感受頗深:真實的東西才是最感人的。他們從不同角度描寫那快樂的場面:有的寫“拔胡蘿卜”的樂趣;有的寫“起蔥”的竅門;有的寫“挑韭菜”從厭煩到有所感悟。特別是史安琪把這一場景刻畫得很是到位。一開始拿起韭菜時的輕視簡單,挑的過程中的厭煩甚至怨恨勞動,刻畫得很真實,由此驗證了孩子真實的想法。當她看到其他孩子都在認真地挑時,她深深悟到:無論做什么都要認真,有韌性,多么有深意的感悟。還有小高爽的文章更是讓我感動,一顆善良的童心讓我們所有成人都感到汗顏。她的選材更是與眾不同,在享受勞動的快樂之時,她的目光投向了那只可憐的小狗,她在作文中寫道:那只骨瘦如柴的小狗被鐵鏈鎖著,它的飯盆比臉還要干凈,可見它的主人根本不給它飯吃,它太可憐了??纯此鼘ξ彝敉舻亟校覀牡亓鳒I了,我想去抱抱它,卻被老師叫住了,告訴我不允許靠近它,它會咬人的,沒有辦法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說:“可憐的狗狗,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救你出去,到那時我把你喂得胖胖的,等著我可憐的小狗!”讀著讀著,我不禁淚光盈盈,多么善良的孩子……
通過這次實踐性習作,我更確信: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依然會不斷鼓勵我的學生堅持觀察周圍一切,養(yǎng)成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習慣,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相信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演變成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豐富源泉。
二、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小橋流水人家》是一篇略讀文,按教學計劃一課時完成??僧斘?guī)ьI孩子走入文本后,孩子對這篇文章的熱愛深深地感染了我,與此同時我才意識到這篇文章太接近孩子的生活。每個孩子都用心讀課文,都非常踴躍地想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于是我隨時調(diào)整教學思路,和孩子一起走進我們的家鄉(xiāng),感受自然風光的如詩如畫;感受童年趣事的笑聲連連;感受小橋的印記;感受采茶想到的采蘑菇、采韭花、打臭梨蛋子等帶來的無限樂趣;感受老家的溫馨甜蜜。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小馬靜讀小溪歡歌這部分時,讀后很有情感地說:“小溪就像一條神泉,永遠靜靜地流淌著,像一件永遠玩不夠的玩具,給孩子們帶來無窮歡樂;像一件買不來的精品,永遠裝飾著這個和諧、安靜、祥和的小村莊;更像一位母親,養(yǎng)育著這個村莊的人們!”多么美妙的聲音,多么有靈性的語言。在她的牽動下,其他孩子紛紛爭講自己的童年趣事,小河里捉魚的快活,打水仗時激烈興奮,洗澡時的歡聲笑語……孩子在家鄉(xiāng)小河中的記憶剎那間如泉涌傾瀉而出,讓我聽在耳中、喜在心里。說完了潺潺的小河,家鄉(xiāng)的木頭橋、石橋、鐵橋如一位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看望他們的小伙伴,可愛的孩子更不會忘記這些朋友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女孩口中的“仙女散花”點綴著小橋下的清澈河水,男孩口中的“小石子投入河中水花四濺的快意充盈心中”……那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蕩漾在孩子甜蜜的心間。更讓我興致勃勃的是孩子讀了小作者的“采茶樂趣”這一塊時,他們的話匣子頓時如洪水般洶涌而來,個個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的經(jīng)歷:采韭花打磨后吃進口中的特殊味道,尋到蘑菇時的歡呼雀躍,打山杏時頑皮嬉戲,山釘子入口時的甜酸感覺……讓我聽得如醉如癡,不由得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和他們分享童年的樂趣。說到老家,他們沉默了,躍躍欲試的小手縮了回去,眼中分明有了一種思考,似乎不知該如何表達。此時我深情地說:“孩子們,童年的樂趣浸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深深地留戀。那些美好的回憶將會伴隨我們的一生。老家也會如此,因為那里印記我們成長的足跡;那里有父母對我們的百般疼愛;那里刻印著我們的歡聲笑語;那里有父母含辛茹苦的日夜操勞;那里駐留著我們的幸福如意、調(diào)皮頑劣;那里有父母對我們不分晝夜的牽腸掛肚;那里有太多讓我們感動淚落的記憶。我愛我的老家,孩子們你們愛她嗎?”“一石擊起千層浪”。孩子紛紛站起來說著對老家的愛戀,對父母的關愛,聽著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我的心為之傷感。我是真的愛我的老家,愛她的一草一木,愛她的一磚一石,這是別人無法理解的。
多么精彩的一堂課,我和孩子情感相通,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而后孩子自發(fā)提意,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篇“小橋流水人家”。讀后我欣喜若狂,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真的不亞于作家筆下的這篇佳作,此節(jié)課真可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
三、訴真情實感,書習作之魂
本單元習作是要求孩子們寫一封信,前提是和西部或遠方的孩子進行“手拉手”活動?;ネㄓ颜x,互相傾訴,共建友誼之橋??墒潜敬瘟曌髟诿總€孩子的手中不但沒有妙筆生花,而成為扎手的刺猬,孩子們一聲聲發(fā)自內(nèi)心的難言讓我及時調(diào)整了教學思路:拋開教材的要求,走進孩子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因為此次習作孩子沒有真實體驗,怎能讓孩子在虛擬中造假呢?更何況怎能與西部或遠方孩子共建友誼之橋呢?無稽之談,全盤否決。
站在講臺上的我微微一笑,孩子看到我笑了,他們的臉上也飛揚起燦爛的笑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甚至有的孩子直言不諱地說道:“老師,我們別寫了?!薄袄蠋?,我們換一個作文吧?!薄袄蠋?,要不讓我們抄吧?!薄皩α耍⒉沤坛躺嫌小薄磥砗⒆觽冞€是有興趣的,于是我笑著說道:“老師有一種辦法,既能完成本次習作,又能學會寫信,你們想不想聽?”孩子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我順勢抓住孩子的興奮點:“給誰寫信自己定,信的內(nèi)容自己說了算,但寫信格式老師說了算,行嗎?”孩子們歡呼雀躍,有的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下筆成文。孩子的激情感染著我的每根神經(jīng),我立刻抓住這個時機告訴孩子寫信格式,認真傾聽后的孩子讓教室變得鴉雀無聲,只聽到鋼筆的走動聲……看著孩子奮筆疾書的樣子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為自己的教學機智,更為孩子的如饑似渴。
到了一班上課的時候,我直奔主題,眼中呈現(xiàn)的是孩子們興奮的表情,耳旁回蕩的是孩子們嘖嘖稱贊的聲音。鋼筆流動的聲音打破了安靜的教室,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小手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用他們七彩的手筆描繪自己美妙的情懷。張志強,我班的強哥,做人真可謂“大哥”,但習作連“小弟”都稱不上。此次習作讓我和他的數(shù)學老師走進了孩子的心靈,深深感受到孩子無形的壓力。他在習作中寫道:“想念的哥哥,你知道我有多煩惱嗎?數(shù)學課上我?guī)缀跏裁炊疾粫?,我怎么這么笨呀!我該怎么辦,有時我的壓力真的很大,真的好怕數(shù)學課,你說我是不是個大笨蛋……”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法躍然紙間。真實中不僅讓孩子的習作水平潛移默化地提升,更體悟到孩子成長中的煩惱與不快。堅信數(shù)學老師的談心,讓他有新起點,坦然面對自己,盡力就好,讓我們共同訴真情實感,書習作之魂。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的教學理念猶如源頭活水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新的課堂踐行讓我如魚得水、碩果累累。讓我們攜起手來,把創(chuàng)新探索進行到底。因為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肩上,可以看得更遠,今天我們以新理念為墊腳石,堅信可以攀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