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鳴
在MML能夠發(fā)射的多型導彈中,除了洛·馬公司正在研制的“微型直接殺傷導彈”(MHTK)和以色列拉斐爾公司“鐵穹”防御系統(tǒng)的“塔米爾”攔截導彈,余下的FIM-92“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和AGM-114“長弓海爾法”空地導彈均為美軍現(xiàn)役主力型號,性能也都居于世界前列。
FIM-92“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 該型導彈最初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波莫納分公司研制生產(chǎn),目前的主承包商為雷聲公司。從1981年服役至今,F(xiàn)IM-92“毒刺”共發(fā)展出A、B、C、D、E等5個型號。其中,A型是“毒刺”的基本型號(見題圖);B型采用了POST(被動光學導引技術(shù))導引頭,具備圖像掃描紅外/紫外雙色探測和處理能力;C型增加了可再編程微處理器(RMP),具有隨著紅外干擾威脅變化而對導彈軟件邏輯進行升級的能力;D型在C型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采用了微型環(huán)形激光陀螺儀、升級了彈載計算機內(nèi)存和軟件,并用鋰電池代替了鉻酸鈣電池;E型是D型的進一步發(fā)展型,后來下馬。
目前,美國新生產(chǎn)的用于本國裝備和出口的“毒刺”主要是C和D型,如去年奧巴馬政府批準的對中國臺灣軍售中就包括254枚FIM-92C。而美國陸軍自己裝備的“毒刺”還有不少A型,正在計劃將其翻新升級至C/D型。除了便攜式發(fā)射具,美國陸軍現(xiàn)役裝備中使用“毒刺”導彈最多的就是AN/TWQ-1“復仇者”自行防空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采用“悍馬”底盤,配備有8枚待發(fā)“毒刺”導彈,另外攜帶有8枚待裝填導彈,并裝備了1挺用于自衛(wèi)的M3P型12.7毫米機槍。
MML采用“毒刺”導彈后,可具備擊落無人機和直升機的能力,但由于導彈本身威力較?。☉?zhàn)斗部僅1千克),對付巡航導彈等空地制導武器的能力稍顯不足。不過,憑借模塊化發(fā)射裝置的優(yōu)勢,MML可以采用1個發(fā)射箱內(nèi)裝備多枚“毒刺”導彈的形式,從而在待發(fā)彈藥的數(shù)量上數(shù)倍于“復仇者”防空系統(tǒng),進而取代后者目前在美國陸軍裝備體系中的地位。
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 該型導彈是美軍現(xiàn)役最先進的近距格斗空空導彈,最初由休斯公司于1996年開始研制,僅過了1年便隨著休斯防務系統(tǒng)分公司被雷聲公司收購,而轉(zhuǎn)入雷聲公司旗下。雷聲公司于2002年向美國空軍交付首批AIM-9X導彈,目前已經(jīng)廣泛裝備在美國空軍、海軍各型戰(zhàn)機上,并出口到多個國家。
AIM-9X導彈采用128×128銻化銦凝視焦平面陣列紅外成像導引頭,以及氣動力與推力矢量結(jié)合的控制方式,最大射程達17.7千米。該型導彈批量裝備后,美軍一直試圖拓展其應用范圍,在空對空型的基礎(chǔ)上研制潛射對空型以及空對地型。因此,雷聲公司也希望該型導彈能夠獲得陸軍的青睞,作為防空導彈使用。此前,美國陸軍裝備過的使用AIM-9“響尾蛇”系列空空導彈的自行防空系統(tǒng),就是1998年退役的MIM-72“小槲樹”。AIM-9X與“小槲樹”系統(tǒng)最初使用的AIM-9D相比,性能有了質(zhì)的飛躍。不過,隨著美軍宣布不采購SLAMRAAM系統(tǒng),雷聲公司第一次嘗試將AIM-9X推銷給美國陸軍的努力就此告終。如今,當美國陸軍全力推進IFPC Inc 2-I計劃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將AIM-9X集成在MML中。可以說,雷聲公司所有的付出在這一刻終于有了回報。
AIM-9X作為防空導彈使用時不需要做大的改動,其配備的紅外成像導引頭用來跟蹤低空飛行且雷達反射截面較小的巡航導彈時,可謂是得心應手。雷聲公司當初對外宣傳配備AIM-9X的SLAMRAAM系統(tǒng)時,就將其強大的反巡航導彈能力作為主要賣點之一。此外,在對付具有末端機動能力的巡航導彈時,AIM-9X采用的推力矢量技術(shù)也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雖然相比空對空條件下,AIM-9X在地對空發(fā)射時最大射程有所降低,但是也能夠達到10千米以上。因此,當MML具備發(fā)射AIM-9X后,與“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承擔起近程低空反巡航導彈、直升機和無人機的使命。
AGM-114L“長弓海爾法”空地導彈 該型導彈原本裝備在AH-64D“長弓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上,用于打擊各類坦克裝甲車輛或堅固火力點等。美國陸軍將其集成在MML上,主要意圖是拓展后者的作戰(zhàn)能力,不僅能夠?qū)崿F(xiàn)近程低空反導防空,還具備對地面目標的打擊能力,以用于自衛(wèi)。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AGM-114A“海爾法”反坦克導彈開始裝備美國陸軍時,該型導彈的主承包商羅克韋爾公司就同時推出了車載發(fā)射的重型陸基海爾法導彈系統(tǒng)(GLH-H)。改為地面發(fā)射后,“海爾法”導彈不僅可以打擊地面裝甲目標和堅固工事,也具備攻擊低空直升機以及水面小型艦艇的能力。不過,GLH-H并沒有獲得美國陸軍的認可。雖然“海爾法”導彈在射程、威力、制導方式等方面都要優(yōu)于“陶”式反坦克導彈,但是就地面發(fā)射條件而言,前者的尺寸和重量太大了,其多達8千米的最大射程在視距范圍內(nèi)也無法完全發(fā)揮出來。此外,“海爾法”導彈為裸彈發(fā)射,不同于其他地面發(fā)射反坦克導彈的筒式發(fā)射,對于后勤保障來說也有不利影響。
此次AGM-114L“長弓海爾法”導彈集成在MML上后,由裸彈發(fā)射改為箱式發(fā)射, 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導彈在野戰(zhàn)環(huán)境下的保障條件。此外,由于MML系統(tǒng)內(nèi)配有AN/MPQ-64F1“哨兵”相控陣雷達,采用毫米波主動雷達導引頭的“長弓海爾法”導彈有可能由該雷達負責目標指示。在某些作戰(zhàn)壞境下,“長弓海爾法”導彈這種既可以打擊地面目標,也可以對付低空慢速飛行目標的雙重用途彈藥有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微型直接殺傷導彈”(MHTK) 這是洛·馬公司全新研制的一種專門用于C-RAM的小型近程攔截導彈,屬于該公司“區(qū)域防護與生存能力拓展計劃”(EAPS)的一部分。MHTK導彈長675毫米,直徑40毫米,重2.26千克。無論是外形尺寸還是重量,MHTK都是MML發(fā)射的各型攔截彈藥中最小的一種。該型導彈的設計著眼點就在于小型化、低成本,洛·馬公司曾經(jīng)表示其成本有望低于1.6萬美元。這樣一來,一方面MML的單個發(fā)射箱內(nèi)可以裝備4枚MHTK,對付多目標的能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低成本也使得美國陸軍能夠承擔得起彈藥消耗。
MHTK目前采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由AN/MPQ-64“哨兵”相控陣雷達提供目標指示。美國陸軍正在考慮為該導彈配備主動雷達導引頭,以便進一步提高自主作戰(zhàn)能力和殺傷精度,對目標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壞。MHTK的殺傷方式也很特別,其戰(zhàn)斗部沒有任何裝藥,而是依靠尖銳的頭部錐體以動能碰撞的形式摧毀來襲目標。也正因為如此,該導彈的全重才不到3千克,從而保證其擁有較大的射程。洛·馬公司沒有透露MHTK射程的具體數(shù)據(jù),但是據(jù)稱比現(xiàn)有的攔截彈都要遠。
“塔米爾”攔截導彈 “塔米爾”是目前世界上第一種用于實戰(zhàn)的C-RAM攔截導彈,采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由“鐵穹”防御系統(tǒng)內(nèi)的EL/M-2084有源相控陣多任務雷達提供目標指示。該導彈采用碰炸和近炸兩種殺傷方式,可以確保對目標擁有較高的殺傷概率。該導彈長3000毫米,直徑150毫米,全重90千克,最大射程15千米,可以攔截飛行速度300米/秒以內(nèi)的迫擊炮彈、火箭彈和大口徑榴彈。
自2011年投入實戰(zhàn)以來,以色列方面聲稱“塔米爾”攔截導彈的命中率達到了90%??紤]到“鐵穹”防御系統(tǒng)所面對的迫擊炮彈、火箭彈和大口徑榴彈等目標飛行速度快、雷達及紅外特征小等特點,“塔米爾”攔截導彈能夠?qū)崿F(xiàn)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確實值得稱道。目前唯一阻礙“塔米爾”攔截導彈大批量裝備的因素就是價格,1枚該型導彈的價格為4萬美元,而哈馬斯發(fā)射的各種簡易火箭彈最多不超過500美元。對于以色列軍方來說,即便是把本國公民和軍人的生命看的高于一切,但是差距如此之大的耗費比,如果長期持續(xù)下去恐怕也是吃不消的。美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提出一定要研制低成本可承受的C-RAM攔截導彈。
以色列拉斐爾公司一直試圖將“塔米爾”攔截導彈推銷給美國陸軍,由于該型導彈主要是雷聲公司設計研發(fā)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等于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不過,拉斐爾公司卻遭遇了老東家雷聲公司的阻擊,后者正在研發(fā)“加速改進攔截彈”(AI3),用于美國陸軍C-RAM攔截導彈的競標。AI3導彈采用AIM-9M“響尾蛇”空空導彈的彈體,換裝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總體性能與“塔米爾”相當。目前,美國陸軍還沒有最終選定哪一種C-RAM攔截導彈,MHTK、“塔米爾”和AI3都有希望,鹿死誰手尚需拭目以待。
(編輯/筆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