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敏宋 翔張佳麗周紅艷李云蘭*
(1 山西醫(yī)科大學 藥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龍骨藥材質(zhì)量評價的研究
董 敏1△宋 翔2△張佳麗1周紅艷1李云蘭1*
(1 山西醫(yī)科大學 藥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對龍骨藥材的質(zhì)量評價建立可靠的研究方法。方法 對16批龍骨進行理化鑒別、重金屬和砷鹽檢查以及總鈣含量測定。結果 16批樣品在理化鑒別中均呈陽性反應;重金屬均低于10 μg/g,砷鹽均低于10 μg/g;生龍骨總鈣為89.1%~95.7%,煅龍骨總鈣為95.8%~101.1%。結論 建議重金屬含量不高于10 μg/g,砷鹽含量不高于10 μg/g,生龍骨總鈣不低于85.0%,煅龍骨總鈣不低于90.0%。
龍骨;質(zhì)量評價;含量測定
△并列第一作者
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象類等的骨骼或象類門齒的化石,前者習稱“龍骨”,后者習稱“五花龍骨”[1],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龍骨原礦物組成為磷灰石、方解石和少量黏土,主要化學組成為碳酸鈣、磷酸鈣等[2]。龍骨有鎮(zhèn)驚安神,斂汗固精的功能;外用生肌斂瘡,用于驚厥癲狂,失眠多夢等[1]。本文建立了龍骨質(zhì)量研究的方法,用于其質(zhì)量評價。
1.1 儀器:行星式球磨機(南京南大儀器有限公司),BP-121S型分析天平(Sartorius),馬弗爐。
1.2 材料:從山西、甘肅等地采集12批生龍骨,選4批煅制,集16批樣品,各取70 g粉碎過200目篩。碳酸鈣標準品購自國家標準物質(zhì)中心,氧化鋅標準物(≥99.9%,美國默克公司),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2.1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2 g,滴加稀硝酸10 mL,泡沸,收集氣體通入氫氧化鈣試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碳酸鹽的鑒別反應)。待泡沸止,滴加氫氧化鈉試液中和,濾過;濾液顯鈣鹽與磷酸鹽(中國藥典附錄)的鑒別反應[1]。結果表明,16批樣品在碳酸鹽、鈣鹽、磷酸鹽鑒別中均呈陽性反應。
2.2 重金屬和砷鹽檢查:取本品4 g,加冰醋酸2 mL與水98 mL,稱重,煮沸10 min,放冷,再稱重,用水補足減失重量,搖勻,過濾。取續(xù)濾液25 mL,于兩水平(5 μg/g和10 μg/g)檢查重金屬(中國藥典附錄第一法)。取本品1 g,加鹽酸5 mL,加水至23 mL,加熱使溶解,放冷,于兩水平(5 μg/g和10 μg/g)檢查砷鹽(中國藥典附錄第二法)。結果顯示,有2批樣品重金屬含量>5 μg/g,16批樣品重金屬含量均不高于10 μg/g;有5批樣品的砷鹽含量高于5 μg/g,16批樣品的砷鹽含量均不高于10 μg/g。
2.3 含量測定:龍骨主要活性成分為碳酸鈣和磷酸鈣中的總鈣,煅龍骨與生龍骨在礦物組分上無變化,所以選擇總鈣(以作碳酸鈣)作為測定指標。
2.3.1 EDTA標準溶液(0.05 mol/L)的配制與標定: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40.6 g,加水2 L使溶解,搖勻,貯存于硬質(zhì)玻璃瓶中。精密稱取于800 ℃灼燒至恒重的氧化鋅基準物約80 mg,按中國藥典規(guī)定進行標定,計算出標準溶液的濃度為0.0504 mol/L。
測定法:精密稱取本品細粉0.12 g,加稀鹽酸5 mL溶解,加水100 mL與甲基紅指示劑1滴,滴加氫氧化鉀試液至顯黃色,再多加10 mL,加鈣黃綠素指示劑少量,用EDTA標準溶液滴定至黃綠色熒光消失顯橙色。每1 mLEDTA液相當于5.004 mg碳酸鈣。
6次測定值的RSD為0.06%,滿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3.4 加樣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9份已知含量的樣品約45 mg,分別精密加入碳酸鈣標準品30、45、60 mg,制得低、中、高三個濃度供試品溶液,每個濃度3份,共9份,按2.3.1項下測定法測定總鈣含量,按下式計算RSD。
計算結果RSD為0.27%,<1%,滿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3.5 總鈣含量測定:按2.3.1項下測定法,對16批樣品總鈣含量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總鈣含量
龍骨中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和磷酸鈣[2-3],煅制前后除有少量氧化鈣形成外,成分幾乎無變化,因此選擇總鈣作為測定指標。EDTA滴定法具有操作簡便、結果準確的優(yōu)點;鈣黃綠素指示劑具有穩(wěn)定性好、滴定終點易于觀測并控制的優(yōu)點。筆者建議龍骨重金屬含量應不高于10 μg/g,砷鹽含量不高于10 μg/g,生龍骨總鈣含量不低于85.0%,煅龍骨總鈣含量不低于90.0%。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 原思通.醫(yī)用中藥飲片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3] 葛泉麗,張華蕓,孫明芹,等.穿龍骨刺顆粒質(zhì)量標準研究[J].齊魯藥事,2010,29(3):144-146.
R282
B
1671-8194(2016)14-0053-02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No. 2014011027-1)、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20130313021-9)和山西省高等學校和山西醫(yī)科大學教學改革項目“藥學實驗教學中心本科生SRT實踐教學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
E-mail: liyunlanr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