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蘭
(大連金州新區(qū)杏樹衛(wèi)生院,遼寧 大連 116106)
?
康復護理對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
于春蘭
(大連金州新區(qū)杏樹衛(wèi)生院,遼寧 大連 116106)
【摘要】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對腦血栓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腦血栓患者展開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n=30)與對照組(n=30)。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上行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語言功能、神經(jīng)功能、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血栓患者行康復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語言及肢體功能障礙,提升患者預后生活質(zhì)量,成為臨床治療腦血栓患者的最佳的護理手段。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血栓;肢體功能障礙;療效
1.1 一般資料:回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60例腦血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齡在43~75歲,平均年齡為(57.6 4.9)歲;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在45~77歲,平均年齡為(60.3 5.2)歲。比較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腦血栓患者多數(shù)為老年人,這類患者一般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長時間的病痛折磨導致患者喪失治療的信心,容易出現(xiàn)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必須耐心、熱情的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向患者講解病癥的相關知識及康復護理的重要性,從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鼓勵患者,提升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及自信心。對部分思想固執(zhí)、過度悲觀的患者,要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從多個方面開導患者,減輕患者的思想包袱,促使其主動接受治療。②維持關節(jié)活動:部分腦血栓患者肢體活動功能明顯喪失,導致患者肢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受阻,實施恰當?shù)淖o理干預,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引起肌肉萎縮或關節(jié)僵硬的情況。同時,輔助患者多翻身,對長期受壓的部位進行按摩,避免出現(xiàn)褥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及個人特點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每日按照計劃對患者各個關節(jié)進行按摩,防止患者完全喪失活動功能。積極鼓勵患者進行自主運動,在臥床時可以鍛煉側肢體的關節(jié),并正確指導患者采用健側肢體輔助患側肢體運動,避免關節(jié)功能退化并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日常生活中,指導患者在家屬或護理員的陪同下自行下地或上廁所,必須合理控制每日的活動量,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活動,防止過度活動引起疲勞。③站立、行走訓練:腦血栓患者發(fā)病4~5 d可以進行坐位訓練,先讓患者練習以30 ℃角度開始,每次練習堅持5~10 min,每日練習3~4次。隨著治療的深入每日練習的時間適當延長,角度也可以不斷增加,知道可以保持正常的坐姿即可。每日幫患者在床邊或者有支撐的位置進行行走訓練,這是開展康復訓練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這一訓練必須在護理人員或家屬的看護下進行,鼓勵患者適量進行行走和站立訓練,起初每天訓練2~3次,以后可以根據(jù)情況增加,直至患者可以正常行走為止。根據(jù)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其訓練的時間不定,通常每次訓練控制在5~20 min,不可過度勞累。④語言功能訓練:部分患有腦血栓的患者出現(xiàn)語言或認知能力障礙,這也是導致患者正常生活無法自理的重要因素。導致失語癥的主要原因為運動性食欲,因此,日常開展康復訓練時必須對患者進行口語訓練,護理人員正確指導患者進行口語練習。起初向患者示范口型,讓其進行模仿、逐字逐句的展開朗讀,對于不能清晰表達的地方要多次練習。那些感覺性失語患者要強化聽覺刺激,感知患者家屬日常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多說話吸引患者的興趣和注意力,不要存在焦慮情緒,隨著患者慢慢康復,鼓勵患者主動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慢慢練習口語。
1.3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20.0軟件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均數(shù) 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語言功能及肢體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神經(jīng)功能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腦血栓是神經(jīng)內(nèi)科比較常見的病癥,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人,該病癥具有發(fā)病急、致殘率、致死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1-2]。因這類病癥常發(fā)人群為老年人,老年患者各項身體功能不斷衰退,病情進展比較快,因此,開展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成為提升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基礎[3-4]。實施運動功能訓練前,必須對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程度實施評估,根據(jù)患者的情況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本次研究可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語言功能評分、肢體功能評分、神經(jīng)功能評分各項指標存在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腦血栓患者早期性康復護理能有效緩解肌肉萎縮、關節(jié)萎縮急性。足下垂等繼發(fā)性障礙,為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及預后生活質(zhì)量。
總之,腦血栓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能有效恢復期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復干預值得在腦出血肢體功能障礙患者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丹.急性腦血栓形成早期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J].醫(yī)學信息,2013,26(5):247-248.
[2] 黨軍麗.59例腦血栓患者的康復護理體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202-1203.
[3] 黃鳳嵐.腦血栓后遺癥患者社區(qū)康復護理體會[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2,34(6):858-859.
[4] 李增蓮.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栓肢體偏癱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3):224-225.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1-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