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yī)院產科,甘肅 慶陽 745000)
?
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
張 玲
(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yī)院產科,甘肅 慶陽 745000)
【摘要】目的 對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展開觀察分析。方法 對68例新生兒黃疸患者進行探討,并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均為34例,通過不同治療方法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光療時間為(35.26±10.58)h、黃疸消退時間為(7.32±2.51)d、日均膽紅素下降值為(58±21)μmol/L、住院時間為(7.21±2.13)d同對照組患者的76.47%、(52.63±19.34)h、(10.28±2.94)d、(36±16)μmol/L和(9.18±2.81)d相比,有明顯差異性(P<0.05);對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展開對比分析,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在治療新生兒黃疸疾病臨床上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具有顯著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茵梔黃口服液;光療;新生兒黃疸;臨床效果
新生兒黃疸主要因患者機體中膽紅素集聚產生的皮膚和其他器官黃染現(xiàn)象,若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85.5~119.7 μmol/L,便可通過肉眼觀察到黃疸。部分高但沒有結合膽紅素血癥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多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病情嚴重的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臨床上,主要是降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和預防核黃疸,改善患者臨床癥狀[1]。為進一步了解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展開觀察分析,報道如下。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新生兒黃疸患者,其中,治療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平均日齡(12.53±1.51)d;患者血清總膽紅素(296.31±54.17)μmol/L;分析患者病因:14例為感染因素,8例為新生兒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為頭顱血腫,6例為母乳性黃疸,3例為其他不明原因;對照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平均日齡(13.06±1.57)d;患者血清總膽紅素(297.64±55.06)μmol/L;分析患者病因:13例為感染因素,7例為新生兒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4例為頭顱血腫,6例為母乳性黃疸,4例為其他不明原因。對本次研究選取患者的基本臨床治療進行對比分析,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可對比。
1.2 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患者入院后均停止母乳喂養(yǎng),對照組患者通過光療方法治療,治療組患者通過茵梔黃口服液+光療方法治療。
1.2.1 對照組:光療,實施藍光治療,治療箱溫度處于32~34 ℃,濕度控制在60%左右,患者距離燈管的距離為35~45 cm,光譜波長為450~460 nm。在通過光療方法對患者治療過程中,喲共黑紙將患者雙眼遮擋,并用尿布對患者生殖器進行遮擋。光療后,通過靜脈補液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1.2.2 治療組:茵梔黃口服液+光療,光療方法同對照組患者一致。同時,患者每日口服3次茵梔黃口服液(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1020607),10毫升/次,4 d為1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2]。治愈:患者實施臨床治療后,黃疸全部消退,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現(xiàn)象,且患者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至85~119 μmol/L;有效:患者實施臨床治療后,黃疸癥狀減輕,皮膚黏膜黃疸得到減輕,血清膽紅素水平不超過257 μmol/L;無效:患者實施臨床治療后,黃疸癥狀沒有改善,血清膽紅素水平沒有下降,或是下降幅度不大,嚴重的出現(xiàn)上升趨勢。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有效例數+治愈例數)/總例數×100.00%。
1.4 觀察指標[3]。對兩組患者光療時間、黃疸消退時間、日均膽紅素下降值、住院時間和出現(xiàn)不良反應展開密切觀察。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析,通過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06%)顯著優(yōu)于通過單純使用光療治療患者(76.47%),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2.2 對兩組患者光療時間、黃疸消退時間、日均膽紅素下降值和住院時間展開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實施臨床治療后,其光療時間為(35.26±10.58)h,黃疸消退時間為(7.32±2.51)d,日均膽紅素下降值為(58±21)μmol/L,住院時間為(7.21±2.13)d;對照組患者實施臨床治療后,其光療時間為(52.63±19.34)h,黃疸消退時間為(10.28±2.94)d,日均膽紅素下降值為(36±16)μmol/L,住院時間為(9.18±2.81)d。對兩組患者光療時間、黃疸消退時間、日均膽紅素下降值和住院時間展開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光療時間、黃疸消退時間、日均膽紅素下降值和住院時間均同對照組患者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
2.3 對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展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沒有出現(xiàn)嚴重不良不良反應,治療組患者服用茵梔黃口服液后出現(xiàn)輕微褐色稀便腸道反應,停藥后自行消失。對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展開對比分析,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
臨床上,新生兒黃疸病例較為復雜,如膽紅素排泄異常,膽紅素生成過多,肝細胞攝取、結合膽紅素能力低下和腸肝循環(huán)增加等因素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黃疸疾病。光療法對患者臨床癥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為一種常見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進而預防和阻止膽紅素神經毒性[4]。該種治療方法的主要原理為使患者機體中的脂溶性間接膽紅素變成無毒水溶性衍生物,之后在短時間內從尿液或是膽汁中排出,不需通過肝臟排出,進而降低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茵梔黃口服液為一種從茵陳、梔子、黃芩和金銀花中提取的藥劑,其中,茵陳具有清熱利濕,同時參加肝酶組成,調節(jié)肝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減少肝損害等作用,梔子具有幫助茵陳引濕熱從小便排出和清濕熱的作用,黃岑具有通瀉胃腸郁熱、松弛奧狄括約肌松弛、收縮膽囊、增加膽汁流量和抗氧化的作用,改善患者預后[5-9]。因此,在治療新生兒黃疸疾病臨床上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臨床效果較為理想,本次研究選取患者中,通過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光療時間、黃疸消退時間、日均膽紅素下降值和住院時間均同通過光療治療患者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性(P<0.05)。綜上所述,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可顯著改善新生兒黃疸患者臨床癥狀,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張志新,閆利紅,王長華,等.金雙歧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口服液單藥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比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9):369.
[2] 李在惠,張文艷.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90例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28(23):3558-3559.
[3] 姚志軍,畢仲江,徐莎,等.茵梔黃口服液、貝飛達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0): 3878-3880.
[4] 王金明,杜曉晴.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媽咪愛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3,34(1):126-127.
[5] 王漢玲,王向農.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4,35(10):1369-1370.
[6] 何瑞.益生菌及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藍光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60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3,26(3):95-96.
[7] 王琳.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23(11):56-57.
[8] 劉吉霞.應用茵梔黃口服液和貝飛達聯(lián)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8):134-136.
[9] 吳云剛.口服茵梔黃注射液配合光療治療新生兒黃疸169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83.
中圖分類號:R722.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1-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