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迎迎
觀察日期:2015年8月10日凌點至1點
觀察對象:侯裕林,男,6歲。一個天真可愛、活潑開朗的陽光小男孩,平時喜愛讀書和運動。安靜時能夠一覽群書幾十頁,《動物探秘》、《恐龍大百科》、《昆蟲記》、《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么》成為枕邊書;操場上足球、籃球不在話下,是同齡孩子中的游戲大王。生活中,愛觀察、愛探究、不管什么事情總要問個明白,弄個清楚。
注意:
一個夏日的傍晚,剛下過一場大雨。我說,也許今天幼兒園的小樹林里面會有很多的金蟬。晚飯后,我和親愛的你走進了幼兒園的樹林中,開始了我們的金蟬計劃。我們?nèi)耸忠粋€手電筒在樹林中穿梭,雖然有些晚了,但還是有了一只金蟬的收獲,你如獲至寶,裝在瓶子里面帶回了家。
它順著樹干爬呀爬,你在花盆邊看呀看。
“媽媽,它在爬,只不過爬的很慢,像烏龜一樣慢!”
“媽媽,它爬到幾片樹葉下面不動了”。
“媽媽,它在睡覺嗎?
“也許,它真的睡著了!”你自言自語。我很快睡著了。
睡夢中的我被驚喜的你搖醒了,天哪,十一點半了,你這是要干嗎?“媽媽,快來看,金蟬要脫殼了,頭已經(jīng)出來了!”金蟬脫殼,我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欣賞,我也一下睡意全無。隨你看這樣令人激動和新奇的時刻。
“媽媽,它的脖子好像先出來了!”
“哦,終于露出眼睛了!”
“哎,它的頭露出的更多了!”
“真是太激動了!”
接下來的五分鐘時間里,你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它。
接下來的時間對金蟬來說,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時間,對你來說是一個驚奇和等待的時刻。金蟬每露出一點點的身體,就要停一停,休息一下。你的全神貫注和耐心等待讓你終于看到了一只剛剛褪去外皮、黃嫩嫩的蟬寶寶。你喃喃自語“太神奇了!”
黃翅膀的金蟬變成了綠翅膀的金蟬,綠翅膀的金蟬變成了黑翅膀的金蟬,顫抖的身體好像故意在變色。你小心翼翼的觸碰著金蟬的翅膀,長嘆一口氣“真不容易??!”
識別:
兒童具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林林也不例外。林林不睡覺等待“金蟬脫殼”,說明了他對“金蟬脫殼”這件事情充滿了期待,對大自然中的這一神奇事物和現(xiàn)象充滿了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在觀察“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他的全神貫注、耐心等待體現(xiàn)了孩子對待事情認真專注的學習品質(zhì)。這種“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中感興趣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學習品質(zhì)不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嗎?幼兒的學習應該在真實的大自然生活中,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進行。親歷 “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不就是真實的、回歸自然的認知和學習嗎?
回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作為成人,我們要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jīng)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根據(jù)科學領(lǐng)域的核心價值和指導策略,我想“金蟬脫殼”的活動,還需要我們的跟進與提升。
1、可以讓孩子將自己觀察到的”金蟬脫殼“的過程進行繪畫表征和記錄,帶到幼兒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其他小朋友分享與交流。
2、講述“金蟬脫殼”,了解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的。
3、繼續(xù)探究“金蟬脫殼”這一科學現(xiàn)象,了解大自然中的其他奇特的現(xiàn)象。
大自然是奇妙的,它綿衍不息的生命;
大自然是神秘的,對它我們還知之甚少。
所以,我們要帶著孩子走進大自然、認識生命,了解大自然,感受生命。 “金蟬脫殼,感受蛻變”這一無意間的生活小火花,讓我們善待生命,更激勵我們的生命要充滿大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