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淋漠(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淺析學習音樂心理學重要性
霍淋漠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音樂心理學是音樂學下屬之一的學科,是音樂活動與心理學相互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通過音樂對社會心理的影響、音樂與情感的關系以及音樂心理學對音樂才能的測定做簡單的論述,可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音樂心理學這么學科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關鍵詞:音樂心理學;音樂社會心理學;情感;音樂才能
音樂心理學這門學科是在1863年由海爾姆霍爾茲發(fā)表《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聲覺》這一學說后,正式開啟了這門學科的大門,與此同時這篇學說成為了音樂心理學學科誕生里程碑的巨著。而我國音樂心理學會的成立(2002年8月),同樣標志著我國音樂心理學的發(fā)展走上了新的道路。
由于這門學科較為年輕,所以在對這門學科進行學習的時候多少會有些陌生。對于音樂心理學的定義,在這里筆者給出三種解釋:第一種是王耀華老師和喬建忠老師給出的“音樂心理學是以實證研究為基本方法,研究與音樂相關的心理現(xiàn)象與問題的科學;第二種定義是田可文老師給出的,音樂心理學以心理學為基礎,汲取生理學、物理學、遺傳學、人類學、美學等有關理論,采用實驗心理學方法,研究和解釋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級的音樂經(jīng)驗和音樂行為的心理學分支②;第三種定義是由俞人豪老師給出、齊易老師總結給出的,研究音樂刺激與人的心理反應和它的行為表現(xiàn)的關系問題的學科叫做音樂心理學。不論是哪一種給出的定義,最終目的都是便于我們理解和記憶什么是音樂心理學。
音樂心理學這門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音樂學和心理學相交叉的學科特點,而這一特點就決定了音樂心理學必然會作用于“人”這一本體。這里筆者列出三點:
第一是音樂社會心理學。
音樂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從心理學角度研究音樂行為和其社會與文化背景如何相互作用的學科。比如,我們假日逛街,馬路兩旁賣東西的商店,會在店門口放兩個大音響,播放一些現(xiàn)時的流行音樂,尤其是前一陣流行的《最炫民族風》、《小蘋果》,同時在音樂中間加入宣傳自己店面的廣告詞,最終達到吸引顧客購物的目的。再比如我們好多工作單位會在每天早晨組織員工聚到一起,大約五分鐘的時間跳一些現(xiàn)時流行音樂的舞蹈或者唱一些現(xiàn)時流行的音樂,以及在不同的時間截點播放不同的音樂等等,這些都是利用了音樂心理學來提高工作的效率。
第二是音樂與情感情緒的關系。
都說學音樂的人更傾向于感性,因為太過理性的人想象空間不夠豐富。尤其是科學家,學不了音樂,如果非學不可,那音樂音響學和律學這兩門學科還算是勉強可以的。而情感情緒的變化恰恰是感性的體現(xiàn)。其中情感是人對于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和體驗,其特點是持續(xù)時間長呈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情緒則是強烈的、不穩(wěn)定的且瞬時而變的。比如我們情緒作怪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人應該都喜歡選擇自己呆著,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插上耳機,毋庸置疑音樂的旋律肯定是類似《綠袖子》、《假如愛有天意》的這種安靜、柔和的音樂;反之,當心情大好,中了彩票或者晉升的時候,開著車,放著的音樂肯定是諸如鋼琴曲《杜鵑圓舞曲》、二胡曲《賽馬》、手風琴音樂《小放?!返鹊葰g快、喜慶的音樂;而在我們極度緊張的情境下,會導致我們呼吸急促,此時如果我們能聽上一首舒緩的《天空之城》或者《致愛麗絲》,隨著音符緩緩的流動,我們焦慮緊張的情緒也會慢慢的平靜。還有測謊儀的使用,利用了人的呼吸、心跳等的生理反應而引起情緒變化的遠離。
第三是音樂心理學對音樂才能的測定。
才能是人獲得某種知識、技能的能力,音樂才能是才能中的一種,它不是等于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人進行音樂活動的潛能。西肖尓的音樂才能測驗是第一套音樂才能測驗法②。音樂才能的測驗是為了確定音樂才能的高低優(yōu)勢,由心理學家編制一系列的問題要求被測驗者回答,最終根據(jù)答案來鑒定測驗者音樂才能的高低。相信通過音樂類考上大學的考生都經(jīng)歷過素質樂理的學習,其中有一部分是聽音測試,包括單音、音程、和弦以及旋律,這正是對音樂才能的測驗。還有一些大的音樂院校的附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往往都會制定更為嚴謹?shù)目碱}來測驗受試者的音樂才能,從而挑選出具有高音樂才能的人進行培養(yǎng)。
除了以上本文列舉出的三大點外,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對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接受及審美判斷活動中的心理特征同樣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大學鋼琴考試的時候,教室最前面的一排座位坐著教師,在教師左手的方向放著一架鋼琴,考生就坐在這里彈奏自己考試的曲目。很多同學在琴房練得很是流暢,可是一進去就傻眼,各種問題迎面而來,忘譜子的、手發(fā)抖的、找不到琴鍵的,更有的同學坐下去半天找不到中央C……這些現(xiàn)象都是音樂心理特征弱的表現(xiàn)。所以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是一件造福于很多門類的學科,它將會對克服音樂心理特征弱、音樂才能的加強以及音樂記憶的培養(yǎng)起著重大的作用。
這篇不成熟的對對音樂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淺顯的梳理,是自己這段時間的收獲,未來的學習會更加關注音樂心理學的發(fā)展,相信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一定會使音樂學這門學科的翅膀更加豐滿!
參考文獻:
①王耀華 喬建忠主編《音樂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409頁。
②俞人豪:《音樂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第195、197頁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