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長云
【摘要】 目的 探究產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縮窄的臨床作用及預后。方法 30例主動脈縮窄胎兒, 均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查, 對其聲像特點進行歸納總結。結果 30例胎兒經隨訪后證實22例為主動脈縮窄, 診斷率為73.33%。結論 產前超聲診斷主動脈縮窄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對胎兒預后存在指導意義。
【關鍵詞】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縮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79
主動脈縮窄是指胎兒心臟畸形血管病變, 同時主動脈的部分位置處產生狹窄性病變現象, 而縮窄通常出現在主動脈弓和腎動脈之間的位置中[1]。伴隨超聲診斷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胎兒超聲檢查技術的完善, 在產前對主動脈縮窄進行檢查具有一定的意義。本研究對本院30例產前診斷為主動脈縮窄胎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7月~ 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主動脈縮窄胎兒, 經病理診斷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均證實為主動脈縮窄。
1. 2 方法 采用GE-E8超聲診斷儀對胎兒進行檢查, 其腹部探頭設置為C1-5-D。產科超聲檢驗應按照OB條件進行操作, 超聲心動圖檢查參照Fetal Cardio條件進行操作。根據ISUGO孕中期常規(guī)超聲指南及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胎兒進行診斷。超聲心動圖選擇飛利浦超聲診斷儀對其進行檢查, 探頭為S5-1。超聲心動圖檢查包含心尖四腔、劍突下雙房、鎖骨上窩主動脈弓以及可以充分呈現主動脈弓長軸的肋間等內容。隨后對工作站中存在的圖像以及報告信息進行相應的歸納以及總結。并對所有病例進行隨訪。
2 結果
產前超聲診斷的30例胎兒經隨訪后證實22例為主動脈縮窄, 診斷率為73.33%。 產前超聲表現:14例存在主動脈嚴重縮窄的胎兒其表現為左心小于右心, 同時主動脈表現為細窄, 肺動脈逐漸加寬。經過彩超檢查后發(fā)現縮窄位置血流出現細窄現象, 肺動脈和動脈導管中具有較為豐富的血流。16例峽部局限性縮窄的表現為主動脈峽部中的內徑較細小, 同時右心逐漸加大, 肺動脈及動脈導管出現逐漸加寬的現象, 經過彩超檢查后其峽部血流較窄同時表現為花色。12例胎兒合并復雜心內畸形, 其中2例為單心房單心室, 1例心內膜墊損傷, 1例左心無良好發(fā)育, 1例二尖瓣出現閉鎖現象, 3例右室產生雙出口現象, 1例大動脈產生轉位現象, 3例產生共同動脈干;8例胎兒合并心外畸形, 其中包含4例全前腦以及重度腦積水, 軟骨發(fā)育不良好、雙側腎發(fā)育不良、胸腹水以及巨大臍膨胎兒各為1例;6例胎兒合并心臟異?,F象, 其中包含4例室間隔出現損傷, 2例卵圓孔表現為加大;4例胎兒為單純性峽部出現縮窄。通過隨訪證實22例為主動脈縮窄, 16例胎兒的病理結果和產前診斷相同, 3例出現誤診現象, 誤診為主動脈弓離斷, 3例經過手術證實和產前診斷相同, 18例胎兒選擇引產。
3 討論
主動脈縮窄是一種先天性發(fā)育異?,F象。大部分的縮窄位置位于動脈導管周圍[2]。胎兒在進行心臟超聲篩查的過程中, 四腔心切面則表現為左心明顯小于右心, 而左右室則表現為主動脈狹窄。隨后對胎兒實行相應的超聲心動圖檢查, 確定主動脈弓長軸, 并對主動脈的整體進行觀察以及其縮窄現象予以評估。與此同時, 還應和心臟外結構異常的超聲表現進行相互結合, 從而對主動脈縮窄和合并癥進行產前診斷。與此同時, 縮窄位置的血流量其流速出現下降趨勢, 彩超并不容易將此位置處的血流信號予以檢測出來。而晚孕期的胎兒期腦發(fā)育需要加大血流量, 而主動脈峽部血流則會呈現下降趨勢, 從而使峽部內徑和周邊血管內徑相比較, 具有顯著的窄小現象, 在對其采用超聲檢查的過程中極易將其診斷為峽部狹窄[3, 4]。由此能夠看出, 確定診斷標準顯得尤為重要。曾有學者認為其診斷指標應為升主動脈/上腔靜脈內徑<1, 以此來提升臨床診斷率。
胎兒期主動脈縮窄按照其自身的縮窄程度可以劃分為主動脈弓發(fā)育不良、橫弓發(fā)育不良以及峽部局限性[5]。而主動脈縮窄范圍所存在的差異性則對胎兒的預后產生嚴重的影響。主動脈弓以及橫弓發(fā)育不良會因為累及以及范圍較為廣泛而對預后產生嚴重的影響, 如果產生畸形現象應終止妊娠。然而峽部局限性經治療具有良好的預后, 手術療效確切。少數胎兒在出生之后, 因為血流動力學所產生的變化, 峽部內徑能夠起到擴張效果, 有助于預后的改善。伴隨近年來高齡產婦的逐漸增多, 主動脈縮窄的發(fā)生和死亡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 而此病的發(fā)病過程和生理轉變存在漸進性。所以胎兒期動脈導管并未出現閉合現象, 不應只是單憑主動脈峽部對其進行診斷, 當峽部內徑在2~3 mm, 血流峰值通常表現在正常范圍內, 無高速血流現象, 同時兩端壓差也并不顯著。
綜上所述, 對產前胎兒進行超聲檢查有助于發(fā)現主動脈縮窄, 與此同時對其進行相應的隨訪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此外, 評價主動脈縮窄的范圍以及合并癥發(fā)生狀況對胎兒預后存在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接連利, 魏鑫, 劉清華, 等.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縮窄.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08, 24(2):185-187.
[2] 張麗娜, 吳青青, 劉曉偉, 等. 產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縮窄的臨床價值及預后分析. 北京醫(yī)學, 2015, 37(7):696-697.
[3] 牛華, 劉保民, 亢春苗, 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主動脈疾病臨床價值.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 2015, 31(4):347-350.
[4] 陳桂紅, 張燕宏.產前超聲診斷主動脈縮窄的研究進展.醫(yī)學綜述, 2014, 20(5):896-900.
[5] 于嵐, 林光耀, 朱麗紅, 等.聯合多切面法在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 2014, 17(2):99-103.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