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隆 韓瑞平 陳立永
摘 要:以人為誠,待人以信,是內在品質和精神要求,也應該是社會普遍的行為規(guī)范。誠信是社會發(fā)展、經濟繁榮的基礎,圍繞打造誠信,構建誠信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建立了各種誠信體系,樹立誠實守信的觀念,營造誠實守信的氛圍,已經成為國家與社會共同擔負的責任。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必不可少的通行證。合理使用大學生誠信檔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大學生誠信檔案的教育和社會認可作用。
關鍵詞:誠信檔案;耦合作用;大學生誠信;社會誠信
社會誠信主要包括個人誠信與企業(yè)誠信。社會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社會誠信氛圍不濃,誠信保障機制缺失,少真話、少信用、弄虛作假等,個人誠信的缺失表現在說話不實,謀事不實,做人不實。
在現在的誠信監(jiān)督體系下,企業(yè)不誠信的現象尤為明顯:一是部分企業(yè)不守信用,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及合同債務;二是部分企業(yè)不講信譽,故意拖賴款項,“三角債”現象屢見不鮮;三是部分企業(yè)以欺詐手段為生,專門利用合同的隱形條款進行欺詐,尤其是近年利用簽訂“三方”協(xié)議或勞務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對大學畢業(yè)生進行欺詐;四是企業(yè)財務信息嚴重失真,爛帳、假賬一大堆,故意混淆視聽;五是制假造假,以假亂真,擾亂了市場秩序,嚴重妨礙了“講誠守信”的品牌企業(yè)的成長和壯大。
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起點,是科技、文化繁衍的搖籃,更是文明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源動力,大學生誠信檔案人生誠信的開始,是社會誠信的基石。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針為指引,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堅持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就需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yǎng)體系與人才信用體系來做支撐。高校的人才教育過程中,在當前時局環(huán)境下,高校的誠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它關系到幾代人成長與成才,更關系到祖國人才培養(yǎng)與人才建設的根本。所以,誠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宣傳和喊口號上,而是必須要著力建成一套“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誠信保障體系。
一、高校加強誠信檔案建設的必要性
高校大學生信用檔案建設是社會誠信價值體系建立的基礎,是保障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近年,隨著“互聯(lián)網+”及網絡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認知多樣化,加上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及家庭教育失當等因素,個別學生為了短時利益,做出了一些不該有的失信行為,導致高校出現了誠信危機。一是高校考試作弊屢禁不止,誠信考試氛圍不濃或者形式多于實效,據調查發(fā)現,幾乎超過50%的大學生有考試作弊的想法,即一大部分人的考試誠信度取決于考場監(jiān)考的認真程度與考試違紀帶來后果的懲處力度。二是高校學生抄襲作業(yè)或論文等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學生畢業(yè)論文都在抄襲別人的,只是更改一下題目名稱和人名等。三是編造虛假貧困材料,騙取助學貸款、困難補助或不按時歸還助學貸款等,據報道,我國大學生助學貸款不良還貸率超過了20%。四是刻意拖欠學費的現象嚴重。部分大學生從家里拿來學費卻不繳費,謊稱沒錢故意拖延。對某所高校大學生欠費情況調查發(fā)現,隨著年級的由低到高欠費比例逐漸增大:一年級7%,二年級17.4%,三年級27.7%,四年級接近50%,即約有一半的畢業(yè)生是為了為了拿到畢業(yè)證才補交學費。五是編造虛假簡歷,捏造學生干部經歷,偽造榮譽證書,一些大學生“自制簡歷”,把自己寫成班干部或是學生會主要干部,有的甚至把自己包裝成“優(yōu)秀人才”。
二、信用檔案建設是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古語云“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之本、社會之基。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難以在社會立足。一個社會,如果誠信缺失,傳統(tǒng)美德喪失,信仰也會隨之消失,那么社會必將會引發(fā)混亂,人類歷史進程中,無數次社會激蕩已經證明這一點?!耙哉\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對道德建設與文明建設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提升人文素質、改善社會風氣、保障社會、經濟秩序良性運轉的必要支撐。建立高校大學生誠信檔案,是我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三、國外發(fā)達國家信用制度建設為我國誠信評估與保障體系的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
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已經形成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的運行體制,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已經成為發(fā)達國家市場經濟、國民生產正常運行的堅實基礎。目前世界上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信用檔案管理模式,基本上可概括為三類:一是美國模式。在美國普遍使用以商業(yè)征信公司為基礎的國家信用管理方式,遍布美國的個人征信公司,追賬公司等都是基于為盈利目出發(fā),向社會、企業(yè)、個人提供有償服務,包括信用調查,信用評級,信用咨詢,商賬追繳等,完全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運行。這種模式在美國較普遍,所以被稱為美國模式。二是歐洲模式。一般由政府出資,建立全國資信數據庫,搭建全國范圍的征信平臺,組成全國性的調查網絡,從而形成以中央信貸登記系統(tǒng)為主的社會信用管理模式在法國、德國被廣泛使用,所以被稱為歐洲模式。三是日本模式。以銀行或協(xié)會建立的會員資信信機構與商業(yè)性資信機構共同組成的信用檔案管理模式,被稱為日本模式。
在其他發(fā)達國家,誠信教育作為先導教育,被放在教育的起點且貫穿整個教育過程。尤其在美國的教育制度中,誠信教育被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別是美國的大學,非常重視誠信教育。美國幾乎所有高校都有學生誠信教育和管理條例,新生入學后的入學教育之一,就是學習這些條例。新生剛一報到,就有老師給學生上一堂專門介紹“信譽規(guī)則”的課程。規(guī)定了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行為的評判標準和懲罰措施。各所大學不僅有嚴格的“誠信規(guī)則”,學校管理者還想盡辦法給學生們“講述”這些條例。
在我國,很多高校的校訓直接反映出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視,如:浙江大學“求是創(chuàng)新”;人民大學“實事求是”;暨南大學“忠信篤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誠信、博學、求索、篤行”;國家會計學院“不作假賬”;江西財經大學“信敏廉毅”;西北大學“公誠勤樸”;集美大學“誠以待人,毅以處事”;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團結,求實,博學,創(chuàng)新”等等。
四、構建各學段有機銜接的信用約束機制,分層推進誠信檔案建設
基于以上三個方面因素,我們應該本著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高校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設,同時大力推動全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第一、加強誠信教育,建設誠信社會,應該從人人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學校層面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的組織保障機制,通過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宣傳誠信,讓大學生樹立誠實守信的觀念;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誠實守信是當代人難能可貴的素質和品格,不僅把誠信的視為一種謀利和促進發(fā)展的手段,更要內化為內在的品德和必盡的社會義務。
要對各類企業(yè)家進行培訓教育,要在企業(yè)或者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就要讓他們認識到市場經濟越發(fā)達,就越依賴信用制度的保障,這才是我國企業(yè)做大做強、最終形成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只有那些守信用、講信譽、有擔當的企業(yè),才能真正的立足于社會,取信于社會,獲得成長的空間,最終實現成功。大學是大學生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初段,我們應高度重視大學生誠信品德的過程培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誠實守信,胸襟坦蕩,言必信,行必果優(yōu)秀接班人。要切實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積極建立誠信檔案,通過各類道德實踐活動提升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與文明美德。另外,學校要主動與已畢業(yè)學生的家里聯(lián)系,經常溝通,增進了解,共同幫助大學生良好道德素養(yǎng)的建立,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高校共青團和工會的積極作用,深刻挖掘身邊的關于誠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
第二、要著力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用法制為誠信制度保駕護航。對于抑制不守信用,不講信譽等失信行為,僅僅依靠道德范疇的約束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建立起配套的對校園誠信和社會主體相互關系進行管理和制約的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準則,最終把社會誠信納入“法制”的范疇,形成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維護和培育良好的市場誠信秩序。
第三、加強誠信檔案網絡平臺的建設,引入第三方監(jiān)督機制,實時、權威公布征信記錄,使失信企業(yè)、個人無處藏身。要建立所有公司、組織和個人的誠信檔案,建立由政府部門、行業(yè)商會、信用中介等多方參與、多方監(jiān)督、多方構建的誠信檔案庫,并及時有效地面向全社會提供和發(fā)布誠信評估信息。
第四、加強輿論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是我國公民的享有基本權利和義務,是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與行事人民群眾監(jiān)督權利的重要途徑,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通過檢舉欺詐和失信等行為,促進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
五、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誠信體制,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誠信屬于道德范疇里真善美的重要標準。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現代交往方式的網絡化,無不凸顯著誠信的彌足珍貴,人們都希望自己都能夠獲得別人的誠信,但有害怕自己付出誠信反而傷害自己,這就更加顯得誠信這種美德的重要。誠信需要全社會“你我他”的支持與呵護,需要教育的培養(yǎng),因為加強誠信建設,要靠法制,也要靠教育。因為教育是基礎,是社會發(fā)展的未來之基。在高校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對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校園誠信與社會誠信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種耦合作用,做好其中的每一個誠信體系都對另一個誠信體系將會產生無法預計的積極效果。
一是可以通過“誠信檔案——社會一體化公共平臺”的建立提升大學生就業(yè)的成功率;誠信檔案是大學生在高校就讀情況的綜合體現,也是各種獲獎、資質、有效認證原件、誠信報告、組織關系等信息的詳細記載,更是企業(yè)、用人單位評估大學生在校期間表現的重要依據,誠信檔案的完善與否,合理與否關系到畢業(yè)生進入社會后的方方面面,單從就業(yè)角度講,誠信檔案不僅有利于減少學生的求職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yè)的成功率。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機制,在第三方社會公共網絡平臺上提供各類證明與誠信檔案的記載,給學生求職擇業(yè)、就業(yè)帶來巨大的便利,企業(yè)可以直觀的了解所要錄取畢業(yè)生的綜合情況,學生也可以了解企業(yè)的經營情況和未來發(fā)展的預期,這樣大大節(jié)約了學生的就業(yè)成本以及企業(yè)的招聘成本,使大學生就業(yè)贏在起跑線上,真正實現了就業(yè)的“雙向選擇”。
二是可以通過建立“誠信檔案——社會一體化公共平臺”能夠更好地表達大學生誠信就業(yè)的意愿;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能夠充分的表明大學生的誠信意愿和基本態(tài)度。很多優(yōu)秀的大學生就因為沒有權威誠信檔案,無法向中意的企業(yè)證明自己的實力,而錯過絕佳的就業(yè)機會。
三是可以通過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提高誠信的學生們自律意識;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累積個人誠信的無形資產。在學校期間,可以更容易獲得資助或貸款;在走向社會后,也更容易得到創(chuàng)業(yè)基金的支持或者個人信貸。
參考文獻:
[1]韓瑞平.立德樹人視角下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路徑研究[J].山西檔案,2015(06).
[2]龍軍.依法治校背景下的大學生誠信道德體系建設思考[J].時代教育,2015(03).
[3]但國艷,郭嵐.淺議高等教育中折射出的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5(17).
[4]宋春靜.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誠信問題的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5(24).
[5]袁媛.構筑多維度大學生道德評價體系的思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6]周玉鳳.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11).
[7]許南,李雙賢,何晶.當代大學生教育考試誠信的現狀與應對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5(03).
[8]梁茜,吳志強.美國大學誠信體系及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啟示[J].高教論壇,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