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望月》一課充滿作者濃郁的情感,字字珠璣而又意蘊深厚,特別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去品詞析句,揣摩寫法,開闊視野,提高鑒賞能力,獲得深刻的啟迪。
一、 扣詞賞景入境
課文第2自然段,作者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描寫“我”在江輪甲板上見到的月夜美景,如詩如畫。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緊扣關(guān)鍵詞語,感受月夜的皎潔、靜謐、朦朧。如“月亮出來了,安詳?shù)赝聻⒅那遢x。”這句中的“安詳”一詞,將月亮的形象擬人化,讀來溫暖親切。“月光為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這句話中的一個“鍍”字,將月光灑落在江上的情態(tài),寫得自然妥帖?!傲鲃拥慕?,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币痪渲械摹疤鴦印币辉~,更是把這月夜的靜謐襯托到了極致。就這樣,學生品著詞語,想象著畫面,賞著美景,自然而然進入文本所描繪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月夜之美、文字之美。
二、 找點尋序悟法
1. 尋找教學的切入點和寫話的關(guān)鍵點。課文不僅描寫月夜美景,還用了大量筆墨來描寫“小外甥”這個人物。對于這個人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筆者再次品讀課文發(fā)現(xiàn),“小外甥”這個人物才是本課的主要人物。他與五年級學生的年齡差不多,引導(dǎo)學生品析這個人物,容易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而且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生對月亮想象的欲望。因此,在第二課時教學時,筆者把整節(jié)課的教學切入點放在理解“小外甥是個什么樣的孩子”這個大問題上。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本課第4自然段中交代了“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圍繞這個特點,學生通過抓住文本中一些重點的語句和關(guān)鍵性詞語來感受這個人物形象。如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詩“眼睛一眨就是一句”,感受到他的聰明好學?!坝置俺鲆粋€問題”“幾乎不假思索”“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各有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fā)光”等語句感受到他的愛幻想。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不僅打開了作者幻想的翅膀,也打開了學生們幻想的翅膀,為課后習題第4題的寫話訓練奠定了情感的基調(diào)。
課文后該練習題要求學生,圍繞“你覺得還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寫一段話。讓學生掌握這寫話要點,還應(yīng)依托文本,從“小外甥”這個人物入手。對于月亮,“小外甥”把它想象成“天的眼睛”,這樣的想象是多么的奇特呀!經(jīng)過思考,學生發(fā)現(xiàn)“小外甥”關(guān)于月亮“閉眼、偷偷睜開、圓圓地睜大一次”的想象,其實就是在講述月亮每個月都要發(fā)生一次陰晴圓缺的自然現(xiàn)象,這樣的想象是多么的精妙呀!找到了“想象奇特而精妙” 的關(guān)鍵點,學生的想象就有了方向,寫話也有了趣味。他們有的把月亮想象成“每個月來地球給孩子們發(fā)放禮物的魔法師,禮物發(fā)完了又回去裝”;有的想象成“月亮就像頑皮的小姑娘,玩熱了就把身上的外套脫了,冷了又扯過云層披在自己的身上”……
2. 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chǔ)上,要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首先是抓細節(jié)。在本課中,學生通過品讀,發(fā)現(xiàn)“月亮”就像一根線一樣,串聯(lián)起整篇文章。賞美景、背古詩、交談想象,都是在月光下進行的。正是由于走進這樣的月下美景中,才喚起他倆儲藏在心中的情,讓他們在這里吟誦詩句抒發(fā)情懷,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幻想。其次是找聯(lián)系。第4自然段中,“是月亮把我叫醒了?!碑斝⊥馍约盒褋恚l(fā)現(xiàn)一輪明月掛在空中,把它想象成月亮“叫醒了自己”。第20自然段中,“月亮困了?!痹铝炼阍谠茖永?,自己似乎困了,又把月亮想象成困了,想去睡覺了。這兩處的描寫,看似不經(jīng)意,但卻體現(xiàn)作者的構(gòu)思巧妙,前后有了呼應(yīng),“形散而神聚”有了確切的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