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整個網絡都被“魏則西事件”刷屏了。這個21歲年輕人的去世,不僅令他的親友和網友痛心,更引發(fā)了關于醫(yī)療搜索競價排名的討論。百度高層恐怕很難預測到,魏則西的離世竟然給他們的公信力帶來如此巨大的危機,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百度又因危機公關而備受詬病,一夜之間,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似乎成為了全民公敵。很多公關業(yè)內人士也在撰文思考,百度為何會遭遇此次危機,其處理方法有何不當之處,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首先,事件要追溯到魏則西的病情,當?shù)弥加谢と饬觯浂喾街卫聿o明顯好轉之后,父母情急之下在百度上搜索治療醫(yī)院和方法,最終選定了百度推薦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yī)院。該院醫(yī)生推薦了一種號稱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合作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并承諾該療法有效率達百分之八九十。在父母為其借錢花費近20萬元之后,病癥轉移到了其肺部,他才得知這種療法美國在臨床階段就已經淘汰。
得知被欺騙的魏則西將經歷發(fā)布到知乎的一個回帖中,回答了: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么?直指百度的惡。他不幸去世的經歷被廣泛傳播,最終觸發(fā)了百度此次危機。
長期不良的品牌口碑,導致其陷入眾矢之的
其實,百度競價排名搜索結果只是信息的一個出口,主治醫(yī)生的無德、莆田系經營者的蒙騙,監(jiān)管機構職能的缺失,都是導致魏則西悲劇的原因。而且,很多媒體都在做莆田系的廣告,為何百度陷入了眾矢之的?
實際上,百度此次危機不僅是由于醫(yī)療競價排名,更是因為其品牌口碑已經陷入了困境,魏則西事件不過是一個導火索,激發(fā)了大眾長期以來對百度的不滿情緒。百度掌控著中國網絡一半以上的搜索信息,正因為這種近乎壟斷式的經營模式,造就了它如今“傲慢”的態(tài)度。近幾年,不斷出現(xiàn)的惡意植入軟件、被搜索推廣的電話騷擾等負面新聞,很多用戶心中的百度已經是“無良”搜索引擎的品牌形象。
今年年初出現(xiàn)的“血友病吧”事件,更是百度此次危機的“預熱”。雖然百度停止了病種吧的商業(yè)合作,改為與權威公益組織合作。但因其不忘彰顯百度貼吧的價值,并將責任推給個別吧主,如此生硬的處理措施,并未仔細思考內部機制的問題,且處理危機缺乏透明度,再加上缺乏道歉的態(tài)度,都為此次危機埋下了禍根。
在醫(yī)療競價排名的敏感時期,魏則西的答案中直指百度的“邪惡”,當他不幸去世之后,大眾突然意識到,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魏則西。于是,開始聲討大型搜索引擎的企業(yè)社會責任,大眾對百度的不滿開始集中爆發(fā)。在社交媒體傳播之后,各路媒體不斷跟進,助推了此次事件的又一輪擴散。
搜索引擎的信息排序會影響用戶的決策,以魏則西為代表的普通網民處于信息的弱勢地位。于是,就有了這樣一段熱評:“百度控制著普通人接觸信息時代的入口,卻把路標指向邪惡欺騙的世界。它讓人們對互聯(lián)網世界失去信任,對技術失去尊重,在使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知識/信息獲取方式時感到恐懼。加劇了信息占有乃至智識上的不平等。這種對弱勢群體對普通大眾的經年累月的作惡,是最深的惡?!?/p>
即便醫(yī)療競價排名的商業(yè)模式不僅百度一家在使用,將所有責任都推給它并不合適,但是搜索引擎在維持正常運營,保證自己一定商業(yè)利潤的同時,也應該保證用戶獲得信息的公平權利,保證用戶不受非法信息的誤導,所以百度在客觀上起到了“幫兇”的作用。百度長期以來高高在上的處事態(tài)度,已經令大眾不滿,而此次“為虎作倀”的行為,更被定性為不注重社會責任,自然形成了巨大危機。
失敗的危機公關,加劇了不利于自身的輿論指責
如果說以上只是百度飽受詬病的歷史原因,接下來就要分析百度失敗的危機公關,更令其陷入了新一輪的困境。
首先,危機處理不及時,卻擅長推卸責任。在百度內部信《砥礪風雨堅守使命》中,聲明已聯(lián)系并安慰過魏則西的家屬,支持他們維權,并強調武警二院提供給百度的資質齊全,自己將始終和廣大網友在一起,不會因商業(yè)利益喪失企業(yè)良心。
可實際上,配套而來的就是刪稿、刪帖,網絡上也開始出現(xiàn)類似“導致魏則西死亡的武警二院、莆田系醫(yī)院及其背后的溫床才是罪魁禍首”這類文章,即便分析有一定的道理,而多數(shù)“關鍵時刻出賣隊友”的批評,則顯得百度薄情且不愿承擔責任。
其次,百度處理機制不夠透明。大眾想要知道莆田系的審核機制為何能夠通過,百度在日后的處理中會有哪些新的舉措,以避免這類情況再次出現(xiàn),而非聽其泛泛地討論理論知識和口號。在回應中,百度避開了飽受質疑的醫(yī)療競價排名和商業(yè)廣告模式,將自己塑造為樂于接受監(jiān)督、秉公守法的正面形象。
實際上,除了對魏則西的離世表示惋惜之外,通篇沒有表示歉意,這種缺乏誠意、將責任推給醫(yī)院和監(jiān)管部門、卻為自己“伸冤”的做法。表面是承諾自己愿意與網友在一起,實際上卻在間接傷害用戶之后逃避責任,自然遭到了大眾的實力打臉拒絕,并加劇了不利于它的輿論風評。
最后,“聲東擊西”做法不成功。因事件起于知乎,有些大V開始為百度“伸冤”,想要扭轉不利風評。這種想要轉移大眾注意力的做法,未能真正向大眾傳遞應有的解釋與關心,最終以知乎平臺封殺六大洗地大V收尾。甚至,很多評論開始將矛頭對準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分析企業(yè)的形象與掌舵者的性格相關,將指責具體化,更是進一步加重了百度的信譽危機。
恢復品牌聲譽之路,應注重企業(yè)社會責任
5月9日,由網信辦、工商總局、衛(wèi)計委等部門組成的聯(lián)合調查組公布了對百度的調查結果,認為它的競價排名機制存在付費競價權重過高、商業(yè)推廣標識不清等問題,影響了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容易誤導網民,必須立即整改。隨后,百度做出了回應,稱其聽從整改要求并將從6個方面落實。
據調查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百度的醫(yī)療信息推送情況有所好轉,符合調查組的整改要求,而部分商業(yè)推廣仍存在標志不夠清晰、比例不合格等問題。
從這件事中,我們要反思搜索引擎的共同問題,全行業(yè)都應該以此為鑒,在賺取商業(yè)利益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的社會責任。
早在5月3日,360搜索就發(fā)布致用戶的公開信表示:即日起,360搜索放棄一切消費者醫(yī)療商業(yè)推廣業(yè)務,承諾向廣大網民提供安全、干凈、可信賴的搜索服務。并解釋自己從去年開始就在嘗試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但發(fā)現(xiàn)無法從根本上杜絕虛假醫(yī)療信息造成的傷害,在“魏則西”事件后做出了這一重大決定。并呼吁所有搜索企業(yè),在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完善之前,為了生命和健康,暫時放棄商業(yè)利益。
作為中國排名第二的搜索引擎,360的這則聲明可謂是及時、精準,其果斷的舉措和社會責任感,迅速贏得了眾多的支持和好感。與此同時,也令沒有如此回應的搜狗稍顯被動,當然也有人懷疑360此舉是“借勢營銷”。針對這部分質疑,360搜索方面的工作人員回應,愿意舍棄如此巨大的商業(yè)收入,絕非是出于炒作的目的,未來的實際行動將是最好的證明。
“魏則西事件”引發(fā)了社會關于網絡醫(yī)療信息商業(yè)推廣的討論,360果斷放棄這方面的業(yè)務,一方面,算是給行業(yè)大佬百度“補刀”,直擊其缺乏企業(yè)社會責任的不良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獲取了更多的用戶好感。而且,在監(jiān)管部門對此嚴查之前果斷放棄,不失為是一種明智之舉,也算是給百度及其他同行上了一場生動的公關課。
首先,希望百度能夠以此為戒,即便坐擁行業(yè)大佬的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設,不然大眾長期以來的不滿會集中爆發(fā),自己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其次,百度也應考慮調整危機公關的應對措施,不僅要及時,還要有認真、負責任的態(tài)度,要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才能贏得好感和支持;最后,也希望所有企業(yè)都能夠注重社會責任,絕對不能因為商業(yè)利益,就喪失了道德底線。畢竟,有道德、敢擔當?shù)钠髽I(yè)才會走得更為長遠。
“魏則西事件”帶給我們的思考,恐怕不僅僅這些,與此相關的,還有莆田系醫(yī)院的資質、監(jiān)管部門的責任缺失、法律的滯后等問題。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讓這類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