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鳳英 崔金濤 賀勁 李敏 張軍 余淑菁(1.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00;.湖北省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
五參口服液對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內(nèi)皮功能受損及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響
肖鳳英1,2△崔金濤2賀勁2李敏2張軍2余淑菁2
(1.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武漢430000;2.湖北省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北武漢430000)
【摘要】目的觀察五參口服液對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內(nèi)皮功能受損情況及空腹血漿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響。方法將9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模型組、對照組及治療組各30例。另選30名健康者作為正常組。正常組及模型組適當控制飲食并適當運動,對照組在飲食運動的基礎上使用甘精胰島素及拜糖平控制血糖;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五參口服液。各組均15 d為1個療程,4個療程后檢測指標。結(jié)果治療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在改善餐后血糖及餐后胰島素水平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相當(P>0.05)。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明顯升高(P<0.01);治療組與模型組及對照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明顯降低(P<0.01);對照組與模型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降低不明顯(P>0.05)。結(jié)論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存在血管內(nèi)皮功能失調(diào),五參口服液明顯降低DCM患者空腹血漿ADMA水平,可能為五參口服液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障礙的機制之一。
【關鍵詞】糖尿病心肌病五參口服液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并發(fā)癥之一[1],由糖尿病引起心臟微血管病變和心肌代謝紊亂所致的心肌廣泛局灶性壞死,在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極高?,F(xiàn)代學者研究認為[2]:炎癥因子在糖尿病心肌病的發(fā)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臨床上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3]。五參口服液為本文第二作者崔金濤教授治療胸痹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疾?。┙?jīng)驗方,方意來源于《太平圣惠方》第六卷的五參散,在五參散中選取了玄參、北沙參、丹參、苦參,改人參為太子參,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之功效。本研究旨在觀察其對DCM患者血漿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空腹血漿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響,以初步探討其改善DCM內(nèi)皮功能發(fā)生發(fā)展的機理,為臨床利用五參口服液治療DCM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現(xiàn)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所選病例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1985年WHO糖尿?。―M)診斷標準基礎上伴發(fā)心肌病的診斷標準[4]。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消渴病及胸痹、心悸等病,辨證為氣陰兩虛證。
1.2臨床資料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及門診90例DCM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模型組、對照組及治療組,各30例。另選30例健康者作為正常組。正常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41~77歲。模型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2~72歲,病程5~10年。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40~69歲;病程6~15年。治療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45~68歲;病程6~13年。各患病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正常組及模型組適當控制飲食并適當運動,對照組在飲食、運動的基礎上使用甘精胰島素及拜糖平控制血糖;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五參口服液(由太子參、黃芪、北沙參、南沙參、三七、丹參及苦參等中藥組成,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提供,批號20140601),每次1支,每日3次,兩組均15 d為1個療程,4個療程后檢測指標。
1.4觀察治療觀察4組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變化情況,觀察4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漿胰島素(FINS)、負荷后血漿胰島素(2 h INS)、vWF、ADMA等情況。血糖檢查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測定:全自動化學放射免疫法。評價胰島素抵抗及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采用穩(wěn)態(tài)模式評估法(HOMA)的HOMA-IR[4]。vWF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雙抗體夾心法;ADMA檢測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HPLC)。
1.5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并對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各組治療前后FPG、2 h PG、FINS、2 h INS及HOMA-IR比較見表1。結(jié)果示治療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在改善餐后血糖及餐后胰島素水平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治療前后FPG、2 h PG、FINS、2 h INS及HOMA-IR比較
表1 各組治療前后FPG、2 h PG、FINS、2 h INS及HOMA-IR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n治療組 30正常組 30模型組 30對照組 30 FPG(mmol/L)2 h PG(mmol/L)FINS(mU/L)5.11±0.31* 8.64±0.21 13.31±14.34*4.51±0.26 6.57±0.37 15.14±17.87 8.44±0.27 13.47±0.57 6.88±1.87 6.54±0.41 9.37±0.37 11.36±2.55 2 h INS(mU/L)HOMA-IR 40.31±14.63 6.77±8.57*26.14±16.75 5.64±5.15 46.88±1.96 9.87±4.38 39.36±2.39 7.97±3.47
2.2各組治療前后vWF、ADMA比較見表2。結(jié)果示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明顯升高(P<0.01);治療組與模型組及對照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明顯降低(P<0.01);對照組與模型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降低不明顯(P>0.05)。
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DCM。迄今為止,對此病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內(nèi)皮細胞功能不全是糖尿病血管病變和動脈粥樣硬化等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始動因素,糖尿病心肌病內(nèi)皮功能的失調(diào)與心肌損傷程度相關,vWF主要在內(nèi)皮細胞合成,并由內(nèi)皮細胞分泌。所以血漿vWF水平升高可以作為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標志。在內(nèi)皮功能不良時呈上升趨勢。血漿vwF水平被認為是反映內(nèi)皮功能的主要標志物[5]。
表2 各組治療前后vWF及ADMA比較
表2 各組治療前后vWF及ADMA比較
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組別 n vWF(%) ADMA(μmol/L)治療組 30 132.75±4.36*▲ 0.50±0.30*▲正常組 30 127.56±67.44 0.49±0.19模型組 30 210.75±4.36△ 0.68±0.30△對照組 30 190.56±67.44 0.59±0.19
有學者提出ADMA為內(nèi)皮功能的獨立危險因子,是內(nèi)皮功能紊亂的預測因子[6]。ADMA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關系,它是一種內(nèi)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抑制物,使一氧化氮(NO)生成減少,從而損害內(nèi)皮功能導致或促進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和進展。因此,開發(fā)應用一些針對降低ADMA的藥物的治療方法,對治療心血管疾病包括DCM應確有療效,且可明顯改善其內(nèi)皮功能[7]。
五參口服液是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國家級第5批名老中醫(yī)崔金濤教授根據(jù)多年臨床經(jīng)驗總結(jié)并制作而成,崔金濤教授大量運用于臨床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取得了顯著療效。本研究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改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方面,治療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而在改善餐后血糖及餐后胰島素水平方面,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由此筆者認為五參口服液在促進基礎胰島素分泌及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有顯著的作用。另外,筆者重點檢測了血漿vWF水平及血漿ADMA水平,結(jié)果顯示,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明顯升高,表明DCM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明顯受損,這與國外有關糖尿病內(nèi)皮功能受損研究結(jié)果一致[8-10]。治療組與模型組及對照組比較,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明顯降低,表明五參口服液治療DCM取得明顯療效,可能與降低血漿ADMA水平及血漿vWF水平密切相關,為臨床運用五參口服液治療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了強力的理論基礎。
五參口服液治療DCM,有明顯改善其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及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取得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DCM歸屬中醫(yī)學“胸痹”范疇,五參口服液依據(jù)“益氣養(yǎng)陰、化痰消瘀、養(yǎng)心通絡”的治療原則組方,由太子參、黃芪、北沙參、南沙參、三七、丹參、降香、苦參等中藥組成,方中太子參入心、肺、腎三經(jīng),大補元氣,養(yǎng)陰生津;南北沙參養(yǎng)陰清肺、化痰益氣;丹參活血化瘀;苦參清熱燥濕;降香行氣活血;諸藥合用,共奏祛邪扶正、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之功。
參考文獻
[1]常曉,李惠林,王玲,等.益氣活血方治療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通報,2015,14(3):53-55.
[2]丁宏,胡燕燕.血清C反應蛋白與糖尿病性心肌病的關系[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4):373-374.
[3]洪永敦,黃衍壽.冠心病中醫(yī)證候與炎癥因子關系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22(2):81-85.
[4]劉新民.實用內(nèi)分泌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 332-333.
[5]Lip GYH,Blann A.vonWillebrand Factor:a marker of endothelial disfimction In vascular disorder[J].Cardiovase Res,1997,34(2),255。
[6]熊燕,李元建.內(nèi)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一種新的內(nèi)皮功能不全預測因子[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0,14(3):161-166.
[7]Piatti P,F(xiàn)ragasso G,Moti LD,et al.Aeute intravenous L-arginine infusion decreases endothelin -1 levels and improves endothelial funetion in patieni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normal coronaryarteriograms: correlation with asynllnetric dimethylarginine levels[J].Circulation,2003,107(3):29-36.
[8]Anderssohn M,Schwedhelm E,Luneburg N,et al.Asymmetric Dime-thylarginne as a mediator of 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a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an intrigning interaction with diabetes mellitus[J].Diab Vasc Dis Res,2010,7:105-118.
[9]Sibal L,Agarwal SC,Schwedbel E,et al .A study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irculating asymmetric dimethylargnine levels in people with Type I diabetes withoutmacrovasculardiseaseormicroalbuminuria[J].CardiovascDiabetol,2009,8:27.
[10]Su Y,Liu XM,Sun Y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impaired fasting glycemia,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and type 2diabetes mellitus[J].Am J Cardiol,2008,102:497-498.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45X(2016)01-0147-03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1.050
通信作者△(電子郵箱:xiaofy@126.com)
收稿日期(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