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運輸世界》雜志6月24日文章,原題:面對航空增長,中國推動空域現代化在西安國際機場試驗的一個航班延誤管理項目已顯現結果,可能會擴大到經常出現延誤的中國其他機場。該項目的一些細節(jié)及中國民航局目前采取的其他減少延誤措施的大體情況,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的美中航空峰會上公布。美國貿易發(fā)展署署長扎克說,減少航班延誤是中國航空業(yè)的頭等大事。去年美中合作發(fā)起航班延誤管理項目,“西安項目得到地方、地區(qū)和全中國各級政府的配合。”
中國已有210個商用機場,去年新開通107條國際航線,國際航線總數達到660條。加上國內航班快速增長,這給中國地面基礎設施和空域造成巨大壓力。
業(yè)內人士表示,(中國)航班延誤主要源于缺少基礎設施、新技術和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為適應新形勢,中國已啟動計劃,目標是今后5年增加商業(yè)航空運能,將航班延誤時間從約90分鐘減少到5分鐘,同時保持安全高標準。目前,這個空中交通管理項目正與中國軍方合作開放更多空域。中國還將建設4個全國性商業(yè)航空指揮和控制中心,以便更好地協調航班,特別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
中國正對空管系統進行改革和現代化,可能會借用歐美的模式和技術。目前已在廣州啟動試點項目,對軍民聯合使用指揮控制中心實施最優(yōu)化。專家說,最終目標是使中國商業(yè)航空運能增至現在的3倍,并把航班準點率提升至85%或更高,到2030年成為世界一流航空導航服務提供者?!ㄗ髡呖▊?middot;沃克爾,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