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鳴 張戈 凌暉
摘 要:水性涂料屬于現代化綠色環(huán)保產品,主要分為水性木器型涂料、內外墻型涂料和陰極型電泳涂料等,被廣泛運用于裝修等領域。但在實際生活中,水性涂料中含有大量的合成乳液單體,會產生一定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重點參照《環(huán)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水性涂料》(HJ/T 201—2005)等相關標準,對多種不同的水性涂料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進行了檢測,并經過相關科學檢測后分析了其檢測結果,以期達到試驗預期目的,并提高檢測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水性涂料;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氣相色譜分析法;沸點
中圖分類號:TQ63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133
常溫下沸點不高于250 ℃的有機化合物統(tǒng)稱為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主要是指水性涂料接觸到空氣后會與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反應,產生部分固體或液體。發(fā)生反應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溫度和壓力。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全球生產經營活動越發(fā)活躍,生產企業(yè)每天都會產出大量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如果這些物質在大氣中的含量過大,則不僅會給企業(yè)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嚴重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利用相關科學實驗,深入分析化合物的檢測結果,能有效減少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對大氣的污染程度,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1 實驗設計
檢測水性涂料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準備好實驗材料和試劑,并采用氣相色譜分析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1 實驗材料和設備
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包括甲基異戊基酮、乙二醇甲醚醋酸酯、苯甲醇、一縮二乙二醇、乙二醇單丁醚、正丁醇、十二醇雙酯、異丁醇、1,3-丙二醇、丙酮和十二醇酯等。
內標物:主要是指運用某種純物質區(qū)分待測物的含量,必須選擇能完全溶解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物質。在實驗中,可選擇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乙醚和乙二醇二甲醚等。
標記物:主要是指在揮發(fā)性有機物中加入某種標記質,從而快速追蹤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運動過程。在實驗中,可選擇己二酸二乙酯等。
1.2 實驗條件
本實驗主要采用氣相色譜法,實驗條件主要分為非極性和極性類色譜柱。其中,非極性類色譜柱條件主要包括:①選用Rt-x5柱。包括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為95%)、苯基(含量為5%),膜厚30 m×0.32 mm。②氣化室溫度。氣化室溫度一般為200 ℃,檢測器溫度為250 ℃。③實驗升溫過程。試驗起始溫度為50 ℃,保持15 min,升溫速度保持在20 ℃/min,最高溫度不超過150 ℃,保持1 min左右。
極性類色譜柱條件主要包括:①選用FFAP類型柱。聚乙二醇型改性毛細管柱,膜厚30 m×0.32 mm。②氣化室溫度。氣化室溫度一般為180 ℃,檢測器溫度為230 ℃。③實驗升溫過程。試驗起始溫度為50 ℃,保持5 min,升溫速度保持在8 ℃/min,最高溫度不超過180 ℃,保持2 min左右。
1.3 具體實驗方法
稱取配置好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試樣1 g(必須精確到0.1 mg),取配樣瓶,將試樣與內標物同時放入,并加入10 mL的甲醇;將配樣瓶搖勻并密封,根據相關實驗室定性分析數據,觀察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檢測結果,分析數據如表1和表2所示。
2 檢測結果分析
2.1 選擇提取溶劑
該實驗中提取溶劑可選擇甲醇,主要是因為甲醇不會對揮發(fā)性有機物產生干擾,并能很好地溶解在試樣中。
2.2 定性分析
選取硅氧烷柱子和聚乙二醇柱子,其主體適應范圍較廣,能提升日常檢測的效率,并能建立專業(yè)的數據庫,這對檢測結果的積累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某種未知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可結合上述柱子分別分析。為了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應對柱子數據重復分析,從而降低數據重疊的可能性,且在必要的條件下可選擇氣相色譜儀,并聯用檢測器(GC-MS),從而保證定性數據的科學性。
2.3 選擇內標物的種類,并進行定量分析
從實際生產過程中可發(fā)現,水性涂料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并不高,其可能含有的有機溶劑包括抗凍劑、膜助劑等,這類物質通過改變水性涂料的成膜溫度,可在室內墻體上形成光滑的涂膜,其產品種類主要包括乙二醇、N-甲基呲咯烷酮、正丁醇等。為了提升水性涂料的穩(wěn)定性,并起到防腐蝕的效果,一般會在水性木器型涂料、內外墻型涂料和陰極型電泳漆中加入三乙胺等物質,從而達到調和的目的。
從樣品檢測的結果中可得出,不同水性涂料中含有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有所不同。
從水性木器型涂料的分析結果可見,其本身含有三乙胺等堿性物質,因此,可以選擇硅氧烷柱子,以實現預期的目標。此外,在定量分析時,可選擇二乙二醇乙醚等內標物。
從內外墻型涂料的分析結果可見,其主要含有乙二醇、十二碳醇酯等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具有沸點較高等特點。在進行定量分析時,可以選擇乙二醇柱子。這樣能縮短檢測分析的時間,從而提升檢測效率。此外,在選擇具體內標物時,應選用二乙二醇單丁醚等物質,并使其充分溶解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中。
從陰極型電泳漆的分析結果可見,此類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與內墻型涂料相似,具有堿性物質等具有的特點,因此,可選擇硅氧烷柱子。此外,在進行定量分析的過程中,內標物可選擇乙二醇乙醚。
2.4 十二醇酯的具體分析
水性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化合物,但不一定都屬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判定標準主要分為國際、國內兩種。其中,國際標準借助沸點溫度區(qū)分有機化合物,而我國將這一標準細化,具體到了己二酸二乙酯物質的沸點(250 ℃)。因此,當有機化合物沸點未達到250 ℃時,就能判定其屬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物質。
十二醇酯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增塑劑,其能較好地幫助內外墻水性涂料發(fā)揮自身的特性。但受到純度、雜質種類、生產廠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產出的十二醇酯存在一定的差別,特別是產品“理性化”。目前,我國未對十二醇酯制訂規(guī)范標準。但在發(fā)達國家的標準中,十二醇酯被劃分為免除溶劑或無毒溶劑。從免除溶劑的角度分析,十二醇酯的沸點高于250 ℃,并具備容易揮發(fā)等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十二醇酯是否屬于免除溶劑,直接影響著內墻型水性涂料的檢測結果。從無毒溶劑的角度分析,十二醇酯屬于無刺激性氣味類型,不會對人體造成較大的傷害。
由此可見,在檢測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時,應盡量不采用沸點溫度區(qū)分的方法,否則易導致部分沸點較高的有機溶劑被使用。但當水性涂料中運用此類物質時,可能會減緩揮發(fā)速度,進而增加對人體的危害。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檢測水性涂料中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時,可借助氣相色譜法對涂料樣品進行檢測。通過總結樣品中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參照相關標準,遵循定量分析規(guī)律,并選取合適的內標物和標記物,可有效提升水性涂料的利用率和質量。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檢測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斷創(chuàng)新檢測過程,精簡實驗程序,引進先進的實驗方法,并研究不同類型水性涂料產生的揮發(fā)性有機物化合物及其對大氣的污染程度,從而為相關水性涂料產品的生產企業(yè)提供技術支持,盡量減少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對人體的影響,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曉玥.探索水性涂料中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危害及應對辦法[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4,12(07).
[2]朱瑩瑩,蔣輝,杜君影,等.水性涂料的氣相色譜-質譜檢測前處理方法研究[J].上海涂料,2014,52(05).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