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李 挺 鹿勝楠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520)
緩沖裝置LMU陸地安裝方法設(shè)計及實踐
劉 超 李 挺 鹿勝楠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520)
劉超,李挺,鹿勝楠.緩沖裝置LMU陸地安裝方法設(shè)計及實踐[J].中國海上油氣,2016,28(5):120-123.
Liu Chao,Li Ting,Lu Shengnan.Design and practice of an onshore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the buffer device LMU[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6,28(5):120-123.
緩沖裝置LMU是大型組塊浮托安裝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裝置,常規(guī)的LMU安裝方法是通過浮吊吊裝的方式安裝在海上就位的導(dǎo)管架的腿上,花費相對較高,并且受到氣候窗口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降低海上施工的費用和安全風(fēng)險,設(shè)計了一種新的LMU陸地安裝的方法,并研發(fā)了一套輔助安裝框架。該方法是利用安裝框架作為支撐,通過滑移框架在安裝框架上進(jìn)行LMU滑移提升安裝。HZ25-8 DPP大型組塊的安裝實踐表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捷,人力投入少,作業(yè)風(fēng)險低等特點,能夠滿足工程項目的需求。
緩沖裝置;陸地安裝;安裝框架;滑移框架;滑移提升;HZ25-8 DPP組塊
受到浮吊能力的限制,萬噸級以上的海洋平臺一般采用浮托法進(jìn)行安裝,因此緩沖裝置(LMU)是必不可少的[1]。LMU為樁腿對接耦合裝置,位于組塊立柱與導(dǎo)管架對接處,在組塊與導(dǎo)管架的對接過程中能夠起到緩沖剛性碰撞作用,是保證浮托安裝成功的關(guān)鍵部件。LMU都是在國外設(shè)計建造,其質(zhì)量在35 t左右,以往是在導(dǎo)管架海上安裝完成之后,再由浮吊在海上將LMU安裝在導(dǎo)管架的樁腿上[2]。海上安裝LMU的施工需要動用浮吊,花費較高,并且受到氣候窗口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了減少海上施工的費用和安全隱患,在實際建造過程中如何方便快捷地將重達(dá)35 t左右的LMU安裝到組塊主立柱上,成為施工單位所關(guān)注的問題[3-5]。本文選取典型的橫向裝船組塊作為分析對象,組塊前端的立柱下方有滑道塊作為障礙物,而后端的立柱下端沒有滑道塊作為障礙物,設(shè)計了一種新的LMU陸地安裝方法,并研發(fā)了一整套輔助安裝框架,利用場地現(xiàn)有的平板車加倒鏈微調(diào)的方法進(jìn)行運(yùn)輸安裝,這種安裝方法涵蓋了所有LMU的陸地安裝,能夠極大地節(jié)省人力,降低安全風(fēng)險,已成功應(yīng)用于8個HZ25-8 DPP組塊的LMU陸地安裝。
常規(guī)的LMU安裝方法是將LMU放置在平板車上并固定好,使用平板車將LMU直接運(yùn)輸至組塊立柱的下方,然后通過在組塊的立柱上焊接提升吊點,使用至少3根20 t以上的倒鏈將LMU與組塊的提升吊點進(jìn)行連接提升,調(diào)平完成LMU的安裝。此種安裝方法由于LMU的提升距離較大,投入的人力較多,需要6人長時間的操作倒鏈,并且時刻注意控制倒鏈的平衡,容易產(chǎn)生疲勞。
對于在滑道塊上方的LMU,由于滑道塊已經(jīng)提前放置就位,取出后無法將滑道塊恢復(fù),因此需要將LMU放置到滑道塊的上方進(jìn)行安裝。由于LMU的質(zhì)量達(dá)到35 t左右,滑道塊的高度為2.8 m,利用叉車和平板車不能將LMU放置到滑道塊上,只能通過吊機(jī)吊裝至滑道塊上,但是上方有組塊的阻擋,吊機(jī)又不能將LMU放置到組塊立柱的下方,只有通過吊機(jī)將LMU放置到滑道的前端的小滑靴上,并通過滑移的方式將小滑靴及LMU滑移至組塊立柱的下方,然后提升進(jìn)行安裝,完成之后再將小滑靴滑移出組塊下端。此種安裝方法耗時耗力,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而且有一個安裝和拆除滑移小滑靴的過程,滑移距離較長需要布置卷揚(yáng)機(jī),提升的距離也較大,投入的人力較多,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
針對常規(guī)的處在滑道塊上方及非滑道塊上方的LMU安裝的問題,本文設(shè)計了一種新的LMU陸地安裝方法,并研發(fā)了一套LMU陸地安裝的輔助安裝框架,包括支撐框架、坦克車、滑移框架等,其設(shè)計簡圖見圖1。該安裝框架的頂面為2條帶有限位結(jié)構(gòu)的軌道,整個安裝框架的一端坐落在平板車上,另一端為懸臂結(jié)構(gòu),伸出平板車的邊緣,可以放置在滑道塊上,形成一個簡支結(jié)構(gòu);在安裝框架的上方放置坦克車,坦克車上方放置滑移框架,通過倒鏈操作滑移框架,由于坦克車的存在,滑移框架的移動變?yōu)闈L動,因此使用較小的力就能夠使重達(dá)35 t的LMU移動,能夠較為簡便地使滑移框架在安裝框架的軌道內(nèi)來回滑動,使用起來較為方便,能夠節(jié)省人力,減少安裝的時間。
圖1 本文設(shè)計的LMU陸地安裝框架
LMU陸地安裝的主要步驟如下:
第1步,準(zhǔn)備平板車。
第2步,將安裝框架放置在平板車上,其中前端為懸臂結(jié)構(gòu),伸出平板車,在安裝框架的另一端壓載配重塊,配重量約20 t,防止安裝框架傾覆(圖2)。
第3步,在安裝框架的上端指定位置放置4個承載力為240 kN的坦克車(圖3),坦克車的放置位置與滑移框架的擺放位置相適應(yīng)。
第4步,在坦克車的上方放置滑移框架,滑移框架與坦克車的位置相適應(yīng),并與坦克車做簡單固定。
圖2 本文設(shè)計的LMU裝車形式
圖3 本文設(shè)計的LMU安裝框架上坦克車
第5步,利用吊機(jī)將LMU吊裝至滑移框架的上方,并作固定,要求固定的形式為可拆卸。
第6步,平板車行駛至組塊的下方。對于組塊立柱下方有滑道塊阻擋的情況(圖4),平板車行駛至滑道塊邊上,將安裝框架懸臂端的支架放置在滑道塊上,在安裝框架與滑移框架之間用倒鏈連接[6],在安裝框架的上方通過坦克車移動滑移框架,將LMU移動至組塊立柱的下方,懸掛組塊與LMU之間的倒鏈,將LMU提升調(diào)平安裝。對于組塊立柱下方?jīng)]有滑道塊阻擋的情況(圖5),平板車運(yùn)載LMU直接行駛至組塊立柱的正下方,懸掛至少3根20 t的倒鏈,將LMU提升調(diào)平安裝至組塊立柱的下端。
圖4 本文設(shè)計的立柱下方有滑道塊的LMU安裝
第7步,通過實際測量,確認(rèn)組塊的整體尺寸滿足要求,完成LMU與立柱的焊接。
圖5 立柱下方無滑道塊的LMU安裝
本文設(shè)計的LMU陸地安裝方法成功應(yīng)用于8個HZ25-8 DPP組塊的陸地安裝(圖6)。HZ25-8 DPP組塊LMU直徑2 000 mm,厚度3 300 mm,單個質(zhì)量35 t。 在HZ25-8 DPP組塊的實際安裝過程中,使用了較少的人力,利用了1臺平板車和一個安裝框架,僅需要提升較小的高度,在10 d內(nèi)就完成了8個組塊的LMU安裝,整個安裝過程簡單方便,經(jīng)濟(jì)有效,且安裝精度及安全可控,得到了業(yè)主的認(rèn)可。對于HZ25-8 DPP組塊立柱下方LMU的安裝,分別通過調(diào)整平板車的位置即可實現(xiàn)無滑道塊、有滑道塊以及有垂直方向的滑道塊的安裝。
通過總結(jié)HZ25-8 DPP組塊的實際安裝經(jīng)驗,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在組塊的立柱下方搭設(shè)腳手架操作平臺的高度,在滿足焊接要求的前提下應(yīng)盡可能地靠近立柱底面,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倒鏈提升的距離,降低操作難度。
圖6 HZ25-8 DPP組塊LMU陸地安裝
2) LMU上需要至少焊接3個20 t以上的吊點,可以在LMU外筒預(yù)制時就焊接上,如果是在LMU預(yù)制完成后再焊接,吊點的焊接位置則需要避開LMU內(nèi)部橡膠部位,防止焊接過程中將內(nèi)部的橡膠部分損壞,從而破壞LMU。
3) 安裝框架的設(shè)計高度需要綜合考慮平板車的高度、LMU的高度、預(yù)留的安全空間以及倒鏈操作的最小空間,高度之和等于立柱與地面的距離。
4) LMU安裝之前需要進(jìn)行安全分析會,與使用方進(jìn)行技術(shù)交底,確保使用方了解操作流程,保證安全。
實踐證明,LMU陸地安裝能夠極大地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項目所采用。本文設(shè)計的LMU陸地安裝方法為國內(nèi)首創(chuàng),研發(fā)的輔助安裝框架可以滿足工程項目的需求,為后續(xù)項目提供了可借鑒的經(jīng)驗。
[1] 《海洋石油工程設(shè)計指南》編委會.海洋石油工程設(shè)計指南[S].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SY/T 10030-2002 海上固定平臺規(guī)劃、設(shè)計和建造的推薦做法——工作應(yīng)力設(shè)計法[S].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3
[3]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Inc.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 [S].2001
[4] 孫東昌,潘斌.海洋平臺模塊化設(shè)計與建造的研討[J].中國海洋平臺,2000,15(1):26-27. Sun Dongchang,Pan Bin.The study on modula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J].China Offshore Platform,2000,15(1),26-27
[5] 中國船級社.鋼質(zhì)海船入級規(guī)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高順德,王英豪,周峰,等.基于相似模型試驗的海洋平臺大噸位上部組塊提升系統(tǒng)[J].中國工程機(jī)械學(xué)報,2012,10(1):86-92. Gao Shunde,Wang Yinghao,Zhou Feng,et al.Large-tonnage topside lifting system of offshore platform based on similar model testing[J].Chines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2012,10(1):86-92.
(編輯:葉秋敏)
Design and practice of an onshore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the buffer device LMU
Liu Chao Li Ting Lu Shengnan
(ChinaOffshoreOil(Qingdao)EngineeringCo.,Ltd.,Qingdao,Shandong266520,China)
The buffer device LMU is an essential unit required in float-over installation of large topsides. LMU is conventionally installed on legs of an offshore jacket by a floating crane, which costs a lot and ha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because of the varying climate. In order to cut down the cost and mitigate the risk, a new method for LMU onshore installation to the topside was designed, and an installation frame was developed as a supporting device. A sliding frame is designed and placed on the installation frame for LMU sliding and lifting. Successfully used on HZ25-8 DPP, this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easy and safe to operate and need less manpower, and also be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buffer device; onshore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frame; sliding frame; sliding and lifting; HZ25-8 DPP topside
劉超,男,高級工程師,2008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獲碩士學(xué)位,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結(jié)構(gòu)加工設(shè)計工作。地址:青島開發(fā)區(qū)連江路492號(郵編:266520)。E-mail:liuchao3@mail.cooec.com.cn。
1673-1506(2016)05-0120-04
10.11935/j.issn.1673-1506.2016.05.020
TE951
A
2016-02-24 改回日期: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