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所謂“課前三分鐘”,就是利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前的三分鐘時間,組織學生誦讀詩歌、或講故事、或聽寫詞語、或演講等語言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 豐富知識,培養(yǎng)興趣
對于“課前三分鐘”的內(nèi)容安排,我事先根據(jù)本班學生的特點制定好計劃,有背誦古詩詞和課文精彩片段;有講故事、講笑話;有讀兒歌,讀詞語等。比如,我利用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在課前三分鐘讓同學們講小故事。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故事中激發(fā)同學們的求知欲,然后引導同學們看故事書,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少兒書刊,漸漸地學生喜歡和書交朋友了,也愛讀書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 學會傾聽,了解內(nèi)容
“會傾聽”,就是要有“能認真聽別人的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的本領(lǐng)。而課前三分鐘活動,就是讓學生通過聽別人講而獲得更多的課外知識,并且通過大家點評,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于是,我就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學會“傾聽”。
師:今天的課前三分鐘是誰講???請大家注意聽,看今天哪位小朋友點評得最棒!
生:大家好,我叫卞佳貝,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名叫《掩耳盜鈴》。(生講略)我的問題是:為什么這個偷鈴的人會被發(fā)現(xiàn)?
教師要教學生學會傾聽,要求學生邊聽邊想,記住別人所講的內(nèi)容,我讓學生在聽完之后比比誰點評得棒,為學生“會傾聽”,搭臺階,讓學生會表達。在最后又采用提問的方式,檢測學生傾聽的情況,這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三、 鍛煉能力,培養(yǎng)自信心
1. 讀詞語背句子,增記憶豐積累。我利用“課前三分鐘”這一有利時機,由學生輪流帶著同學們?nèi)ケ痴b課文中的精彩語段,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背誦任務(wù)輕松達標,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同時也增強了記憶力,豐富了積累。此外,在誦讀過程中,也能感受語文世界中獨特的體驗,培養(yǎng)了語感。
2. 以說促寫,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罢n前三分鐘”是口語訓練的大好時機。這段時間,每個學生都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望,都想向同學或老師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對于村小的學生來說,留守兒童多,出去鍛煉的機會少,很多學生從此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如何讓這部分學生在臺前大膽、自信地表現(xiàn)呢?“課前三分鐘”就是突破口。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都有所提高,并且積累了大量的詞匯,知識面越來越開闊,學生的語言也逐漸豐富了,較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區(qū)磚墻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