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花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名稱: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教學的研究,課題編號:JCJYC150108006的階段性成果之一?!?/p>
摘要:新課標下的語文選修課教學,是對語文教師的巨大挑戰(zhàn),同時也是機遇。教師必須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更新觀念,高度重視,準確定位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開發(fā)資源,精心安排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服務高考,有效落實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從而讓選修課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終生發(fā)展的階梯。
關鍵詞:選修課;改革;發(fā)展
按照國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推進計劃, 2008年秋季河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部進入新課程實驗。雖然,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選修課的課程目標、教學建議、評價建議等,但教學實踐中,面對高考的指揮棒,有些學校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只求學過,得個心安;有些學校課課精講,緊緊張張,教師無法,學生無獲;甚至有些學校棄置一邊,束之高閣,不管不問,樂個逍遙。整體而言,如何正確認識選修課,如何在教學中側重體現(xiàn)高中語文課程三個方面的目標——應用、審美、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真正實現(xiàn)選修課程的目標,仍然是教學實踐中的現(xiàn)實問題。
一、高度重視,準確定位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
從高中語文課程結構上,高中語文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課注重的是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選修課則是在必修課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教學內容更具有選擇性,在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上應比必修課有明顯的拓展。
《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選修課程側重點為高中語文課程三個方面的目標——應用、審美、探究。開設選修課正是為學生成長和終身發(fā)展打基礎的需要。它更多地關注隱性的長遠的目標,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啟發(fā)、討論、參與的教學方式,更好地關注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xiàn)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挖掘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其善于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的能力,勇于探究的品質,從而擁有一定的審美情趣、感悟鑒賞能力等。所以,首先要更新觀念,端正認識,注重選修課的提升和導引功能,充分了解選修課的內容和特點,依據(jù)興趣、需求和發(fā)展趨勢開展學習活動。
二、開發(fā)資源,精心安排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
課程標準規(guī)定:“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的輔導課,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大學里的選修課?!边x修課最明顯的特征是靈活性,在開設選修課時,要充分體現(xiàn)“選”的特征,可先采用教師、學生網(wǎng)上投票的方式綜合確定選修內容整體安排和重點篇目,然后相應開展選修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因而,選修課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課堂和課本的教學上,而應把課內課外,校內校外,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開發(fā)語文學習的資源。
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是語文教學倡導的重要理念。在課外,可以結合選修教材相關內容適時開設校本課程或師生講壇;可以扣應不同選修課特征,引導學生就某些問題進行探究;可以成立文學小組,讀名著,寫心得,辦演講;或組織詩詞興趣小組,舉辦詩詞朗誦會,嘗試寫作;或組織文藝小組,演課本劇;或組織閱讀小組,舉行辯論會等。還可以節(jié)假日為契機開展相關的調查活動。比如利用春節(jié)、端午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春節(jié)文化研討活動”“端午文化研討活動”;學習《語言文字應用》時,發(fā)揮學生不同籍貫、生活領域優(yōu)勢,組織開展“我的家鄉(xiāng)話”調查活動、“方言送祝?!被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現(xiàn)象,開展校園、社區(qū)、商場等范圍語言文字現(xiàn)象調查活動等;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自發(fā)組織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或實地考察活動。
三、服務高考,有效落實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課
2015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積極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的實施意見》,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精選古今文學作品,注重考查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可見,語文高考也是選修課教學的評價手段之一。高考考查中,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設置,直接與選修課《中國小說欣賞》《外國小說欣賞》《新聞與傳記》《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部分)相聯(lián)系;古代詩文閱讀也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相聯(lián)系;語言文字應用部分與《語言文字應用》相聯(lián)系。也就是說,課程改革與高考評價并不矛盾,也不脫節(jié)。如果在平日的語文教學中,真正貫徹了課改精神,實現(xiàn)了素質教育,那么,教學質量絕不懼怕高考的嚴格考驗。關鍵是,在語文教學和語文活動中,怎樣充分體現(xiàn)課改精神,怎樣培養(yǎng)語文能力。因此有效落實選修課教學,把握與處理好選修課程與語文高考的關系就尤為重要。
《中國小說欣賞》《外國小說欣賞》的學習,可以以《外國小說欣賞》教材中的專題為綱,精選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講練結合;《新聞與傳記》的學習,教師可以與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相結合,講解新聞、傳記特點,壓縮文本命制考題進行練習,也可以作為學生作文素材積累,進行寫作片段練習;《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學習,可以與古詩文閱讀相聯(lián)系,提升鑒賞水平等。
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指出: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也明確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
不論是從《課程標準》而言,還是《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還是“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都表明現(xiàn)行的教育趨勢,更注重學生的“人文”意識培養(yǎng),目的是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選修課的教學不容忽視,要讓選修課成為促進學生終生發(fā)展的階梯。
【參考文獻】
[1]秦訊剛、蔣紅森主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2]唐建新著.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叢書[M].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3]《高考試題分析(課程標準實驗·201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育部.
[5]《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