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紅
?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王玉紅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決定人成長的關(guān)鍵因素。而在日常生活中,智力因素常常被人們發(fā)現(xiàn),而人們卻不會去深究非智力因素。盡管智力因素意義重大,但是,非智力因素對個人成長以及未來發(fā)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獲取知識的開端。強按的牛不喝水,對于人也一樣,如果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不需任何外部的鞭策力,學生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門學科中。因此,興趣這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卻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的源泉。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該采取各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誘發(fā)學生的潛力。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能省時省力,提高教學效果,從而穩(wěn)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就語文課文而言,大多是以寫人、記事的文章為主,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會接觸到一些寓言故事。在教授新課時,教師不可避免的會用導語來完成新舊課文的銜接,讓學生學會預(yù)習以及復習,這既有利于新舊知識點的銜接,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在新課改下,教師導語引入不外乎人物、事件的背景以及人物生平事跡的介紹,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用有聲有色的語言,激昂澎湃的講解來導入課文,這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例等來輔助教學,這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的學到實用的知識。當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一種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zhí)著地追求;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知識,變苦為樂,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
教師教學在可以使用一些清新別致、形象生動的語言,這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柔和、親切,創(chuàng)設(shè)出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這樣,教師給學生的感覺就不僅僅是師長,還是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動不動訓斥學生,不在乎學生的對錯,也不在乎學生的心理感受。教師的這種行為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甚者,學生會厭惡教師教學,在課堂上,不是開小差就是迷糊睡覺。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必須使用多樣化的語言,不斷的去鼓勵學生,努力的尋找學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希望自己的人生平淡無味,同時任何一個人也都希望獲得別人的鼓勵,當然,教師在鼓勵學生的過程中要多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而不是簡單乏味的“你好棒”或者是“很好”這樣單調(diào)的語句,效果會更好。比如針對那些在課堂上多動的學生,教師不能一味的責怪他們,相反的,教師可以贊揚他們:“某某同學,你的動作真敏捷,可以成為運動員了。”經(jīng)常和學生開一些適當?shù)耐嫘?,能夠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一般在上課半小時之后就不能端坐,精力會分散,課堂效率也會下降,而這些趣味性的笑話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集中精力,并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喜歡上語文這門學科。
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受各種因素比如年齡、性格等的影響,都很喜歡聽故事,如果教師教學中能夠結(jié)合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對學生進行教學,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等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其次,教師教學中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競賽,讓學生在競賽中充分的表現(xiàn)自己。學生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其實有一個最終的目標,就是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這種認同感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動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些機會,讓全班同學可以在這樣的競賽活動中表現(xiàn)自己。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書法比賽、朗讀比賽以及作文比賽,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展示各自所長。再次,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手段以增強教學的藝術(shù)性。教師教學的藝術(shù)性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密切相關(guān),教師課堂上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幽默風趣的話語能夠不斷的把學生引向快樂、輕松的學習境地。最后,教師要及時的反饋并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有細致的了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注重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傳授,還要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熱烈的學習氛圍。這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語文能力,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好奇心,進一步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熱愛語文、享受語文學習,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淑芬.明用方致學,親師乃信道—淺談?wù)Z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素質(zhì)教育論壇,2008,(7).
[2]王開榮.興趣決定成敗[J].貴州教育科研.2006,(96).
(王玉紅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軍馬場二場學校734100)